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4古今贤文

发布 2024-01-26 23:35:03 阅读 3302

24 古今贤文。

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内容,学习如何修身养性、规范言行举止。

2、学会本课的生字。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养成边读边想的读书习惯。

教学重点:体会贤文的句子意思。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和上下文体会贤文的内容。

教学过程:1.逐段指名读课文,指导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墨(mò) 戒(jiè) 逆(nì) 寝(qǐn) 锻(duàn) 炼(liàn) 腐(fǔ)

读准这些字的读音:前鼻音“寝锻练”。

2.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教师分类指导。

1)“朱孰加勉枢蠹”等词语由教师讲解。

2)学生互帮互学,理解部分词语。

5.学生默读课文,想想《修身篇》讲了如何修身养性?

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修身篇》告诉我们要多结交好的朋友,要有自知之明,要学会借鉴别人,有错就改,多听忠言劝告。

6.《保健篇》主要讲了如何保健身体?

保健篇》告诉我们饮食有节制,起居有规律,经常锻炼身体,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

一)学习《修身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怎么理解这句话?

小组合作交流,展示,师生小结:

朱、赤”都是指红色,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指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

2)“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说明了什么道理?

(把别人当作自己的一面镜子,他人的是非成败,自己可以反思借鉴。)

(3)这一自然段,说明了几个意思?

说明了三个意思:①多多结交好人做朋友。②要有自知之明,明白自己的优缺点。③学习借鉴别人,有利于自己,少犯错误,少走弯路。)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是什么意思?

是说人都会犯错误的,关键是有错就改。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是什么意思?

知道的不会不说出来,说了就会毫无保留的说而没有罪过,听的人需要以此为戒!)

2)“见微者著,防微杜渐。”是说什么?

是说要善于发现错误的苗头,把它消灭在萌芽状态。

3)“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是说明什么道理?

让我们多听进一些不动听,但是有利于我们的话。

4)根据情境,填一填上面学过的贤文。

a.小明是一个小马虎,自从和小刚成为同桌后,成绩突飞猛进,他真的是( )

b.老师在讲课时,出现了一点小错误,小红勇敢的指点出来,老师微笑着说:(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二)学习《保健篇》

1.“ 食不语,寝不言。”是什么意思?

是说吃饭和睡觉都不要说话,这在规范自己的行为。

2.“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是在说什么的重要性?

这是打比方说明运动锻炼的重要性。通过**举例说明。

修身篇与保健篇中,剩下的贤文是什么含义?

四回顾全文,概括主要内容。

文章通过介绍《修身篇》和《保健篇》,告诉我们如何修身养性,如何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今后要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来,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使自己变得更美好!

近贤人。有自知之明。

修身以人为镜。

防微杜渐。听忠言。

饮食有节制。

保健重在锻炼。

规范举止行为。

部编三年级上教案24 古今贤文

24.古今贤文。教学目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名言 格言地节奏美和音韵美,使学生懂得做人应当洁身自好,善听诤言的道理。培养学生知错能改的良好品格和爱护健康,勤加锻炼的好习惯。教学重难点。使学生懂得做人应当洁身自好,善听诤言的道理。培养学生知错能改的良好品格和爱护健康,勤加锻炼的好习惯。教学...

2019新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上册语文军神教学实录二

2018新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上册语文 军神 教学实录。出示 军神。板书 军神。师 在开始讲课之前,老师检查一下大家预习的情况。出示 年龄土土匪麻醉剂堪称哼叫由衷一声不。谁来读一读。师 他读得怎么样?生 好。师 看来他在家里预习的很好。咱们一块来读一下。生读。师 看来大家生字词掌握得不错。通过读课文,...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24时记时法》数学教案

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 谈话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电视吗?今天田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张节目单,看看上面有没有你喜欢看的节目,它几时播出的?2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适时提问,如 14 00在钟面上怎样表示?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几时?教师并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出相对应的两种记时方法。3 小结并揭示课题,板书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