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质量管理计划

发布 2023-12-17 03:10:11 阅读 5669

质量是工程项目的生命线,也是公司的生命线。

本工程质量要求达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中的“合格”标准。

质量目标:确保整体工程质量的目标。工程交验一次合格率100%;合同履约率100%;客户满意率100%。

质量方针:遵规守约服务;精心设计施工;创造客户价值;持续发展创新。

为保证质量目标的实现,本工程的项目管理将严格按“iso9001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规定进行规范化管理,采取强有力的质量保证措施,以确保本工程达到国家现行施工质量验收“合格”标准。

iso9001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是工程施工的实施依据之一。

精心设计是公司的质量目标之一,公司强大的技术设计能力、技术支持力量和技术人员敬业态度是工程质量的保证;

科学的项目管理和熟练的施工队伍保证项目质量目标的具体实现;

公司具有专门的质量安全部对项目全过程质量实行监控;

完善的培训体系保证客户顺利地接收系统,应用系统;

完善的工程服务体系和售后服务体系保证系统的有效运行。

质量是工程项目的生命线,也是公司的生命线。

在智能弱电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中,要对施工过程质量进行控制,也要对最终产品的质量进行控制。因此,质量控制的依据应体现这两部份质量控制的要求,要重点对材料、配件、设备的质量进行控制和对工序质量进行控制,除了共同的合同文件、设计图纸以外,还有各种专门的技术性法规或其他规定。

1.2.1材料和设备质量的控制依据。

a、有关产品的技术标准;

b、有关试验、取样、方法的技术标准;

c、有关材料和设备验收、包装、标志的技术标准。

d、凡涉及新用材料时,应有权威的技术检验部门关于其技术性能的鉴定书。

1.2.2工序质量的控制依据。

a、有关智能建筑安装作业的操作规程。操作规程是为保证工序质量而制定的操作技术规范,必须严格执行;

b、有关施工工艺规程及验收规范。这是以分项、分部工程或某类实体工程为对象而制定的保证其质量的技术性规范;

c、凡属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工程,应事先进行试验,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施工工艺规程,并应进行必要的技术鉴定。

1.2.3质量控制中的工具、技术和方法。

在弱电系统工程项目实施与开发过程中,都应该在质量保证活动中合理地使用质量保证活动的支持工具、技术和方法。

1.2.4常用几种工具。

a、各种材料与设备的质量及规格测试诊断工具。

这些工具应能进行设备的拓朴关系分析、单元测试与功能测试。不仅能提供各种测试诊断结果,还能生成性能分析报告,以协助组织最终交付业主的有效测试验收用例的集合。

b、系统配置管理工具。

支持配置管理人员对配置的更新管理;支持配置管理人员在不同的工程文档相关内容之间进行相互检索,并确定同一工程文档某一内容在工程文档中的涉及范围;同时还应支持系统配置管理人员对系统配置更改进行科学的管理。

c、工程文档辅助生成工具与图形编辑工具。

主要用来绘制描述系统分布与结构的系统结构图、设备连通图以及绘制描述系统特性的一些其他图形。项目实施开发人员利用这个工具的正文与图形编辑功能,可以比较方便地产生清晰悦目的工程文档与图件,也有利于对工程文档进行更改,还有助于提高工程文档的编制质量。

1.2.5施工准备工作质量管理。

建立健全施工现场组织机构,明确每个人的工作岗位和工作范围;

在施工组织设计指导下,及时编制施工方案和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做好各专业的准备工作;

配备专职人员负责管理施工图纸、标准图集,修改设计和技术核定等技术文件;

组织特殊工种技术培训,操作资格审查或考核;

施工机具、试验设备、测量仪器和计量器具的准备;

做好施工人员技术交底;

按工种设计、施工设计或规范要求,做好工艺评定试验的项目;

材料和设备的施工技术设施投入使用前的检查与确认;

做好接受第三方质量监督的准备,为第三方监督创造必要的备件。

1.2.6质量管理工作程序。

运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和方法,以保证质量为目的,将有关部门、各个工作岗位、各个环节的管理和施工生产活动严密地组织起来,使全体成员形成保证质量的有机整体,落实施工准备、施工中和系统试运行、交工后服务三个阶段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权限和方法,使质量在形成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1.2.7质量保证措施。

按照质保工作程序落实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者的质量职能。施工管理人员和操作者,要掌握负责的工种项目概况。施工机具、检测设备、测量仪器、计量器均以得到保证,质量保证措施落实,为施工现场创造良好的施工条件;

树立坚强的质量意识,严肃工艺纪律,把好工序质量关,克服质量通病,消除质量隐患;

把好材料和设备质量关,凡是不符合规定指标的物资不得进入施工现场,并及时做出妥善处理;

对质量状况全面跟踪,对工序质量不漏检、不误检。

1.2.8工序质量检验和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中,通过对工序质量的监督检验,防止由于偶然性和异常性原因,特别是异常性原因产生的质量问题和积累和延续,减少人力物力损失,借助检验资料分析,及时发现操作者、施工机具、材料、施工方法、操作环境及管理上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纠正或改进,保持工序施工良好的工作环境。 质量管理工作要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

正确处理质量与进度的关系。

工程质量是通过数量形式来表现的。但是数量是在质量基础上产生的。因此必须以质量为中心。当质量与进度产生矛盾时,优先考虑质量,在保证质量前题下,从好中求快。

1.2.9正确处理质量和成本的关系。

任何产品没有质量都是无效的劳动。降低成本是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但必须从保证质量,加强管理,提高工效降低消耗入手,在好中求省。

1.2.10质量控制的全过程。

1、施工准备阶段。

1)制定系统工程质量目标:分项工程质量合格率达到100%,确保单体建筑物达到合格标准。

2)建立系统工程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3)施工前,对进入现场施工的各专业人员进行一次“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的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

2、工程实施阶段。

1)施工前,对安装工程施工的有关人员进行施工图设计要求标准的交底工作。

2)按照创优的目标,根据施工各个阶段,编制相应的针对性措施。

3)坚持执行每道工序施工前的质量要求交底,明确质量的标准。

4)贯彻落实施工班组自检,施工管理人员互检,专职质量员专检的**质量检验制度。

5)施工中产生的质量缺陷,以整改通知单的形式限期整改,落实实施整改人员。

6)工程项目管理,现场配备专职质量员,实施工程质量的检查,监督指导,评定等职能。

7)制定每半月进行一次工程质量检查制度,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

8)现场使用的计测仪器,须在有效的检测期内并具有检测合格标志及合格证。

9)设备检验:对进入施工现场系统工程物资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对不符合要求的物资及时退出场地。所有材料和设备进场安装前进行检验,在经过检验并获得建设方和监理工程师批准以前,不直接用于工程。

对于所有建设方和监理工程师认为需要报送样品的材料或设备,本单位在用于工程之前至少30天,向建设方和监理工程师提交样品,并提交必要的说明书、证书、出厂报告、性能介绍、使用说明等相关资料,以供检验。如果检查、检测、检验或试验的结果表明,任何送检的设备、材料有缺陷或不符合合同的约定,建设方和监理工程师可拒收此类设备、材料,并应立即通知本单位,同时说明理由。本单位立即修复上述缺陷并保证其符合合同约定,并再次送交建设方和监理工程师检验。

3、调试交付阶段。

1)组建一个竣工工程质量达标的检查小组,按照标准、要求,实施收尾、整改等事宜。

2)做好安装工程质量记录、评定等资料收集、整理、装订工作,报上级部门核验。

3)按规定的要求,落实好竣工保修,服务等工作。

1、施工准备阶段。

1)按材料设备需用计划,根据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安排分批进场。

2)规划好进场材料、设备的放置场所,进行分类堆放。

3)对进入工地的设备及器材,设立专门的便于防水、防火、防盗的储存空间。派专人看管、收发并认真作好收发记录存档。收集全部产品的合格证、生产许可证以及有关证书存档。

4)对于暂不使用、易腐蚀的材料、设备,安置在材料仓库内,设专人管理。

2、施工实施阶段。

1)对管、槽安装的标高,位置尺寸进行检查、复核,及时调整偏差。

2)在吊平顶部位施工时,严禁用力敲击,推拉主吊顶龙骨。

工程质量管理计划

质量是工程项目的生命线,也是公司的生命线。本工程质量要求达到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 50300 2001 中的 合格 标准。质量目标 确保整体工程质量的目标。工程交验一次合格率100 合同履约率100 客户满意率100 质量方针 遵规守约服务 精心设计施工 创造客户价值 持续发展创新。...

工程质量管理计划

1.1施工项目质量控制阶段。施工项目质量控制可分为施工前的控制 施工准备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中的控制和施工后的控制。1.2施工准备阶段。包括技术准备 物质准备 组织准备 施工现场准备。技术准备,包括熟悉和审查项目图纸 对项目建设地点的现场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编制项目施工图预算和施工预算。物质准备,包括设...

项目工程质量管理计划

中建五局三公司安徽省电网生产调度楼工程。质量控制措施。第一章编制依据 1 第二章工程概况及工程特点 2 1 工程承包合同 设计文件。2 公司的 质量手册 及相应的程序文件。3 施工操作规程及作业指导书。4 各专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5 建筑法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环境保护条例及法规。6 安全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