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历史模拟试题六

发布 2023-12-28 05:35:10 阅读 2509

一、选择题:

1. 《全球通史》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

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结果是。

a.出现两个政权并存b.推翻沙皇**统治。

c.实现工业化d.成立人民委员会。

2. “欧洲的局势很是严重……我们的政策是不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美国**应用科学尽力缓和局势”。与材料直接相关的措施是。

a.提出杜鲁门主义 b.推行马歇尔计划 c.组建北约d.成立经互会。

3. 某西方学者明确指出:“马歇尔计划则对冷战的激化和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负有更为直接的责任。”这主要是因为该计划的实施。

a.标志着战后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 b.使战后两大阵营的对峙完全激化。

c.加强了西欧与美国的政治经济联系 d.导致美苏由同盟关系转为对抗关系。

4. 二战结束后初期,美国《芝加哥太阳报》指出:“紧接着这位伟大而盲目的贵族所高举的大旗,就会。

使我们投入这个世界最恐怖的战争中去。”同时,斯大林在《真理报》上指出:他的演讲是“危险的行动”,是“站在战争挑拨的立场上”,是“号召同苏联战争”。上述材料所指的事件是。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b.马歇尔计划。

c.丘吉尔“铁幕演说” d.杜鲁门主义。

5. 2024年7月4日,朝鲜连续发射7枚导弹。韩国**认为,从(7月)4日是美国独立纪念日来看,发射导弹更可能是出于政治目的,是对美国的挑衅。这表明。

a.朝鲜是危害东北亚地区和平与稳定的罪魁祸首。

b.对抗仍然是当代国际关系中的一个主要问题。

c.世界整体趋于缓和,但局部动荡仍然存在。

d.朝鲜希望通过重启核计划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

6. 在不结盟运动兴起时,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攻击“不结盟”是“一种不道德的近视的概念”;苏联也。

预言这个运动“像走钢丝一样长不了”,这些现象说明。

a.不结盟运动是一个与美苏相抗衡的军事政治集团。

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c.不结盟运动兴起后日益成为国际舞台上不可忽视的一支政治力量。

d.不结盟运动是美苏“冷战”加速瓦解的根本原因。

7. 某学校历史兴趣小组在研究二战后的国际关系课题时,要给以下**冠一主题,你认为最恰当。

a.美苏冷战 b.和平与动荡并存 c.“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d.多极化趋势加强。

8. 某班同学在对东欧剧变的研究性学习中提出:德国通过剧变完成了民族的统一,结束了**状态。因此,对东欧剧变不能一概否定。这一观点。

a.否定了东欧剧变给社会主义运动带来的挫折 b.没有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洞察历史。

c.站在客观的角度审视东欧剧变的历史评价 d.是一种没有是非观念的落后史观。

9. 柏林墙于2024年开始建造,东德为了隔绝东德人民投向西德,于是沿着边界在己方的领土上建立围墙,2024年11月9日,屹立了28年的柏林墙倒塌。”关于柏林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柏林墙的修建暴露了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b.柏林墙的修建说明民众更向往资本主义制度。

c.柏林墙是冷战的标志性建筑物d.柏林墙的倒塌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0. 美国著名记者约翰逊曾写道:“他推翻的先例比任何人都多,他砸烂的古老结构比任何人都多,他对美国整个面貌的改变比任何人都要迅猛而激烈。

然而,正是他最深切地相信,美国这座建筑物从整个来说,是相当美好的。”对上述评述理解不正确的是。

a.罗斯福改变了资本主义的自由放任政策 b.罗斯福使美国率先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c.罗斯福新政使美国政治制度发生了本质变化 d.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11. 右图是20世纪后半期世界工业发展情况表。据图可知,高收入国家的工业比重呈不断下降趋势。以下对此的解读,比较合理的是。

a.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反映。

b.低收入国家工业发展水平超过发达国家。

c.发达国家逐渐从工业经济转向知识经济。

d.低收入国家反对霸权主义取得重大成果。

12. “2024年的德国,一个失业者每月的收入往往比在职的少不了多少。”这种现象说明的是西方( )

a.资本主义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b.经营者革命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

c.福利制度政策有其消极的一面。

d.福利制度政策保障了低收入阶层的生活。

13. 1929~2024年间,美、德两国的工业生产额均跌落约三分之一。而苏联在2024年的总生产量占全球5%;2024年,总生产量占全球18%。

苏联的表现不同于其它国家的主要原因是。

a.列宁发动十月革命b.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推行计划经济d.赫鲁晓夫改革。

14. “内战时一切陷入停顿,现在我们必须从头做起。……我们希望建立一种给外国人工商业承租权的制度,来加速我们的经济发展。”为此,苏俄(联)实施了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加速发展战略 d.新经济体制。

15. 《苏联史》一书中有这样的表述:“斯大林模式是前苏联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采用的、并且延续约70余年的一种经济体制,”这一体制。

与实施初期的苏联国情基本适应是苏联实现工业化国家的重要条件。

奠定了苏联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物质基础 ④其弊端是造成苏联解体的重要因素。

abcd.①②

16. 2024年经济危机爆发后,为了提高本国商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减少本国货币的含金量,贬低本国货币与外币的比价,掀起了一场激列的货币战。在整个危机期间,宣布货币贬值的国家一共达到56个。

针对上述问题,二战后,在美国的主导下。

a.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b.实施马歇尔计划。

c.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d.建立世界**组织。

17. 一战到二战期间,主要发达国家把一些在金融**方面与其有密切关系的国家及海外殖民地联系在一起,组成货币集团并相互对抗,为改变这一局面采取的关键措施是。

a 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b 实施马歇尔计划c 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d签订**总协定

18. 中俄互相举办文化年的活动,让我们对**的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也感受到了俄罗斯民族独特而丰厚的文化底蕴。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表现了俄罗斯**的幽深沉静。

b.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突出了俄罗斯民族的忧患意识。

c.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再现了十月革命的恢宏场面。

d.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反映了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的辉煌成就。

19. 下表为“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20世纪50—70年代经济数据”,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

20世纪50年代,美国确立了经济霸主地位②20世纪70年代,世界经济呈现三足鼎立格局。

日本经济的发展得益于政治大国地位的确立④20世纪70年代世界经济出现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a.①②bc.①②d.①②

20. 20世纪70年代初,西欧、日本等国纷纷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采取浮动汇率制。这说。

关贸总协定瓦解。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美元不再是最主要的国际货币。

世界经济出现多极化趋势。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②

21. 2024年3月28日《人民**》指出:“在过去20年间,全球对外投资增长了6倍,但70%都在发达国家之间。

……在过去30年间,最不发达国家的数量从25个增加到49个,世界绝对贫困人口从5年前的10亿增加到现在的12亿;工业化国家与30个最穷国家的人均收入相差至少70倍。”该文章表明经济全球化。

加速了资本要素的跨国界流动 ②使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趋于公平

正在加剧南北之间的贫富差距 ④扩大了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绝对优势。

abcd.①②

22. 20世纪70年代初,西欧、日本等国纷纷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采取浮动汇率制。这说。

关贸总协定瓦解。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美元不再是最主要的国际货币。

世界经济出现多极化趋势。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②

23. 某一理论被评价为“使人们的认识由低速领域扩大到高速领域,由宏观领域延伸到宇宙领域,人们第一次深刻地认识到时间、空间和物质的运动相互依赖。”这一理论的创立者是。

a.伽利略b.牛顿c.爱因斯坦d.普朗克。

24. 恩格斯说:“和启蒙学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

”在这种“令人极度失望”的社会背景下兴起的文学艺术流派是。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25. 《世界文化大全》提出,在近现代文学、美术和**的发展过程中,西方涌现出了一些连接不同时代、跨越不同艺术流派的桥梁式文学家、美术家和**家。以下历史人物中属于这一类型的是。

雨果 ②海明威 ③毕加索 ④贝多芬。

abcd.①②

26. 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的欧洲,政治黑暗、社会不平,知识分子对启蒙思想家设计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寻求新的精神寄托。下列作品在此背景下出现的有。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7. 《神曲》《红楼梦》《物种起源》《老人与海》四部书在2024年均被法国的《读书》杂志推荐为理想藏。

2019届高三历史模拟试题必修一专题汇编与解析

2012届高三历史模拟试题必修一专题汇编与解析8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9小题,共0分 1 2011年1月中山市高三统考20题 革命家托洛茨基指出 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 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第一次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冲破了世界帝国主...

2019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 六

第二l教 育 资 源5网。铜陵县第一中学2010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 六 一 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3题。冰冻圈 气候研究的核心。冰冻圈,是指地球表面水以固态形式存在的部分,包括所有种类的冰 雪和冻结土,如冰川 积雪 冻土 海冰 河冰 湖冰等。冰冻圈由于对气候的高度敏感性和重要的反馈作用而与大...

2019届高三化学模拟试题IV

7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b 用k2feo4代替cl2处理饮用水,既有杀菌消毒作用,又有净水作用。c 大量使用薪柴为燃料,践行低碳生活。d co2 no2或so2的排放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8 用下图装置制取 收集纯净气体的是。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