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长城赞》教学反思

发布 2024-04-30 21:00:09 阅读 5334

《长城赞》教学反思。

长城赞》是一幅长联,叙述了长城悠久的历史,描绘了长城绵亘万里,雄伟壮丽的风光,赞美了“黎庶百工”的聪明才智和坚强毅力。这幅对联语言精练,意蕴深刻,句式整齐,意境开阔,内容博大。在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交流自己收集到的长城资料,提升对长城的感性认识,然后引导学生就对联的特点对课文进行分析,接着再把上联、下联逐句进行分析,边分析的同时边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进而对长城的现状加以介绍,唤起学生保护长城的意识,并进行了背诵的练习,最后又让学生搜集古迹上的对联,以激发其诵读、积累对联的兴趣。

从这个课例我得到几点体会:本文不长,但由于是对联,与诗词不同,与其他体裁也不同,学生学习理解起来,看似简单,但实则很难。

1、从对联的特点分析本文的体裁特点,突破难点,恰到好处。本文很短,可以只简单告诉同学这是对联,然后单从字面理解入手,再深入**内涵。可是,本文以对联的形式描写赞美长城正是作者的独具匠心的所在。

如果这样简单处理,对激发学生积累对联的兴趣就不会起太大的作用。而拿出一部分时间对本文进行对联形式及特点的处理,效果会更好。实际上也是,课后同学们不但对搜集对联、积累对联的兴趣浓了,甚至有人爱做一些简单对联了。

这也是语文教学弹性所致。

2、教无定法,教学设计关注预设,还要关注生成。我原本准备几个背景资料,准备在各个时机出示,但是教学时,在第一环节交流自己搜集到的长城资料时,有的同学提到了长城建设的传说,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也在其中,这时,我就决定调整出示顺序,相机把我准备的影音资料出示了,学生很感兴趣,后面的学习便没有出示这个资料。

3、交流搜集资料的时间把握不十分妥当,主要表现为耗时过长(10分钟),以至于下面的学习的时装间显得紧迫了。这表明,我在课前应引导学生把资料进行筛选,多余部分可在课下交流,这样课堂的时间就更自如一些啦!

改进设想:课前、课后应进行对对联的练习。课前练习对对联,既会激发学生积累对联的兴趣,又会使学生对对联形式特点有所把握,更深切体会对联言简意赅的语言风格,进而使学生课上对《长城赞》从形式到内容的理解便捷很多,会节省很多时间,体会会更深刻,同时,只一课时便会完成主体内容。

语文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长城赞教学反思

长城赞 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叙述了长城悠久的历史,描绘了长城绵亘万里,雄伟壮丽的风光,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们的聪明才智和坚强毅力。课文是一副长对联,分上下联。上联从时间起笔,点明长城是经过几千年的艰苦劳动而完成的,盛赞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与坚强毅力及长城的深广历史 现...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学步》教案设计

篇一。1 学会 踉 跄 等生字,理解并积累 防不胜防 跃跃欲试 等生词。2 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体会父亲对儿子的期望,懂得人生之路亦如学步,要独立地 勇敢地 脚踏实地地走。激励学生要不畏艰险,以极大的勇气和毅力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用第二人称叙事的好处,欣赏本文亲切委婉 富有...

北师大版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这样的老师

一个这样的老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 学会3个生字及新词,认读2个字。2 能说出课文大意,提出不懂的问题,初步拟定学习方案。3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 一个这样的老师 大家齐读课题。读了这个题目你们有什么问题吗?预计学生可能提出 这是一个怎样的老师?这个老师与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