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级高一地理导学案08 2 1 1

发布 2024-01-06 10:50:12 阅读 6988

昌乐一中高一地理导学案班级小组姓名评价编号:08

编制: 秦学玲审核: 黄翠花审批使用日期:2012-10-15

第二章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一)

使用说明】1.结合课本将课前预习内容填好并记住,列出知识结构,准备上课检查。

2.找出不明之处做好标记,写下问题,交给课代表。

3.合作**部分以小组为单位积极讨论,由组长汇总讨论结果,准备发言。

4.学案用完后上交检查。

学习目标】1.理解大气的的受热过程,并能解释有关大气受热过程中产生的现象。

2.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并能运用热力环流解释海陆风等地理现象。

课前预习】一、 大气的受热过程。

1.填图:结合课本29页图2.2请在大气的受热过程示意图中,在下图中注出太阳辐射、大气削弱作用(吸收、反射)、地面辐射、大气吸收、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

2.描述大气受热的过程(理解并熟记)

太阳辐射能穿过大气的过程中,部分被大气或 (即大气的削弱作用),才能到达地面。

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能增温,又以的形式把热量传给使大气增温;因此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能量。大气辐射的方向既有向上的,也有向下的。大气辐射向下的方向与地面辐射方向相反,所以叫。

由此可见,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了作用。

预习自测:1、造成初春气温骤变的原因,除冷暖气流的影响外,云对气温高低也有一定的影响。以下关于云对气温影响的正确叙述是。

①白天多云,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造成地面气温不太高。

②白天多云,云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造成地面气温升得更高。

③夜晚多云,云对地面起保温作用,使地面气温比无云时高。

④夜晚多云,云将地面热量传到太空中,使地面气温比无云时更低。

abcd.②④

二、热力环流。

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太阳辐射能的分布不均,造成。

的温度差异。

2.热力环流:由于而引起的是大气运动

的形式。3. 热力环流的形成(理解并能表述)

在下图中:⑴画出气流的运动方向。

标出高气压、低气压。

画出等压面的最终状态。

冷却受热冷却。

小结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地面受热不均→空气的运动→同一水平面上的差→空气的运动。

3)理解热力环流应注意的问题:

在同一地点,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通常所说的高气压、低气压是指同一水平高度上气压高低状况而言的。

预习自测:2.画出热力环流:(画出气流的运动方向和标出高气压、低气压的名称)

知识结构】课堂**】

1.下图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

2.在晚秋或初春时节,为了防止夜间霜冻使农作物受损,农民常常在傍晚时分在田间燃烧麦秆稻草,为什么?

3.下图是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①至⑤点,气压最高的是气压最低的是。

2)a、b两地受热的是地,空气。

冷却的是地,空气。

3)用“→”画出图中的热力环流。

当堂检测】1.下面是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据此回答:

图中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的数码代号按顺序依次是。

ab.③④cd.②③

2.关于右图的叙述错误是 (

a、甲地温度高于乙地。

b、丁处的气压高于丙。

c、若丙处气温为1℃,则乙处气温一般。

低于25℃d、甲、乙、丙、丁之间形成的热力环流呈。

顺时针方向流动。

答案:预习自测1 c

**1 d2.燃烧麦秆稻草产生烟幕,增强大气逆辐射,从而减少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使气温不致于降的过低。

3.(1)④ 2)b 膨胀上升 a 冷却下沉

3)逆时针方向。

当堂检测

2019级高一地理导学案07

昌乐一中高一地理导学案班级小组姓名评价编号 07 编制审核审批使用日期 2012 9 必修一 1.4地球的圈层结构。使用说明 1 结合课本将课前预习内容填好并记住,列出知识结构,准备上课检查。2 找出不明之处做好标记,写下问题,交给课代表。3 合作 部分以小组为单位积极讨论,由组长汇总讨论结果,准备...

2019级高一地理导学案01

高一必修一 1.1宇宙中的地球。使用说明 1.结合课本将课前预习内容填好并记住,列出知识结构,准备上课检查。2.找出不明之处做好标记,写下问题,交给课代表。3.合作 部分以小组为单位积极讨论,由组长汇总讨论结果,准备发言。学习目标 1.了解常见的天体并能够判断天体。2.理解天体系统的概念,结合天体系...

2019级高一地理导学案11 2 2 2

昌乐一中高一地理导学案班级小组姓名评价编号 11 编制 黄翠花审核 秦学玲审批使用日期 2012 10 20 必修一 2.2 气压带和风带 二 使用说明 1 结合课本将课前预习内容填好并记住,列出知识结构,准备上课检查。2 找出不明之处做好标记,写下问题,交给课代表。3 合作 部分以小组为单位积极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