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2 6求近似数苏教版

发布 2024-02-10 23:15:11 阅读 1282

第6节求近似数。

教学内容。江苏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21~22页。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让学生知道近似数的含义,并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一个数的尾数,写出它的近似数。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在认识近似数、理解近似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数感。情感态度。

通过选择社会、自然和科学知识中的数量信息,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

重点难点。重点: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难点:正确求出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具学具。课前查资料,了解一些数量信息。

教学设计。一、认识近似数。

1.在读读想想中初步感悟近似数。

出示教材第21页例题信息。(读时感悟近似数)

到2011年末,我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409所,教职工总数大约有220万人。到2011年,我国共有博物馆2650个,文物藏品大约有1902万件(套)。(1)画线的四个数所表达的数量的准确程度是否一样?

(2)组织讨论,引入准确数、近似数的概念。

小结:像2409和2650这样的数,表示的事物的数量是准确的,我们就称它们为准确数;像220万和1902万这样表示大约的数,也就是与事物的实际数量比较接近的数,我们就把它们称为近似数。

2.在实际应用中进一步认识近似数。

师:生活中的许多数量是用近似数表示的,你平时留心了吗?你在哪儿见过或听过用近似数表示的例子?

说明:在人口普查、统计旅游人次、统计大宗物品数量等情况下,有时候没有办法得到一个非常精确的结果或者没有必要用一个准确的数表示,就用近似数表示。

3.出示信息,要求读出,并说明哪些是近似数。

1)《中国昆虫名录》收录了当时已知的中国昆虫20069种。

2)2002年4月英国《自然》杂志报告说,全球昆虫可能仅有200万到600万种。(3)江都市吴桥中心小学共有学生1073人。

4)2005年“十一”**周期间,苏州东方水城7天来共接待境内外游客230万人次,旅游总收人约16亿元。

设计意图:本环节中教师有意布置读的要求,旨在让学生边读边悟准确数和近似数的区别,从而加深学生对于近似数含义的认识和体验。在生活中,学生多多少少会接触到这样的例子,这样安排有利于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上升为数学经验,同时也能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近似数,体会近似数的实际应用。

收集各方面的数据让学生判断,一方面是为了加深学生对近似数的理解,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二、探索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1.教学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师:同学们已经能够正确判断近似数,那么如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2)出示教材第21页例题。

指名读出表中信息:男性、女性及总人数。男性和女性各接近三十几万?

展示学生改写的结果,怎样改写成近似数?(组织集体交流,适当提问)小结改写方法,提出“四舍五人”法。

四舍”是什么意思?“五入”呢?什么是尾数?根据尾数的哪一位确定舍或入?近似数与原来的数之间用什么符号连接?为什么用“≈”

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第22页下面的一段话,并思考、互相交流这些问题。“≈表示它是一个大概的、大约的数。

3)练习巩固。完成教材第24页“练习四”第9题。

指名读题,理解“省略最高位后面的尾数”。然后请学生自己练习,并指名板演。集体讲评,同时选择其中的两三道题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2.教学用“万”或“亿”作单位表示近似数。

1)对着前面判断的信息,提问:这些近似数是以什么为单位的?用“万”或“亿”作单位写近似数有什么好处?

2)出示:283000和1970000000。请学生思考,要求这两个数的近似数,你认为选择什么作单位比较合适。

3)集体讲评:请学生说说思考过程,强调283000用“万”作单位的近似数,只要看千位,千位上是3,不满5,直接舍去,在28后面写上计数单位“万”。

让学生将此题与前面例题中求近似数的方法进行比较,了解它们的相同及不同之处。相同:都是用“四舍五入”法;不同:前者省略尾数后用0占位,后者省略尾数后用“万”或“亿”作计数单位。

设计意图:在以往的估算教学中,学生已经具备了求近似数的经验和方法,因此在这里留出空间,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经验尝试练习,使学生体会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围绕教学重点,让学生参与了探索、交流、听讲、阅读、回答题等数学活动,经历了对“四舍五入”法的自主探索、加深领悟、全面了解和掌握要点的学习过程。

通过提问,让学生明确近似数是实际的需要,为了读写方便。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24页“练习四”第7题。请学生在练习本上练习,并指名板演。集体评讲,从中任选一题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

2.完成教材第24页“练习四”第8题。请学生在练习本上练习,并指名板演。集体评讲,从中任选一题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

3.完成教材第24页“练习四”第10题。先同桌讨论,再填写。

集体评讲,重在引导学生有序地思考。先让学生选择合适的单位,再分别用“万”或“亿”作单位表示近似数,这是为了帮助学生养成合理选择计数单位的意识,以便他们在实际生活中灵活使用计数单位。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可以巩固学生对近似数的认识和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四、课堂小结,课后延伸。

请学生说说通过一节课的学习都有什么收获。

课后从报纸、杂志或网上收集一些近似数,再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课后延伸为的是增长学生的见识,使他们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2 近似数 苏教版 2019秋

近似数。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近似数和准确数的概念,并会根据要求用 四舍五入 的方法省略一个数的尾数求近似数。2 过程与方法 在认识 理解近似数的过程中感受大数目近似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应用能力。3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打开学生思维和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学情分析 求近似数是在学生学习...

北京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小数的近似数教学设计

小数的近似数。教学目标 1.通过求光速的近似值,概括出一个小数近似数的规律,保留到哪一位就看这一位后面数位上的数。如果这个数小于等于4就舍去 如果大于等于5就往上进1。2.让学体会到一个近似数表示一个范围的数,小数位数不同,它的精确度不同。3.在研究问题中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教学重点 求小数近似数的...

四年级数学下册求小数的近似数

四年级数学下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主题 查找十进制 第二课时 班级名称评估的近似数字。主和备份审阅者用户使用日期 学习过程学习内容 教材74case 2 修改栏 学习目标 1。通过移动小数点位置,掌握以 一万 或 一亿 为单位将大数字改写成数字的方法,然后找到近似值2 通过探索,培养转移知识和灵活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