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案

发布 2024-05-01 00:20:10 阅读 1280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设计。

西魏庄乡王军庄联办小学:赵志斌。

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图形的放缩。生活中应用放大或缩小的实例很多,对此并不陌生。

图形的放大或缩小是比的实际应用,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认识放大或缩小现象,知道图形按照一定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图形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没变,体会图形相似变化的特点,并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将简单的图形放大或缩小。

教学内容:六年级下册教科书p56--58。

教学目标:1. 使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认识放大与缩小现象。

2. 通过**,使学生知道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没变,从而体会图形相似变化的特点。并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3.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4.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教学难点:使学生知道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没变,从而体会图形相似变化的特点。

教具:多**。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1. 课件出示主题图。

2. 在生活中见过这些现象吗?这些现象中,哪些是把物体放大?哪些是把物体缩小?生:…

通过谈话:(生活中还有那些属于这种现象呢),引入课题:图形放大与缩小。

二)自主合作,**问题。

1.课件出示:

思考:按2:1放大是什么意思?他是如何按2:1放大图形的?

1﹚先独立观察思考,再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2﹚共同小结:将一个图形按2:1的比放大,只需把图形各边的长度放大到原来的2倍即可,但图形的形状没变。

2.出示例4:让学生自己动手试着画出下列三个图形的放大图形(可以用刻度尺,也可以查方格)。

先观察,然后动手操作(师巡视,给以指导),完成后相互讨论,看放大后的图形和原图形有什么关系。得出结论,放大后的图形只是变大了,而形状没变。

3.延伸:课件出示,观察变化后的长方形和原来的长方形有什么关系,得出图形是如何缩小的(就是把长方形的每条边都缩小到原来的二分之一)。然后,把刚才放大后的这**形的各边再按1:

3缩小,图形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试着画一画。﹙方法同上﹚

4.归纳概括,形成结论。

引导学生观察:图形的各边按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后,所得的图形与原来图形之间有什么关系?小组交流后汇报。

课件出示结论:原图→放大后的图形→缩小后的图形。

图形的各边按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没变。

三﹚集中反馈,解决问题。

1.练习九第1题。

做完后,让生说一说为什么b和c不是按2:1放大后得到的图形。

2.练习九第二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做的,并及时纠正出现的错误。

四﹚解释与应用。

1.观察海宝图,说出那个是海宝的放大图形。根据所学知识,再观察第一次看到的海宝图,判断这幅图上是否有第一个海宝的放大或缩小图。

2.拓展练习:试着画出下列图形的放大图形。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在今天的学习过程中,你表现如何?你有什么体会?

六)作业:完成p58页做一做。

板书设计: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2:1放大就是把各边放大原来的2倍。

1:3缩小就是各边是原来的1/3

图形各边按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没变。

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1 教案苏教版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内容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38 39页的例1 例2以及相应的 试一试 完成随后的 练一练 和练习九的第 题。教学目标 1.使同学们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学会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的图形按指定比放大或缩小。2.加强数学语言的训练,培养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同学们能准...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案 25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案。教学内容 西师版教材85 86页,例1 例2 课堂活动1 5题。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图形放大和缩小的意义,能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会举例说明图形的放大缩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 通过观察 理解 动手操作体验图形放大和缩小的过程,掌握图形放大和缩小的方法,会按一定要求在方格纸...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案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设计。一 导入。老师带了一张长方形 可它太 小了 把它便大一些。哪张和原来的最像?图a 图b 图c都 变形了 介绍 像图a这样,变大了,但形状不变,数学上称为放大。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图形的放大 板书 二 认识放大和缩小。1 为什么图a的形状没有变化,这是四张 的长和宽。观察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