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应急管理题库要点

发布 2023-11-20 09:11:18 阅读 6579

一、填空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自( )起施行。

a.2023年10月1日b.2023年11月1日。

c.2023年12月1日d.2023年1月1日。

2.《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应当建立或者确定本地区统一的突发事件信息系统,汇集、储存、分析、( 有关突发事件的信息,并与上级人民**及其有关部门、下级人民**及其有关部门、专业机构和监测网点的突发事件信息系统实现互联互通,加强跨部门、跨地区的信息交流与情报合作。

a、传送 b、报告 c、传输 d、报送。

3.***和( )以上地方人民**是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行政领导机关,其办事机构及具体职责由***规定。

a.省级b.地市级c.县级d.乡镇级。

4.突发事件预警信息最高级别为ⅰ级,用( )表示。

a.橙色b.红色c.黄色d.蓝色。

5.《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发布( )警报,宣布进入预警期后,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除采取本法第四十四条规定的措施外,还应当针对即将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特点和可能造成的危害,采取一项或者多项措施。

a、二级、** b、**、四级 c、一级、二级 d、**。

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原则是( )

a.处置为主、预防为辅。

b.处置与预防并重。

c.预防为主、处置为辅。

d.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

7.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突发事件分为( )四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a.巨大、重大、较大、一般。

b.特大、重大、较大、一般。

c.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

d.特大、重大、一般重大、较大。

8.突发事件分为四类,即自然灾害、事故灾难、( 和社会安全事件。

a.地质灾害 b.公共卫生事件。

c.森林火灾 d.****件。

5、煤气中毒病人首先处理是( )

a.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b.把病人搬到空气流动的地方。

c.送医院急救。

d.等待救援。

9.在街上遭遇**,应抱头迅速到( )

a.最近的建筑物内b.空旷地蹲下。

c.高楼 d.立交桥。

10.人们在避震“自救瞬间”的首先选择的是( )

a.先保护头 b.先保护胸部。

c.先保护双手 d.先保护双脚。

11.扑救电气火灾应首先做什么?()

a.切断电源 b.泡沫灭火器灭火。

c.寻找水源 d.立即报警。

12.高温场所防止中暑,应多饮什么最好?(

a.凉茶水 b.淡盐水。

c.白开水 d.冰水。

13.我国“防灾减灾日”(

a.3月22日 b.5月22日。

c.5月12日 d.6月22日。

14.火灾中对人员威胁最大的是( )因此,首先应该做好防护再逃生。

a.火 b.烟气 c.可燃物 d.电器。

15.扑救山火要讲究方法,下面的方法不对是( )

a.小火初起时,猛打b.沿着火的两翼打。

c.迎着下山火头打d.迎着风打火头。

16.预防森林火灾的关键是( )

a.禁绝人的活动。

b.减少林区野外可燃物载量。

c.严格管理野外火源。

d.人工降雨降温增湿。

17.**后处于黑暗窒息、饥渴状态下埋压过久的被困人员,应让被困人员()。

a.尽快见光亮。

b.尽快进食。

c.尽快见光亮并进食。

d.蒙上眼睛,慢慢进食。

18.空气温度达到或超过35°时为高温,达到或超过( )时为酷暑。

a.36° b.38° c.37° d.39°

19.“一案三制”指的是应急预案和应急管理体制、机制、(

a.法规 b.法制 c.体系 d.制度。

20.应急处置与救援,是应对突发事件工作的核心环节,应当坚持( )的原则开展工作。

a.先抢险、后避险,先救人、再救物,先救灾、再恢复。

b.先避险、后抢险,先救人、再救物,先救灾、再恢复。

c.先避险、后抢险,先救物、再救人,先救灾、再恢复。

d.先避险、后抢险,先救人、再救物,先恢复、再救灾。

21.各地区、各部门要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完善( )机制,开展风险分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a.信息报告 b.评估。

c.信息发布 d.**预警。

22.下列物品不属于危险化学品的是( )

a.一氧化碳 b.农药杀虫剂。

c.二氧化碳 d.汽油。

23.遭遇洪水袭击来不及撤离时,应( )

a.在身上**重物,防止被洪水冲走。

b.迅速向屋顶、大树、高墙等处转移。

c.以静制动。

d.把财物用防水布包裹起来。

24.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将每年( )的星期六定为世界急救日。

a.6月第三个周 b.9月第二个周。

c.8月第二个周 d.7月第三个周。

25.恢复工作应在事故发生后立即进行,首先使事故( )恢复到相对安全的基本状态,然后逐步恢复到正常状态。

a.发生区域b.影响生产。

c.引发地区d.影响区域。

26.应急演练的基本任务是检验、评价和( )应急能力。

a.保持b.论证c.协调d.保护。

27.( 是应急机制的基础,也是整个应急体系的基础。

a.分级响应b.统一指挥。

c.公众动员机制d.以人为本。

28.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包括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类别、( 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

a.事件经过b.救援措施。

c.预警级别d.公共信息。

29.特别重大、重大、较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或者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现场应急指挥机构予以( )

a.保留b.撤销c.升级d.解散。

30.特别重大、重大、较大突发事件及其先期处置的相关情况,要在事件发生后的( )内报州**应急办,同时通报有关县市和部门,并及时反馈后续处置情况。

a.24小时b.12小时c.2小时d.1小时。

31.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 )成立。

a.2023年8月13日b.2023年7月13日。

c.2023年6月13日d.2023年10月8日。

32.《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规定:自治州人民**应急管理办公室,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和( )职责。

a.上传下达b.运转枢纽。

c.承上启下d.综合协调。

33.《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规定:自治州各专项指挥部在( )的领导下,统一指挥、协调、监督、检查相应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和处置工作。

a.州党委b.州**。

c.州应急委d.自治区。

34.自治州人民**2023年4月调整全州第二届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专家库,共有( )大类( )名专家。

a.4,40 b.4,50 c.5,43 d.5,44

35.使用遇险求救声音信号,应按照( )规则。

a.三声长,三声短,再三声长,间隔30秒钟后重复。

b.三声短,三声长,再三声短,间隔30秒钟后重复。

c.三声长,三声短,再三声长,间隔一分钟后重复。

d.三声短,三声长,再三声短,间隔一分钟后重复。

36.高温红色预警信号含义: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暖气空气影响,最高气温升至( )以上。

a.35℃ b.37℃c.39℃d.41℃

37.**灾害的**主要由( )造成。

a.建筑物倒塌b.**的余波。

c.**引起的火灾d.**引起的传染病。

37.高楼失火,当通道被火封住,无法出逃时,关紧迎火门窗,用湿手巾、湿布堵塞门缝,或用水淋透房门,迅速跑到临街的窗户或( )发出求救信号。

a.阳台b.房间c.卫生间d.客厅。

38.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应保护好现场,并在故障车来车方向( )米以外设置警告标志。

a.50b.100c.150d.200

39.被狗、猫等动物咬(抓)伤后,应立即到医疗门诊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第一次注射狂犬病疫苗的最佳时间是被咬伤后的( )小时内。

a.6b.12c.24d.48

40.《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国家建立统一领导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a、综合协调 b、分类管理 c、分级负责 d、属地管理。

答案:abcd

41.《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应当把应急知识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应急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和()

a、安全意识 b、自救意识 c、自救能力 d、互救能力。

答案:acd

42.《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有关单位和人员报送、报告突发事件信息,应当做到及时、客观、真实,不得()、谎报、()

a、拖延 b、迟报 c、瞒报 d、漏报。

答案:bcd

43.《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城乡规划应当符合()、突发事件的需要,统筹安排应对突发事件所必需的设备和基础设施建设,合理确定应急避难场所。

a、预防 b、应对 c、处置 d、防范。

答案:ac44.《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应当加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与非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合作,()提高合成应急、协同应急的能力。

a、联合培训 b、互通信息 c、联合演练 d、联合作战。

答案:ac45.《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 人民**及其有关部门、( 人民**、街道办事处应当组织开展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和必要的应急演练。

a、设区的市级 b、县级以上 c、县级 d、乡级。

答案:cd46.《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 应当根据所在地人民**的要求,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开展有关突发事件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和必要的应急演练。

a、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街道办事处。

b、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企业事业单位。

c、乡级人民**、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

d、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其他法人组织。

47.《国家**应急预案》规定,( 部门是处置本行政区域重大、特别重大**灾害事件的主体。

a、县级以上人民** b、省级人民**。

c、县级以上人民****主管部门。

d、省级人民****主管部门。

48.《国家**应急预案》规定,应对一般**灾害,启动( )级响应。在灾区所在省(区、市)人民**和市(地、州、盟)人民**的领导和支持下,由灾区所在县(市、区、旗)人民**领导灾区的**应急工作;中国**局组织、协调国家**应急工作。

a、2级 b、3级 c、4级 d、5级。

49.《国家**应急预案》规定,( 负责做好灾民的转移和安置工作。

a、*** b、***民政部门 c、省级人民**民政部门 d、民政部门。

50.《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应急预案》规定,州**局( )内将**发生时间、地点、震级等参数报州党委、**、军分区、兵团第五师,并及时续报情况。

a、2小时 b、2小时c、30分钟 d、10分钟。

51.《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应急预案》规定,**灾情发生后,灾区县市人民**在( )内将掌握的灾情报州人民**,并续报有关情况。

a、2小时 b、1小时c、30分钟 d、10分钟。

52.《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应急预案》规定,较大**灾害是指造成()人以上、()人以下死亡,或造成较重经济损失的**灾害。

通航管理题库 2023年修订

福建海事局适任考试业务管理事务题库。通航管理事务。一 单项选择题 1 海事机构因调查海上交通事故的需要,可以令当事船舶驶抵指定地点接受调查。当事船舶 c a 可根据需要在港内移泊。b 即使遇到危及自身安全的情况,也不能离开指定地点。c 在不危及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未经海事机构同意,不得离开指定地点。d...

2019东财薪酬管理题库

15.搭便车 行为是 d 计划中面对的重大隐患。a.特殊激励。b.代表激励。c.物质激励。d.集体激励。8.成本相对较低的岗位评价方法是 b a.要素计点法。b.排列法。c.关键事件法。d.分类法。5.影响企业整体薪酬水平的因素不包括 b a.工会的力量。b.职务或岗位。c.产品的需求弹性。d.企业...

2023年供热常识题库

供热常识试题竞赛题库。一 填空题 1.锅炉是由一种利用 燃料化学能 或其他能源转化为 热能 在将该能量传递给水,以产生蒸汽或热水的设备。2.城市集中供热由 热源 热网 及 热用户 三部分组成。3.我单位热源厂内设两台 46 兆瓦高温热水锅炉 两台 70 兆瓦高温热水锅炉。4.换热站内主要设备有 板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