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复习提纲

发布 2024-01-16 00:40:12 阅读 5856

桂花初二物理(上)复习提纲。

物理学是研究声、光、热、电、力等物理现象。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第一章:机械运动。

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符号:m ;长度的测量工具是:

刻度尺。使用时先观察量程和分度值。分度值越小,测量的精确度越高。

使用时,①、尺要放正,不能歪斜 ②、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 ③、记录数据时要有单位。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符号:

s ,1h=60min;1min=60s。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叫误差,误差不能消除,但可减小。①、多次测量求平均值②、选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方法可以减小误差。误差不是错误,错误可以避免。

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要选择参照物。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把路程和时间的比叫做速度。公式:v = t = s = vt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m/s = 3.6㎞/h 。

第二章:声现象。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声音靠介质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真空不能传声,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 m/s;声音速度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发出的声音经过大于0.1s的时间回到耳边或到障碍物17米以上就能够区分回声和原声。

声音的特性有:音调、响度、音色。音调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是每秒振动的次数,单位为赫兹、符号:

hz ,人听范围20hz—20000hz,高于20000hz是超声波,低于20hz是次声波。次声波可让动物感知**、台风。响度由物体振幅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噪声是指物体做杂乱无章的振动。噪声以分贝为单位,0 db是刚能听到的最弱声音。保护听力不超过90db,保证工作学习不超过70db,保证休息不超过50db。

控制噪声途径是: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声音能传递信息,(如:

医生的听诊器,蝙蝠回声定位,利用声呐系统测海底深度,利用超声波作b超);声音能传递能量,(如:声波洗钟表、去结石)。

第三章:物态变化。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测量工具是温度计,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工作。摄氏温度把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沸水的温度定为100℃。

使用温度计时,要看清它的量程和分度值。使用温度计时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使用方法:

⑴ 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容器底或容器壁。⑵ 玻璃泡浸入液体后要稍等一会儿,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⑶ 读数时玻璃泡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实验用温度计分度值是1℃,体温计是0.1℃;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过程叫熔化,从液态变成固态过程叫凝固。晶体熔化时要吸收热量,凝固时要放出热量,但温度不变;如:

海波、冰、各种金属是晶体。非晶体熔化时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上升;如:蜡、松香、玻璃、沥青是非晶体。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同种物质熔点和凝固点相同;熔化吸热,凝固放热。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汽化,气态变成液态叫液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汽化现象,沸腾要吸热,但温度不变,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

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蒸发有致冷作用;即蒸发要吸热,使物体温度降低。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液化;在一定温度下,压缩体积也可液化,如:

露水、雾、“白气”、水管“冒汗”等是液化现象;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气态变成固态叫凝华;如:樟脑不见了、冰冻衣服干了、灯中钨丝变细了是升华现象;雾凇、霜、雪、碘蒸气变成固态碘是凝华现象。在物态变化中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放热有凝固、液化、凝华。

第四章:光现象。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其应用有:影子形成,日食、月食形成,激光掘洞,小孔成像等;真空中光速:c=3×108 m/s =3×105㎞/s,在其它水和玻璃中光速要小些。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路是可逆的。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从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虚像,像和物体大小相等,像和物体距平面镜距离相等。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垂直射入时,传播方向不变。鱼或池底变浅、筷子变弯、笔错位、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三原色混合是白光。

看不见的光有红外线和紫外线。高温物体向外辐射较强的红外线,红外线能辐射能量。红外线可用作夜视仪、遥控;紫外线有助于合成维生素d、灭菌、验钞,过量的紫外线对人有害。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胶卷相当于光屏,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成,能用光屏显现出来,一般倒立。凸透镜既可成实像,也可成虚像。 当u>2f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在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例:

照相机的应用; 当 f< u<2f 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大于两倍焦距, 例:投影仪的应用;当u=2f时,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当 u<f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例:放大镜的应用。

当物体远离凸透镜(即物距增大)时,像距变小,像也变小。眼球好像照相机,晶状体相当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近视眼看近处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光会聚在视网膜前,要用凹透镜矫正。

远视眼看远处而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光会聚在视网膜后,要用凸透镜矫正。显微镜和望远镜由目镜和物镜组成,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显微镜的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望远镜的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视角大小不仅与物体大小有关,还与物体到眼睛的距离有关。

第六章:质量和密度。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用m表示。质量的基本单位是千克,㎏。测量工具是:

天平。使用天平时,不能超过称量;砝码用镊子夹取,先大后小;把天平水平放置,游码放在标尺0刻度线上,再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测量时被测物体放左盘,砝码放右盘;物体质量 = 砝码质量 + 游码对的刻度值。

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物态、和位置而改变。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基本单位是:

千克每立方米,㎏/m3; 1g/㎝3 = 103㎏/ m3 公式:质量:m 密度:

ρ 体积:v 公式就是: ρm / v m=ρv v=m /ρ测量不规则的固体密度要用天平测质量,量筒或量杯测体积。

《电气防火》复习提纲

第一章。电力系统组成 由发电厂 送电线路 变电所 配电网和电力负荷等环节共同构成的整体。电压等级 是一个国家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的发电 送电 用电的一个电压系列。额定电压 是保证电气设备正常运行并能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的电压。电力负荷分级及供电要求。电力负荷概念 指用户的用电设备在某一时刻实际消耗的电功率...

C语言复习提纲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复习提纲2012 考试形式 闭卷。考试时间 120分钟。课程成绩 期末70 实验20 平时10 试题类型 判断12 单选20 程序填空24 程序阅读24 程序设计20 除程序设计题外均为客观题目 内容分布 同一题目可能会涉及多个知识点 10 9 5 10 课后习题与往年试卷 30 ...

九年历史复习提纲提纲

2018 2019学年度上学期一检复习提纲。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一 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1 农村 农业 生产方式的变化 垦殖运动 11世纪开展垦殖运动,垦殖者按照自己的方式耕种。农奴的自由农奴利用货币购买劳役豁免权,缴纳迁徙税,获得离开庄园,摆脱领主的束缚。租地农场 14世纪租地农场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