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期中试卷

发布 2023-12-25 10:25:14 阅读 7520

初三语文期中检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拾级shè 栈桥zhàn 晦塞sè 惘然wǎng

b.精髓suí 嗤笑chī 剔透tì 古刹chà

c.潮汛xùn 拮据jù 恣睢suī 牡蛎lì

d.攒聚cuán 褒贬bāo 菩提pú 芳醇cún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作为**教师的她,轻轻地哼着“摇篮曲”,孩子在她怀中慢慢睡着了。

b.一进实验中学的校门,就看见了“为做二十一世纪的主人而学习”的横幅标语。

c.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d.他的手一天得往土里插三四千次!

3、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这次来美国参加国际会议,既能向各国的同行学习,又能走马观花地感受美国的生活。

b.教室里大部分同学都在安静地自习,只有他们几个人在说话,简直是人声鼎沸。

c.经过公安干警的昼夜奋斗,震惊全市的“9.12”盗窃案终于水落石出,犯罪分子已缉拿归案。

d.老师在讲台上故弄玄虚地说:“我们要来观察一种有趣的化学现象。”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2分)(

a.实验中学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开展多项综合实践活动,学生非常受欢迎。

b.中考失败,姐姐伤心极了,她多么希望知心朋友和她分享这无限的苦恼啊!

c.**通过那些平凡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细节描写,充分表现了主人公的心灵美。

d.学校领导对他的批评是有充分思想准备的。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皆指目陈胜(眼睛固以怪之矣(同“已” 已经)

怅恨久之(助词,不译)

b.等死,死国可乎(为……而死) 以数谏故(因为)

宁有种乎(难道)

c.若为佣耕(你欲穷其林(穷尽。

才通人(才能)

d.乃大惊(于是便扶向路(沿着)

为具言所闻(向)

6、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1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2)蒹葭凄凄所谓伊人溯洄从之溯游从之。

3)那者,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那者,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鼎湖山听泉》)

4)晓战随金鼓愿将腰下剑。

5)黄河远山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6)竹外桃花三两枝正是河豚欲上时。

7望峰息心窥谷忘反。

8)《陈涉世家》中最能体现陈胜强烈的反抗精神的句子是。

9) 业精于勤,荒于嬉。

10) 衣带渐宽终不悔。

7、名著阅读。

本学期我们推荐阅读了《格列佛游记》一书,请你完成下面两题。

1) 格列佛共四次出海航行,游历了小人国 、大人国等四个传奇色彩浓郁的国度。

(2) 小人国利里浦特的党派之争是以划分阵营。两派是党党。利立浦特国用的方法选拔**,作者借此抨击了。

二、阅读理解。

一)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8、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一百许里任意东西。

③蝉则千转不穷横柯上蔽。

9、用“∕”标出下列句子的停顿。(2分)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11、作者描绘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极有层次:第一段总写山水之美,概括为八个字;第二段写二字,抓和特点;第三段又分写多层次展开描绘。

12、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二)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字在文中的意思。(2分)

、阡陌交通寻向所志。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寻病终( )

14、用现代汉语写出的意思。(2分)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5、文中写桃花林自然环境的句子是。

16、根据第两段文字理出“渔人”的行踪,用简洁文字填入括号中。

桃花源桃花源桃花源)

17、世外桃源是虚构的,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摘录原文回答。答。

18、“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理想境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为什么要写它呢?

三)美在何方

说起来十分奇怪,记忆中对美的觉悟居然是从书本开始。

我生活的这个城市,美是需要用点劲才能看得出来的。城市给我的印象有些肮脏、杂乱、喧嚣、破旧。其间自然有许多美丽的事物,譬如一朵花,一片云。

我的这个城市适宜拍照而不是游览。每次从风景地归来,总是十分沮丧,往日的麻木被瀑布森林大漠海洋洗去,活泼泼的感觉神经便觉得疼痛。朋友教过我一个看画的方法:

卷起一本杂志,像单筒望远镜,用一只眼睛来欣赏。这时,遮去画框之外的纷乱,画居然明亮立体得多。城市之美也是这样得来的。

不过,我不能总是眯着一只眼走在街上。我的印象总是整体的印象。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我的审美意识是从这里开始的。

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是那么纯粹,令人情不自禁。我不知也无须知道翠柳置身何地,无须知道这千秋的沧桑与万里的景观。“枯藤老树昏鹤,小桥流水人家。”词儿一蹦一跳的,读起来眼睛会一闪一闪。

初三语文期中试卷

20 年初三语文期中试卷。一般认为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科。语言和文章 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简约式统称等都离不开它。接下来我们一起练习初三语文期中试卷。20 年初三语文期中试卷。一 积累运用 30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晕圈 y n 干涸 h 浮想联翩 pi n 谨食之...

初三语文期中试卷

2013 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初三语文试题。同学们 本学期时间已经过半,语文知识你掌握了多少?请你用严肃的态度,认真对待这份试卷,检测一下自己的水平。祝你成功!本试卷4分为卷面分 一 语言积累与运用 24分 1 请找出下列词语中的4个错别字,在横线上订正。4分 即物起兴优游自在合...

初三语文期中试卷

初三年级语文试题。一 积累与运用 35分 1 名句默写。12分 北京四中网校。1 落霞与孤鹜齐飞2 居高声自远。3 衣带渐宽终不悔4似曾相识燕归来。5 刘勰在 文心雕龙知音 中说 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苏轼的惠崇 春江晚景 中蕴含的哲理与此相一致的诗句是。6 由 豁然开朗 这个成语,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