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注会《财管》第22章

发布 2024-01-09 18:20:08 阅读 6810

【考情分析】

本章比较重要。主要包括经济增加值、市场增加值和平衡计分卡。本章题型主要以客观题为主,也有可能出计算分析题。

本章第一节在旧教材第二十章第一节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删减,增加了披露的经济增加值中调整内容“收购形成的商誉”和“三、《暂行办法》的规定:简化的经济增加值”的内容;同时新增“第二节平衡计分卡”。

另外注意教材459页的例题题目表述不清楚,而且答案错误,修改后的答案有2种可能的解法。

本章内容。第一节经济增加值。

【考点1】经济增加值。

【掌握要求】比较重要考点。

理解经济增加值的含义,计算以及优劣;注意比较经济增加值与剩余收益的关系;同时注意掌握2024年1月1日开始施行《**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对经济增加值计算的规定,完全可以根据这个规定考计算题;最后注意掌握市场增加值的含义、计算以及优劣。

一、含义及指标计算。

1.经济增加值含义。

经济增加值是从剩余收益衍生出的用于业绩评价的指标,***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从2024年开始对**企业负责人实行经济增加值考核并不断完善,于2024年1月1日开始施行《**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

经济增加值的概念与剩余经营收益相同,是剩余经营收益的计算方法之一,或者说是剩余收益的一种“版本”。

二者区别在于:

①需要对会计数据进行调整,包括税后经营利润和投资资本;

②使用资本市场的“机会成本”,实现了与资本市场的衔接,相对客观。

2.不同含义的经济增加值。

披露的经济增加值调整内容。

【调整思路】所有对未来利润有贡献的支出都是投资。

①研究与开发费用:经济增加值要求将其作为投资并在一个合理的期限内摊销。

②战略性投资:会计将投资的利息(或部分利息)计入当期财务费用,经济增加值要求将其在一个专门账户中资本化并在开始生产时逐步摊销。

③为建立品牌、进入新市场或扩大市场份额发生的费用:会计作为费用立即从利润中扣除,经济增加值要求把争取客户的营销费用资本化并在适当的期限内摊销。

④对于收购形成的商誉:会计把其中的一部分立即转为费用,另一部分作为无形资产在规定年限内摊销,经济增加值要求商誉保留在资产负债表上,不进行摊销,除非有证据表明它的价值的确下降了。

⑤折旧费用:会计大多使用直线折旧法处理,经济增加值要求对某些大量使用长期设备的公司,按照更接近经济现实的“沉淀资金折旧法”处理。前期折旧少,后期折旧多。

⑥重组费用:会计将其作为过去投资的损失看待,立即确认为当期费用;经济增加值将重组视为增加股东财富的机遇,重组费用应作为投资处理。

【提示】(1)上述调整,不仅涉及利润表而且还会涉及资产负债表的有关项目,需要按照复式记账原理同时调整。

(2)计算资金成本的“总资产”应为“投资资本”(扣除应付账款等经营负债),并且,要把表外融资项目纳入“总资产”之内,例如长期经营租赁取得的资产等。

【说明】“经济增加值=调整后税后经营利润-调整后投资资本×加权平均税后资本成本”,但是基本经济增加值=税后经营利润-报表总资产×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本例题假设没有需要调整的项目,所以采用后者。我的解法修改了第1问的解题过程及答案,改正了2问的计算错误。

如果采用披露的经济增加值计算也可以,则需要改正第1问的计算结果,修改第问的计算过程及答案。

二、经济增加值评价的优点和缺点。

1. 经济增加值评价的优点。

(1)与股东财富的创造相联系;

(2)不仅仅是一种业绩评价指标,还是一种全面财务管理和薪酬激励体制的框架;

(3)在经济增加值的框架下,公司可以向投资人宣传他们的目标和成就,投资人也可以用经济增加值选择最有前景的公司。

2. 经济增加值评价的缺点。

(1)它是绝对指标,不具有比较不同规模公司业绩的能力;

(2)具有和“投资报酬率”一样误导使用人的缺点。例如成长阶段的公司经济增加值较少,衰退阶段的公司经济增加值可能很高;

(3)计算时有很多争论。比如什么应该包括在投资基础内,净收益应作哪些调整,以及资本成本如何确定等。

三、《暂行办法》的规定:简化的经济增加值。

(一)经济增加值的定义及计算公式。

1.经济增加值定义。

指企业税后净营业利润减去资本成本后的余额。

2.经济增加值公式。

经济增加值=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成本。

=税后净营业利润-调整后资本×平均资本成本率。

(1)税后净营业利润=净利润+(利息支出十研究开发费用调整项)×(1-25%)

【说明】企业通过变卖主业优质资产等取得的非经常性收益在税后净营业利润中全额扣除。

(2)调整后资本=平均所有者权益+平均负债合计-平均无息流动负债-平均在建工程。

(3)资本成本率的确定。

1.**企业资本成本率原则上定为5.5%。

2.对军工等资产通用性较差的企业,资本成本率定为4.1%。

3.资产负债率在75%以上的工业企业和80%以上的非工业企业,资本成本率上浮0.5个百分点。

(二)会计调整项目说明。

1.利息支出。

指企业财务报表中“财务费用”项下的“利息支出”。

2.研究开发费用调整项。

指企业财务报表中“管理费用”项下的“研究与开发费”和当期确认为无形资产的研究开发支出。

对于勘探投入费用较大的企业,经国资委认定后,将其成本费用情况表中的“勘探费用”视同研究开发费用调整项按照一定比例(原则上不超过50%)予以加回。

3.无息流动负债。

指企业财务报表中“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款项”、 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应付职工薪酬”、“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和“其他流动负债(不含其他带息流动负债)”;对于“专项应付款”和“特种储备**”,可视同无息流动负债扣除。

4.在建工程。

指企业财务报表中的符合主业规定的“在建工程”。

(三)其他重大调整事项。

发生下列情形之一,对企业经济增加值考核产生重大影响的,国资委酌情予以调整:

1.重大政策变化;

2.严重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

3.企业重组、上市及会计准则调整等不可比因素;

4.国资委认可的企业结构调整等其他事项。

四、市场增加值。

1.市场增加值的概念。

从创造财富来看,财富的创造不是由公司市值决定的,而是公司市值和投资者投入到公司的资本之间的差额决定的。

用来评价公司业绩的不是市场价值,而是市场增加值。

市场增加值是总市值和总资本之间的差额。

【说明】市场增加值等价于金融市场对一家公司净现值的估计。公司的净现值与市场增加值的唯一区别在于净现值是公司自己估计的,而市场增加值是金融市场估计的。

2.市场增加值计算。

总市值包括债权价值和股权价值。

①债务价值通常是债务的本利和。

②上市公司的股权价值,可以用每股**和总股数估计;

③非上市公司的股权价值,根据同类上市公司股价或者用其他方法间接估计。

总资本是资本**者投入的全部资本。

由于会计上的总资产是按历史成本报告的,不能反映当前总资本的价值,所以需要做出一系列调整:

①一方面要承认投资的时间价值,投入资本应随占用的时间增加其价值。

②另一方面,要把会计师不合理注销的资产加以恢复。

累计市场增加值与某一年的市场增加值。

①公司创建以来累计市场增加值=当前的总市值-累计投入资本的当前价值。

②某一年的市场增加值=本年末累计市场增加值-上年末累计市场增加值。

3. 市场增加值评价的优点。

(1)从理论上看,市场增加值是评价公司创造财富的准确方法,它胜过其他任何方法。

(2)市场增加值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反映公司的风险。

4. 市场增加值评价的缺点。

(1)**市场是否能真正评价企业的价值,一直是一个令人怀疑的问题。

(2)从短期来看**总水平的变化可以“淹没”管理者的作为。

(3)只有公司上市之后才会有比较公平的市场**,才能计算它的市场增加值。

非上市公司的市值估计往往是不可靠的。大部分公司是不上市的,没有恰当的市值估计数据,限制了市场增加值的应用。

(4)即使是上市公司也只能计算它的整体市场增加值,对于下属部门和单位无法计算其市场增加值,也就不能用于内部业绩评价。

第二节平衡计分卡。

【考点2】平衡计分卡。

【掌握要求】一般考点。

理解平衡计分卡的含义、平衡计分卡的框架、与企业战略管理的关系以及战略地图框架;同时理解平衡计分卡与传统业绩评价的区别。

平衡计分卡由哈佛商学院教授卡普兰(robert s kaplan)和诺顿(d**id p. norton)倡导和提出的,目前形成了平衡计分卡、战略核心组织和战略地图三大成果。

平衡计分卡打破了传统的只注重财务指标的业绩评价模式,通过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将企业的业绩评价同企业战略发展联系起来,设计出了一套能使企业高管迅速且全面了解企业经营状况的指标体系,用来表达企业进行战略性发展所必须达到的目标,把任务和决策转化成目标和指标。

―、平衡计分卡框架。

平衡计分卡的目标和指标**于企业的愿景和战略,这些目标和指标从四个维度来考察企业的业绩,即财务、顾客、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这四个维度组成了平衡计分卡的框架(图22-1)。

图22-1 化战略为行动的平衡计分卡框架。

1.财务维度(股东如何看待我们)

财务维度指标通常包括利润、收入、现金流量、投资回报率、经济增加值、增加的市场份额等。

2.顾客维度(顾客如何看待我们)

常用的顾客维度指标包括按时交货率、新产品销售占全部销售的百分比、重要客户的购买份额、顾客满意度指数、顾客忠诚度、新客户增加比例、客户利润贡献度等。

3.内部业务流程维度(我们的优势是什么)

反映内部业务流程维度的指标包括生产布局与竞争情况、生产周期、单位成本、产出比率、缺陷率、存货比率、新产品投入计划与实际投入情况、设计效率、原材料整理时间或批量生产准备时间、定单发送准确率、货款**与管理、售后保证等。

4.学习和成长维度(我们是否能继续提髙并创造价值)

根据经营环境和利润增长点的差异,企业可以确定不同的产品创新、过程创新和生产水平提高指标,如新产品开发周期、员工满意度、平均培训时间、再培训投资和关键员工流失率等。

根据这四个不同的角度,平衡计分卡中的“平衡”包括外部评价指标(如股东和客户对企业的评价)和内部评价指标(如内部经营过程、新技术学习等)的平衡;成果评价指标(如利润、市场占有率等)和导致成果出现的驱动因素评价指标(如新产品投资开发等)的平衡;财务评价指标(如利润等)和非财务评价指标(如员工忠诚度、客户满意程度等)的平衡;短期评价指标(如利润指标等)和长期评价指标〔如员工培训成本、研发费用等)的平衡。

2024年注会《财管》第04章

第四章价值评估基础。考情分析 本章分值一般在3分左右。题型有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在计算分析题和综合题中也常常涉及时间价值的计算。本章对理解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理论意义重大,同时本章第一节也直接影响后面多个章节内容的学习以及计算的准确度。本章的选择题考点包括货币时间价值系数之间的转换 标准差和 系...

2024年注会《财管》第03章

考情分析 本章可以出各种题型,分值在2 10分。本章可以和筹资方式 资本成本 报表分析等内容结合出计算题 综合题。本章主要介绍 外部融资需求量的销售百分比法 内含增长率 可持续增长率的计算。本章内容。第一节长期计划。拟进行的经营变革将产生的影响 企业未来现金流 企业未来的融资需求 评价企业预期经营业...

2024年注会《财管》第20章

考情分析 本章内容简单,可以出单选题和多选题。平均每年分值在2分左右。本章内容。第一节营运资本筹资策略 考点1 营运资本筹资策略。掌握要求 比较重要考点。准确理解易变现率的含义与计算 理解各种营运资本筹资策略的内容以及易变现率的特征 理解各种筹资策略存在的必要性。一 营运资本筹资策略概述。一 营运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