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自查项目 2019版

发布 2023-10-09 14:55:41 阅读 6144

自查是在执法部门进行监督、抽查前的一次自我补救,能督促医疗机构知法守法,促进医疗秩序的长期稳定。医疗机构在自查中,一定要牢记这12项核心内容。

据悉,根据模式不同,自查至少每季度开展一次。在执法部门突击检查前,赶紧先进行一次彻底的违规行为“大扫除”。

医疗机构自查12项。

具体要自查哪些内容,《征求意见》划分很具体,框架也已经打好,具体细节需要大家对照平时执法部门监督时提出的要点来细化并加以规避:

一、医疗机构资质、执业及保障管理;

二、医务人员资质及执业管理;

三、药品和医疗器械、临床用血管理;

四、医疗技术临床应用;

五、医疗质量管理;

六、传染病防治;

七、母婴保健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八、放射诊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

九、精神卫生;

十、中医药服务;

十。一、医疗文书管理;

十。二、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履行的职责和遵守的其他要求。

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自查。

自查主要分为模式,即全面自查、专项自查及日常自查,根据各部门检查内容和形式的不同,自查开展的频次各不一样:

全面自查是指医疗机构对本机构依法执业自查制度落实情况进行的整体检查。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全面自查。

专项自查是指医疗机构根据依法执业风险隐患情况、医疗纠纷或者相关部门要求等开展的针对性检查。

日常自查是指医疗机构各部门(包括依法执业管理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自主开展的依法执业检查。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日常自查。

要牢记的是医疗机构应在次年1月31日前向所在地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核发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报告本机构上一年度依法执业自查整体情况。

出现两项情形,可以从轻处罚。

地方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检查中发现医疗机构存在违法执业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据《行政处罚法》规定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一)自查工作中已发现该违法执业行为,并立即整改到位的;

二)自查工作中已发现该违法执业行为,已制订整改计划,并正在按计划整改的。

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

从严处罚的四种情形。

地方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检查中发现医疗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作为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发现存在违法执业行为的,可以在法律法规规定处罚幅度内从严处罚:

一)未按照本办法开展依法执业自查工作的;

二)自查工作弄虚作假,应当发现而未发现违法执业行为的;

三)自查中发现违法执业行为,未及时整改到位的;

四)自查中发现重大违法执业行为,未及时报告所在地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

医疗机构自查报告

药监朝阳分局安监科 我单位名称 公章。通讯地址邮编 法人名称 手机号 传真号 机构人员数 人 药房人员数 人 药房负责人 手机号 联系人手机号 我单位是全民 集体 合资 个体性质。具体情况如下 1 综合医院 一级 二级 综合中医医院 一级 二级 2 门诊部 综合 中医专科 3 诊所 综合 中医专科 ...

医疗机构自查报告

为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技术服务水平,我院对照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进行了严格的自查工作。现将有关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 领导重视,严密组织。我院召开了会议,对自查工作进行严密部署。会上,成立了由王斌任组长 各相关业务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自查领导小组,各业务科室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严格对照 医疗机构...

医疗机构自查自纠报告

为加强自身的工作质量 规范医疗行为 消除安全隐患 保障患者就医安全,肝胆外科根据本科室的具体情况,进行了严格的自查自纠工作。现汇报如下 1.2022年截止目前科室药占比约24 较往年下降,科室严格控制药品使用,尽量减少患者的药品费用,从而减轻医疗支出 国家和医院重点监控药品合理使用,不存在违规使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