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评价的相关知识

发布 2023-10-05 21:30:14 阅读 3091

一、安全评价的一般概念。

一般所说的评价是指“按照明确目标测定对象的属性,并把它变成主观效用的行为,即明确值的过程”。在对系统进行评价时,要从明确评价目标开始,通过目标来规定评价对象,并对其功能、特性和效果等属性进行科学的测定,最后由测定者根据给定的评价标准和主观判断,把测定结果变成明确值,作为决策的参考。安全评价也称危险度评价或风险评价,它以实际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工程技术方法,对系统中固有或潜在的危险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掌握系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危害程度,从而为制定防灾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安全评价定义有三层意义。

1)对系统中固有的或潜在的危险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这是安全评价的核心。系统分析是以**和防止事故为前提,全面地对评价对象的功能及潜在危险进行分析、测定,是评价工作必不可少的手段。

2)掌握企业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危害程度之后,就要用指标来衡量企业安全工作,即从数量上说明分析对象安全性的程度。为了达到准确评价的目的,要有说明情况的可靠数据、资料和评价指标。评价指标可以是指数、概率值或等级。

3)安全评价的目的是寻求企业发生的事故率最低,损失最小,安全投资效益最优。也就是说,安全评价是以提高生产安全管理的效率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的,即确保安全生产,尽可能少受损失。欲达到此目的,必须采取预防和控制危险的措施,优选措施方案,提高安全水平,确保系统安全。

安全评价的目的在于以下几方面。

1)系统地从计划、设计、制造、运行和维修等全过程中考虑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问题,发现生产过程中固有的或潜在的危险因素,搞清引起系统灾害的工程技术现状,论证由设计、工艺、材料和设备更新等方面的技术措施的合理性。具体地说,设计之前进行评价可以避免选用不安全的工艺流程和危险的原材料,当必须采用时,可提出减轻和消除危险的有效方法。设计之后进行评价可以查出设计中的缺陷和不足,及早采取改进和修正措施。

2)评价的结果可作为决策者的决策依据。评价资料中有系统危险源、点的部位、数目、事故的概率、事故的**以及对策、措施等。决策者可根据评价结果从中选择最优方案和管理对策。

3)评价结果可以帮助制定和完善有关安全操作与维修的规章制度,作为安全教育的教材和进行安全检查的依据,促进安全管理系统化、现代化,形成安全教育、日常检查、操作维修等完整体系。

4)实现安全技术与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

5)促进实现本质安全化。通过安全评价对事故进行科学分析,针对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采取相应的措施,因而可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再发生的主要条件,形成对该条件来说的“本质”安全。安全评价的分类方法有多种形式,下面仅就三种常用的方法简介如下。

根据评价对象的不同阶段分类。

1)预评价。预评价是指建设项目(工程)在规划、设计阶段或施工之前进行的评价。其目的是**事故的危险性和研究控制或排除事故的可能性,为规划者或设计者提供安全设计的依据和可靠性的资料,使事故的可能性和危险性在规划、设计阶段或施工之前得到解决,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中间评价。中间评价是在建设项目(工程)研制或安装过程中,用来判断是否有必要变更目标和为及时地采取措施而进行管理的有效手段。

3)现状评价。对现有的工艺过程、设备、环境、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等情况进行系统安全评价,以确定安全措施,做好安全生产。

根据评价方法的特征分类。

4)定性评价。定性评价时不对危险性进行量化处理,只作定性比较。定性评价使用系统工程方法,将系统进行分解,依靠人的观察分析能力,借助有关法规、标准、规范、经验和判断能力进行评价。

5)定量评价。定量评价是在危险性量化基础上进行评价,主要依靠历史统计数据,运用数学方法构造数学模型进行评价。定量评价方法分为概率评价法、数学模型计算评价和相对评价法(指数法)。

概率评价法是以某事故发生概率计算为基础的方法。相对评价法也称评分法,是评价者根据经验和个人见解规定一系列评分标准,然后按危险性分数值评价危险性。评分法根据所用的数学方法构造的数学模型的不同,又可分为加法评分法、加乘评分法和加权评分法三种。

根据评价内容分类。

1)工厂设计的安全性评审。工厂设计和应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在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同时就应进行安全性评审,通过评审将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计划设计阶段。一些国家已将它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

2)安全管理的有效性评价。反映企业安全管理结构效能、事故**率、损失率、投资效益等。

3)人的行为安全性评价。对人的不安全心理状态和人体操作的可靠度进行行为测定,评定其安全性。

4)生产设备的安全可靠性评价。对机器设备、装置、部件的故障和人机系统设计,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分析方法进行安全、可靠性的评价。

5)作业环境和环境质量评价。是指作业环境对人体健康危害的影响和工厂排放物对环境的影响。

6)化学物质的物理化学危险性评价。评价化学物质在生产、运输、贮存中存在物理化学危险性,或已发生的火灾、**、中毒、腐蚀等安全问题。安全评价的依据有三方面。

7)有关的法规。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的有关法律、法规。

8)有关的标准。国家、部委和行业颁布的有关劳动安全卫生的标准、规范、规程。

9)所评价项目(工程)的有关文件。评价项目(工程)的“可行性报告”或“初步设计文件”或现场实际条件。

二、安全评价的原则。

建设项目的劳动安全评价是劳动保护的一项先行工作,一项基础工作。进行这项工作,必须执行下列几条原则要求。

一)政策性。

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劳动保护和改善劳动条件是国家一项基本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有多项条款都与劳动保**规有直接的关系。

劳动保护工作的基本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三同时”是劳动保护工作的主要内容,它体现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劳动保护工作的基本方针。**预防是实现安全管理现代化的必要手段,而劳动安全评价是**预防的高级阶段,是现代安全管理的中心工作。

在劳动安全评价中,必须严格贯彻和执行国家劳动保护工作方针,具体地说,就是严格执行国家和有关部委现用的标准、法规、规程和规范,如《工厂安全卫生规程》、《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电气设备安全设计总则》、《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等等。这些都是国家劳动保护政策的具体体现,也是劳动安全评价的依据。国家公布的各行业事故率、职工**率、财产损坏率和车间空气中有害气体、蒸气及粉尘的最高允许浓度、劳动条件分级标准等是劳动安全评价的尺度。

二)科学性。

系统安全分析和评价,必须能反映客观实际,即确实能辨识出系统中存在的所有危险性。为此,在劳动安全评价中,必须依据科学的方法,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探求客观真理作为评价工作的指南。科学性主要体现如下四个方面。

1)科学地制定系统评价目标。安全系统是由若干要素集合在一起,目的是为实现一定的目标,没有目标就没有要素。因此,评价目标是评价的出发点,是评价目的的具体化。

通过科学地制定评价目标,把评价所要达到的要求落实到实处。制定评价目标必须注意科学性,运用科学的方法、理论和数据来分析、判断目标系(要素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关系和影响因素。工厂企业类型繁多,其评价目标也是多种多样的。

现有评价方法很多,有的评价方法已给出评价目标和要素的权重值,如指数评价法;有的则没有,如安全检查表一类定性评价法。

2)评价方法的运用。现有的评价方法都有其局限性,一般限于某个或某些行业。为此,在评价之初,评价人员必须对现有的评价方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科学地分析各自的原理方法、特点、适用范围和使用的条件。

有时为了更客观地反映现实系统的安全性,必须用几种评价方法进行评价,这样可做到取长补短,避免局限性。

3)科学地识别潜在危险和安全防范措施。事物有其发展的客观规律。事故也是如此,必须根据事故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来识别系统中的危险和潜在危险。

即找出危险的存在条件、触发因素、发展的趋势,然后**其后果以及防范措施的合理性、可靠性。

4)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劳动保护管理制度既是政策性的一个侧面,也是体现科学性的另一侧面。如果一个工厂企业没有一套科学的劳动保护管理制度,就无法把广大职工群众组织起来,进行有秩序的安全生产活动。

因此,劳动安全评价应把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和提高安全管理有效性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三)公正性。

在劳动安全评价中,必须注意下列两个方面。

1)合理分配危险要素的权重值。某些要素和要素的相关关系的危险性,由于在安全系统中其危险程度是不一样的,有的比较好判别,有的则不易判别,为此,在评价过程中要给定评价目标或评价要素,分清其在安全系统各自的危险程度,即给定权重值。由于人的认识水平不同和主观性的影响,每个人给定的权重值定会有差异。

为此,在给予要素的权重值时,必须公正、合理,能反映安全系统的真实状态。权重值分配方法很多,可参见有关资料。现有的评价方法如指数法,其权重值已给出(但有一定范围);有的则没有,需要评价人员给定。

2)客观地、实事求是地做出评价结论。评价活动有时会涉及到有关部门、集团甚至个人的某种利益。在评价时,无论各方面的目的和利益如何,必须以国家和职工的总体利益为前提,必须公正地、实事求是地对系统运行造成的事故及其后果作出客观地评价。

四)针对性。

由于所评价的项目(系统)是现实的、评价目标也是一定的,因此所采用的评价方法必须具有针对性,在评价过程中,分析、识别危险性也必须是针对具体存在问题进行的。但有时会遇到某些潜在事故的情况,需要对其存在条件和诱发因素进行假设,如果仅凭主观判断确定事故原因和后果,这种主观性有可能偏离现实情况,而缺乏针对性。为此,必须从实际出发,深入调查研究,充分掌握实际情况,加以综合确定。

从实际出发,就是从当前我国经济条件和科学技术水平出发,在评价过程中既不要提出无针对性的泛泛的结论与建议,也不要脱离现实条件的许可,提出不切合实际的过高过急的安全技术和劳动卫生的要求。

三、安全评价的目标。

一)评价的目标体系。

评价目标体系的建立。

从系统分析的观点看,安全评价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为实现评价任务,就需要制定该系统的评价目标,并确定这些目标的衡量尺度即指标,作为衡量企业安全的标准。企业安全系统的总目标是实现企业安全系统各级分目标的总结果。为此,要进行总目标的分解,分解成各级分目标。

在分解过程中要注意使分解后的各级分目标与总目标之间相互联系并保持一致性,分目标的集合一定要保证总目标的实现,组成一个目标体系(目标树)。

单项评价要素。

在确定安全评价因素时,应考虑目标的单项评价指标,即目本身的内在因素。例如对生产设备的安全、可靠性进行评价时,就要考虑到设备的复杂性、操作性、稳定性、故障率、维修性、更替性等。又如人的行为安全评价,必须考虑到能力、适应性、记忆性、责任心、可训练性、灵活性等单项评价要素。

目标体系的简化。

目标体系中各项目标之间(特别是要素之间)有相互联系,一项目标的变化,常会影响到另外目标承受之变化。例如设备的复杂性增加,可能需要增大成本,同样,设计的多能性、冗余性也会增大成本。另外有些目标是相互制约的,如简易性与可扩展性、多能性就存在制约关系。

在实际工作中,当拟定某个评价对象的评价目标体系时,目标体系拟定者为了全面反映客观现实,总希望多设目标,使目标体系尽量完善,以免因遗漏重要信息而使评价失真。但目标数量过多,就难以突出主要因素,反而不易分清主次。同时还会给参加评价的具体工作人员造成极大的心理负担,面对繁多的目标条目,难于自始至终清醒而合理地评分。

其结果很可能和目标体系设计者的愿望相反,评价结果不能反映实际情况。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简化评价目标体系,选择一些足以影响评价好坏的目标,作为评价特征。

解决的办法:既需要目标体系拟定者有丰富的实际经验,能较有把握地做出判断,也需要从理论上深入**,寻求科学的判断方法。例如用数理统计中的多元回归分析法,确定各目标间的相关系数,根据目标间相关程度的大小,决定取舍项目,使评价特征的确定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跟单员的相关知识

一个企业之存在,一个企业之生存与发展,都是以订单为主线条的,作为订单的跟进者,跟单员的工作跨越了一个企业运作体系的每一个环节!站在订单和客户要求的角度,跟单员的 官 虽然小,但是,权力 却大着呢!问题的关键只在于,你是否能把它用好。跟单员的 权力 是做事做出来的 事是别人在做,而你又不是别人的顶头上...

关于词的相关知识

词又称长短句,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它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据 旧唐书 上记载 自开元 唐玄宗年号 以来,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由于 的广泛流传 当时的都市里有很多以演唱为生的优伶乐师,根据唱词和 拍节配合的需要,创作或改编出一些长短句参差的曲词,这便是最早的词了。从敦煌曲子词中也能够看...

关于安全知识竞赛相关要求的通知

小学部各班级 根据经济区通知文件要求,考虑安全知识的重要性 普及性,充分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学校要求各班组织学习安全知识按照如下计划举行,望各班级积极组织学习 认真落实执行!1 参加范围 学习安全知识要全员参与 人人皆知,全校的每一名学生都要积极学习安全知识,检测前各班级将学生分3个层次,学校在每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