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成像规律2初中物理组卷

发布 2024-01-14 01:20:09 阅读 7051

一.选择题(共22小题)

1.放映幻灯片时,想要得到更大的像应采取( )

a.使幻灯机向银幕靠近些,幻灯片靠近镜头。

b.使幻灯机离银幕远些,幻灯片也远离镜头。

c.使幻灯机向银幕靠近些,幻灯片远离镜头。

d.使幻灯机离银幕远些,幻灯片靠近镜头。

2.有一物体从距凸透镜3.5倍焦距的地方,沿主轴移到距凸透镜1.5倍焦距的地方,关于成像情况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像变小 b.像变大。

c.像的大小保持不变 d.开始成实像,后来成虚像。

3.如图所示.纸筒a的一端蒙上一层半透明纸,纸筒b的一端嵌了一个凸透镜.两纸筒套在一起组成一个照相机模型.为了在a端得到清晰的像,这时( )

a.眼睛应对着b端向筒内观察.看看像是否清晰。

b.眼睛应对着a端向筒内观察,看看像是否清晰。

c.应把a端朝着明亮的室外,b端朝着较暗的室内。

d.应把b端朝着明亮的室外,a端朝着较暗的室内。

4.小明在“**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光心的距离v与物体到光心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b.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

c.当u=20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当u=12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5.物体ab通过凸透镜成像如图所示,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制造的光学仪器是( )

a.照相机 b.幻灯机 c.放大镜 d.潜望镜。

6.如图纸筒a的一端蒙上了一层半透明纸,纸筒b的一端嵌了一个凸透镜,两纸筒套在一起组成了一个简易照相机,观察时应( )

a.眼睛应对着b端向筒内观察,看看像是否清楚。

b.应把a端朝着明亮的室外,b筒朝着较暗的室内,否则看不清楚。

c.在半透明纸上观察到的像是倒立的。

d.如果看近处的景物时像很清楚,再看远处的景物时就应该把b端向外拉。

7.在**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当烛焰位于距离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时,人眼观察到烛焰成像的情形是图中的( )

a. b. c. d.

8.放映幻灯片时,要想在屏幕上得到一个和图中方向一致的图象,幻灯片应该怎样放置?

a. b. c. d.

9.小王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他让凸透镜正对阳光,但在纸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时,就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l;纸片稍微远离凸透镜光斑变大.则凸透镜的实际焦距( )

a.一定小于l b.一定大于l

c.可能等于l 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10.小明自制了一个简易投影仪(如图),在暗室中将印有奥运五环(红、黄、蓝、绿、黑五色环)标志的透明胶片,贴在发白光的手电筒上,并正对着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调整手电筒、凸透镜、白色墙壁之间的位置,在墙上看到一个清晰正立、放大的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手电筒与凸透镜的距离应大于10 cm、小于20 cm,且胶片应倒立放置。

b.能从不同角度看到墙上五环标志的像,是因为光在墙面上发生的是漫反射。

c.手电筒与凸透镜的距离应大于20 cm,且白墙到透镜的距离应大于10cm小于20cm

d.在白色的墙上蒙上一层红布,可以看到奥运标志的像中五环的颜色只有红色和黑色。

11.如图是照相机的成像示意图,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照相机的镜头是凹透镜。

b.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虚像。

c.要使底板的像变大,只把镜头前伸就可以。

d.要在底板上成缩小的像,物距必须大于2倍焦距。

12.如图,透过盛水的玻璃杯看书本上的文字,则看到的“文字”将会( )

a.不变 b.高度变高,且宽度变宽了。

c.高度不变,但变宽了 d.宽度不变,但变高了。

13.如图所示是教学中常用的设备﹣投影仪,下列关于投影仪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物体在屏幕上所成的像是一个放大的虚像。

b.屏幕表面粗糙,有利于光发生漫反射。

c.平面镜的作用是聚光。

d.若使屏幕上的像变小,应使镜头靠近投影片的同时投影仪适当远离屏幕。

14.圆柱形玻璃杯后白纸上有一水平方向的箭头(如图所示).慢慢向玻璃杯中注入水至水面高过箭头位置,透过玻璃杯看纸上的“箭头”,不可能是下列图中的( )

a. b. c. d.

15.一种被称之为“七仙女”的神奇玻璃酒杯,空杯时什么也看不见,斟上酒,杯底立即显现出栩栩如生的仙女图,对“七仙女”形成原因的**正确的是( )

a.酒具有化学显影作用。

b.在酒中反射能成放大的像。

c.七仙女在杯底凸透镜焦点处成放大的像。

d.斟酒后杯底凸透镜焦距变大使七仙女在一倍焦距以内成放大的像。

16.小明在实验中将蜡烛从略大于一倍焦距处逐渐远离凸透镜,物距u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则像距v与t的大致变化关系为图( )

a. b. c. d.

17.一个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像于光屏上,若将透镜的下部分遮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像只剩上半部分。

b.像变得模糊不清了。

c.像下半部变暗,上半部亮度不变。

d.像依然完整,只是整个像亮度变暗了。

18.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了清晰的实像,现用一块黑布把凸透镜的上半部分遮住,不让光透过,则( )

a.像只剩下半部分。

b.像只剩上半部。

c.像仍然是完整的,但比原来的暗。

d.像只剩下半部,但比原来的暗。

19.小明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本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两种情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成的是实像;乙图中成的是虚像。

b.甲图中书本在2倍焦距以外;乙图中书本在l倍焦距以内。

c.甲图中凸透镜靠近书本,所成的像变小;乙图中凸透镜远离书本,所成的像也变小。

d.甲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乙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照相机。

20.如图所示,物体s经透镜l在光屏m处成清晰的像,则所成的像是(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正立放大的虚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

21.如图所示,早期照相馆里摄影师取景时看到的像是倒立的.有几位同学对此现象展开了讨论:

甲:这架照相机的镜头是凹透镜;

乙:将照相机升高,可以看到两位照相人的全身像;

丙:若要照全身像,应增大相机和两位照相人之间的距离;

丁:若要人像更亮,需要在两位照相的人身后进行“补光”.

这些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与乙 b.甲与丙 c.丙与丁 d.只有丙。

22.投影仪是教学时常用的仪器,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投影仪的凸透镜和平面镜后,可在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一教师在使用投影仪时,发现在屏幕上的画面太小,则正确的调节方法是( )

a.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并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

b.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并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

c.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并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

d.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并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

二.填空题(共3小题)

23.如图是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图1、图2是能在光屏上呈现清晰像的两种情形.这两种成像情形中, (选填“图1”或“图2”)能够模拟眼睛成像.为了模拟近视眼看东西模糊的情形,应该把该图中的光屏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或使凸透镜的曲度变得更大.

24.如图所示,两个薄透镜l1和l2共轴放置,已知l1的焦距f1=f,l2的焦距f2=﹣f,两透镜间的距离也是f,小物体位于物面p上,物距u1=3f.

1)小物体经过这两个透镜的像在l2的边,到l2的距离 ,是像(填“实”或“虚”)、像(填“正”或“倒”).

2)现在两个透镜位置调换,若还要使给定的原物体的原像处成像,两透镜作为整体应沿光轴向边移动距离 ,这个新的像是像(填“实”或“虚”)、像(填“正”或“倒”).

25.小明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f=10cm)前16cm处,光屏上得到了烛焰倒立、 的清晰像,然后他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了一个近视眼镜片,由于近视眼镜片对光线有作用,所以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如图所示),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他可将光屏凸透镜.

三.实验**题(共15小题)

26.小明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刻度尺等器材**凸透镜成像规律.

1)如图甲所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乙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 (选填“倒立”或“正立”),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生活中 (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3)在(2)小问的基础上将蜡烛远离凸透镜,则应将光屏 (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4)实验中,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屛上的像 (填选项序号).

a.只出现烛焰像的上半部分 b.只出现烛焰像的下半部分。

c.出现烛焰完整的像,但像更小d.像仍然是完整的,且大小不变,只是变暗。

5)再在凸透镜左侧附近放置一近视眼镜(图中未画出),这时需要将光屏向 (选填“左”

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27.小金在实验室利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当小金将三个元件移动到图示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请你根据此现象回答下列问题:光屏上像的性质为 ,并推算出焦距为厘米.

2)保持蜡烛和凸透镜位置不变,小金换了个凸透镜继续实验,并使透镜光心、蜡烛焰心和光屏中心三者高度相同,但在透镜右侧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无法在屏上成像(光具座足够长),请你帮助小金分析产生此现象的原因 .

28.小明用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当装置如图甲所示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1)图甲中光屏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 (填序号)

a.28cm b.18cm c.8cm

2)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调节一段距离后,要想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填“左”或“右”)调节;

3)若步骤(2)中未调节光屏的位置,则需在凸透镜前加一个 (填“凸”或“凹”)透镜,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倒立的像;

初中物理组卷凸透镜

2017年08月02初中物理组卷凸透镜。一 选择题 共15小题 1 在 凸透镜成像规律 的实验中,小明将烛焰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好在凸透镜后20cm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该烛焰等大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 此时的物距大于20cm c 当物距是30cm时,光屏上呈现...

初中物理组卷

2014年10月初中物理组卷。一 选择题 共9小题 1 2013淄博 下列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成语中,与物理学描述运动快慢的方法相近的是 2 2013杭州 2013年2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拟将pm2.5正式命名为 细颗粒物 细颗粒物粒径小于或等于2.5 3 小球g静止放在光滑车厢的底板上 设车...

初中物理组卷

8年级物理上典型题 易错题。窗体底端。1 在一些 模仿秀 电视节目中,表演者在模仿歌星演唱时 主要是模仿歌星声音的 2 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调节光屏的位置直到在屏上得到一个最小 最亮的光斑 小明用此凸透镜和蜡烛做 凸透镜成像规律 的实验,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时,重新调节光屏的位置,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