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冲刺试卷附解答 七 全国I卷

发布 2023-12-29 03:25:13 阅读 3919

本试卷共8页,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演进过程中,民间组织的出现要早于官方组织。从源头上讲,民间组织促进和推动了官方组织产生、发展和不断演化;从实际运行看,官方组织出现之后,便开始组织引导、规范和管理民间组织,它们相互配合、共同构建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到明清时期,随着疆域的不断扩大,人口的不断增长,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组织管理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

为适应新的形势,官方组织管理体系在继承中不断发展,民间组织形式屡有创新,呈现出强烈的自我发展态势和明显的地域差异性特征。

民间组织是由基层民众自发形成的非官方组织,到明清时期它们的存在便已无法与官方完全脱离,即便是一些看似与官方毫无关系的民间组织,实质上仍是在官方的允许或默认之下存在。明清时期没有普遍设立县级以下机构,所以发挥民间组织的管理作用极为重要。其基层组织可简单划分为官方、半官方和民间三类,半官方和民间组织都具有广义上的民间组织性质,比如里甲、乡约、社学等,都属于半官方性质,因为它们虽然主要是由民间群体来组织运行管理,却被纳入国家体系之中,接受考核、监督和管理。

比如社学,它是半官方性质的民间教育组织,明清时期各地普遍设立。明初天下既定,贫寒出身的朱元璋就下令地方**延师以教民间子弟,倡立社学,但效果不佳。清朝明确规定社、义学教师可免差役,体现了半官方性质。

各地民间学校的教学水平,主要取决于地方官和地方乡绅的重视程度。

极具血缘性的宗族义庄、地缘性的善堂善会,以及兼具地缘和血缘的会馆、公所等组织的民间属性更为明显,但也没有完全脱离官府而存在,它们同样在国家有效的监督和指导之下运行。这类民间组织的产生动力主要来自强烈的自我需要,以及地方精英的积极推动。明清时期,社会秩序稳定,传统经济恢复,手工业和商业不断发展,城市繁荣,城乡各类民间组织也应运而生。

商业会馆和商帮就是典型的民间组织。一些商人为方便在外地的经营,多以地域为单位,与经营同类商品的商人联合起来,捐资兴建会馆。它们各有组织章程,保护入会者的利益,研究经营对策,举办联谊活动和公益事业等。

明清时期,全国各地普遍出现了商业组织,即便是商品经济不是特别发达的中原地区也是如此。分布在大中城市的会馆,也是同籍**私下聚会场所,在联络亲情和关注家乡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半官方的民间组织在填补**职能的空缺方面作用最为突出,里甲、保甲和乡约等组织实际担负了县以下基层社会的管理职能。明清时期全国各地普遍设立里甲组织,主要职能是编查土地,催办钱粮,完成官府交办的各项公事。比较而言,保甲组织在维护地方治安、防止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等方面功能更突出。

两套地方基层组织交叉使用,在稳固国家政权基础、确保赋役征收和安定社会秩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行会、慈善会是侧重于经济和社会功能的民间组织,在行业自律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作用。

明清时期的民间组织复杂多样,地区发展不平衡,地城差异大,原生性强,决定了它的自发无序和泛滥性质,难免与“官方”组织利益不一致,会对国家政权和社会稳定产生严重的威胁,因此朝廷对其加强了管理。

摘选自彭勇《活跃在明清时期的那些民间组织》)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民间组织早于官方组织出现,但后者产生后,就与前者相配合,共同构建社会秩序。

b.民间组织得到官方的允许或默认,被纳入国家体系之中,已经无法与官方完全脱离。

c.具有血缘性或地缘性的民间组织产生的动力主要源于民众自我需要和地方精英的推动。

d.明清时民间组织具有的复杂性等特征,难免会导致其对国家和社会产生很大威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起源和实际运行两个角度来阐述民间组织和官方组织的辩证关系,逻辑严密。

b.朱元璋令地方**延师以教、倡立社学之例论证了社学这类民间组织具有半官方性质。

c.文章将里甲与保甲进行对比,论证了在填补**职能的空缺方面保甲的作用更大。

d.末段总结论述了明清时期的民间组织的特点,并指出了朝廷对其加强管理的根本原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明清时期的民间组织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时代变化屡有创新,呈现出自我发展态势和地域差异性特征。

b.清朝的社学、义学有官方的明确规定,给予了教师一定的优惠政策,所以其教学水平相对于明代来说更高一些。

c.明清时期,各类商业民间组织遍及全国各地,这些组织维护了入会者的利益,且在关注家乡发展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d.从职能来看,基层组织中的里甲、保甲和乡约等担负着社会管理功能,而行会、慈善会的功能则偏重于经济方面。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全球城市化的推进对城市的人口、交通、通信、健康、教育、污染及废弃物等方面带来了诸多挑战。为了缓解这些挑战带来的压力,在过去的十几年间,全球相继启动智慧城市计划。

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德勤近日发布的《超级智能城市》管理咨询报告显示,目前全球己启动或在建的智慧城市达1000多个,从在建数量来看,中国以500个试点城市居于首位,并己形成了数个大型智慧城市群。德勤合伙人马炯琳表示:“中国己经成为全球智慧城市建设最为积极的国家之一。

随着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推进,以及**越来越重视对城市居民和工作人群的生活与工作环境幸福感的提升,智慧城市的深度应用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的新要求和新目标,力求打造开放、共建、共享,服务均等化以及城市特色化的智能城市。传统的智慧城市要朝着“超级智能城市”的方向发展,必须要具备实时化、普遍化、开放化、智能化、自主化以及融合化六大关键要素,还要涵盖智能经济、智能出行、智能环境、智能安全、智能生活以及智能教育这六大领域,使得城市更加融合与一体化,进行更高效的相互协作,从而实现价值最大化。

摘编自《经济**》)

材料二:智慧城市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其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

智慧城市具有三个基本特点:一是城市空间数字化。信息技术、数字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城市空间,城市部件实现“万物互联”。

二是信息技术改变城市生活。信息与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发生化学反应,城市各领域在物联网、互联网技术基础上实现智能运行,如智能缴费、智能交通、智能养老、智能社区、智能环保、智能政务等,从而更加方便快捷、运转高效。三是智能驱动城市治理创新。

城市治理主体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不但可以及时为市民解决具体问题,而且可以实时感测城市运行状况,优化城市治理决策,推动城市可持续、包容性发展。

摘编自“百科”、《人民**》)

材料三:智慧城市建设的理想预期在实践中还面临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一是“有产无智”。

相关高科技企业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支撑性力量,但智慧城市建设不能只是购置它们生产的高科技设备。现实中,一些地方的智慧城市建设成为企业兜售设备的“竞标场”,加上产业发展冲动,一些城市在相关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盲目上马智慧城市项目,导致后续投资乏力、管理滞后、资源浪费。由于信息技术设备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最终可能只是购买了一批过时的设备和终端产品。

二是“有智无慧”。一些地方的智慧城市建设局限在“网格化理”“综治维稳”等智能管控领域,既忽略了多部门联动的系统性,也忽略了**与社会的协同性,不同部门的数据系统互不联通,存在“数据隔离”问题。三是“有慧无惠”。

建设智慧城市,意味着城市发展要素的全面革新,意味着城市居民广泛使用信息技术并从中得到更多实惠。然而,一些地方的智慧城市建设既与城市居民的需求脱节,又缺乏城市居民的参与,没有真正服务于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此外,由于对技术和大数据的高度依赖,智慧城市建设还普遍面临技术安全风险、用户信息安全风险、居民信息壁垒风险等问题。

摘编自《人民**》)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过去十几年间,智慧城市计划在全球相继启动,这是为了缓解全球城市化的推进给城市带来诸多挑战的压力。

b.德勤近日发布的管理咨询报告显示,目前中国智慧城市在建数量居全球首位,并已形成多个大型智慧城市群。

c.智慧城市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处理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自动满足城市各种需求。

d.智慧城市建设对技术和大数据高度依赖,因而普遍存在技术安全、用户信息安全、居民信息壁垒等多种风险。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智慧城市必须具备六大关键要素,涵盖六大领域,才能朝着“超级智能城市”的方向发展,从而实现价值最大化。

b.智慧城市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智慧式管理和运行城市,进而为城中人创造更美好生活,促进城市和谐、可持续成长。

c.智慧城市中城市部件实现“万物互联”,城市各领域在物联网、互联网技术基础上实现智能运行,方便快捷,运转高效。

d.某些智慧城市建设的实践与理想预期还存在距离,既不能满足城市居民需求,又缺乏城市居民参与,没有真正以人为本。

6.以上三则材料内容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踵共3小题,15分)

决战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冲刺试卷附解答 五 全国I卷

本试卷共8页,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第i卷阅读题。一 现代文阅读 36分 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3题 马克思指出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以共同体方式抵御风险 谋求生存是人类的命运性选择。...

决战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冲刺试卷附解答 三 全国I卷

本试卷共8页,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第i卷阅读题。一 现代文阅读 36分 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3题 中华传统文化包含着厚重的人文历史和民族精神,是人类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表达传统文化巳成为当代中国艺术创作而临的重要课题。以中国传统...

决战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冲刺试卷附解答 六 全国I卷

本试卷共8页,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第i卷阅读题。一 现代文阅读 36分 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人工智能机器人写的诗 画的画 作的曲并不能被称作艺术品,因为艺术是创作者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其主观情感的呈现,而艺术活动更多是一种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