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评课稿

发布 2023-10-29 08:50:01 阅读 8630

今天听了施老师的课,我更深刻体会到教会方法比知识更重要。

这节课主要是教学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让学生学会根据进率进行相邻体积单位的换算并与学过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进行对比,并进行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注重知识之间的前后联系。本节课导入环节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展开教学,施老师安排了关于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间进率及换算单位的复习,以唤起学生关于单位间进率的学习经验,为学习新知做好了铺垫。

2、注重学法指导。在教学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主要是通过计算和观察得出的。在单位间进率换算的教学环节则在老师问题的引领下放手让学生自主进行推算,之后为了给学生建立表象,施老师还直观的用教具实物演示,多**演示,这里的演示作为对前面理论结论的验证,又为学生奠定坚实的空间表象,这对于培养他们的空间感知能力是非常有好处的。

在这个环节,施老师适当的引导学生把学习过的知识、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并且通过学生的思考、研究去探索发现新知识。学生对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猜测的结果进行验证,兴趣很浓厚,大部分学生能通过自己或合作**出进率是1000的。通过猜一猜,发挥学生主动性,提高学习趣味性、吸引他们求知欲的活动。

让学生通过计算,自主探索得出“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的结论;同时,在**平方米和平方分米之间的进率时,及时引导学生回顾得出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这一结论的方法与过程,启发学生用类比、迁移的方法,放手让学生根据探索中得到的经验自主进行推算立方米与立方分米的进率。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数学知识,而且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

3、注重培养学生表达交流的能力。在学生初步感知和认识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后,让学生用一句话概括。让学生在抢答之后,施老师安排了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自然过渡到下个环节,自学例3,完成相应的练习。

之后,学生汇报交流,重点问学生是怎么想的。学生根据已有面积单位名数的改写作基础,在尝试了解答例题的基础上概括出解题的一般方法。学生在表述思路时,条理清晰,可以看出施老师平时就非常注重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4、练习题设计有针对性。在学生易混、易错的地方精心设计,让学生引起注意。

5、目标出示,很有创意。目标中含有问题,以填空的形式出现。

建议:是否能在练习时,加入单名数和复名数的互化。

五年级数学课《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评课稿

五年级数学课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评课稿。今天我们组在五 2 班听了王老师执教的一节数学课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开课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创设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教学情境。把情境的创设 旧知的复习和新知的引入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自然朴实,真实有效。掌握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本节课的重点,理解...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体积及体积单位》评课稿

评课稿。体积及体积单位 一课有两个知识点。一是,什么是体积?二是体积单位有哪些?如果单单从考察概念入手,学生会很快,很容易的背下来。关键是体积的理解,要想让学生能充分的理解这一概念,必须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操作,让学生经历 体会体积及空间,才能更深地理解体积这一概念。王老师这一节课充分体现了以下几点...

五年级数学《体积和容积》评课稿

体积和容积 是学生学习几何体积的开始,在学习这个内容之前,学生在他们的生活中已经具备了许多关于体积和容积的具体的感性积累,容积单位升和毫升在三年级时已经初步认识,所以本节课王蔚老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根底上,主要充当了一个先行组织者为学生的有意义学习呈现典型材料,在学生和未知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