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五年级下册课程说明书

发布 2023-10-30 04:25:09 阅读 1126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课程。

说明书。课程名称:小学数学。

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

授课时间:60课时左右。

授课对象:五(5)班。

授课教师:王安。

一、新课标对本学段的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及简单数量关系的过程,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探索给定事物中隐含的规律。

2、经历探索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运动和位置的过程,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3、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能适宜选择众数或中位数来表示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二)数学思考。

1、能对现实生活中的有关数字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

2、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及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3、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三)解决问题。

1、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2、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表达、交流。

3、具有回顾与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意识。

四)情感与态度。

1、能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能积极地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

2、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许多问题能够借助数学方法解决,并通用数学语言表述和交流。

3、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推断等数学活动、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二、教学内容。

图形的变换,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等。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习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学习的经历,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在学习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教学众数。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

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稳定、可靠,但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比较差,但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也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适宜选择众数或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要求。

1. 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2. 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4. 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5.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 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8. 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本册教学重点。

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

五、教学措施。

1、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多创设学习情景,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学,解疑问难,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4、注意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让学生在活动中解决数学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

5、给特殊群体更多的关心与爱心,因材施教,分层次作业,适当降低要求。

六、课时安排。

(一)图形的变换(约4课时)

(二)因数与倍数(约6课时)

(三)长方体和正方体(约12课时)粉刷围墙1课时。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约20课时)

(五)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约7课时)

(六)统计(约3课时)

打** 1课时。

(七)数学广角(约2课时)

(八)总复习(约4课时)

2023年3月1日。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程说明书

五年级下册语文 课程说明书。课程名称 小学语文人教版第十册课文课程内型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教学材料 小学语文人教版第十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学时数 108课时适应对象 小学五年级学生。一 课程理念 一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二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三 积极倡导自主 合作 的学习方式。四...

五年级信息技术下册课程说明书

代建权。一 课程名称 小学信息技术。二 课程类型 基础型课程。三 教学材料 清华大学出版社实验教材五年级信息技术下册。四 总课时数 16 五 授课教师 代建权。六 课程目标 本册教材介绍了介绍scratch语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掌握程序的基本结构,让学生学会使用程序解决问题。七 课程内容 1 第...

五年级上册说明书

五年级英语上册课程说明书。科目名称 小学英语课程类型 基础性课程。课程类型 必修课程授课课时 48课时 授课教师 杨慈英授课对象 小学四年级。使用时间 2015 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 课程目标 本套教材的教学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初步建立起学习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