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实务2019提纲及参考知识wkp

发布 2023-09-12 16:36:01 阅读 1594

第一部分公文管理。

基本要求:了解:公文的作用,公文撰写的步骤,文书工作的作用,文书立卷的要求。

熟悉:公文的概念和特点,文件、文书、公文之间的关系,公文的分类,公文各种稿本的名称和作用,公文撰写的要求,文书工作的内容和性质,文书工作的组织形式,文书工作的基本原则,文书立卷的定义,文书立卷的组织机构,文书立卷的组织形式,平时归卷和年终调整定卷。

掌握:通用公文文种及适用范围,公文的格式,行文规则,发文处理程序和要求,收文办理程序和要求,办毕文书的处理程序和要求,常用公文的拟写和修改(通知、通报、函、请示、批复、报告、决定、会议纪要、会议记录、简报),案卷的组织和整理方法,归档制度文***程序和要求。

一、公文概述。

一)公文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1.公文的概念和特点(熟悉)

公文是公务文书的简称,它是国家机关及其他社会组织在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过程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书面材料。

权威性:首先,由法定的作者制成和发布;其次,无论是事实、数字还是各种意见、结论,一旦进入正式公文,就不能任意更改、解释、否定。第三,公文是机关、团体、组织的喉舌、意图,是其开展工作的依据。

规范性:公文的撰写和处理,从起草到成文,到收发、传递、分办、立卷、归档、销毁等等,都有一套规范化的制度。另外,公文具有特定的体式。

其文体、结构、用纸的尺寸、文件标记都有统一的规定。工具性:公文是机关、团体、组织在公务管理过程中最经常、最大量使用的一种工具。

公务管理的方法很多,而最科学最正规的方法是利用公文。】

公务文书的特点。

一)公文是由法定作者制发的(法定性)

所谓法定作者,是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权利、承担义务的社会组织(包括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及其领导人。为证明公文作者的法定地位与身份,公文在发布时必须具备各种法定的生效标志,如社会组织的印章或法定代表人的签署等。这是公文具有法定效力的出发点,公文的其他特点皆由此派生而来。

二)公文具有法定的权威性 (权威性) ,所谓法定的权威性,是指公文在法定的时间与空间范围内,能够对受文者的行为产生一定程度的强制性影响。公文的法定权威性,是由公文作者的法定地位及其权威性决定的。只有处于法定地位的法定作者制发的公文,才会在法定的时空范围内具有权威性;也只有具有法定权威性的公文,才能保证公文的法定效力。

需要说明的是,公文的这种法定的权威性表现为对受文者的直接约束力,不仅是上级组织对下级组织的行文,下级组织对上级组织的行文也同样具有这种约束力。

三)公文具有现行效用(效用性)(工具性)

所谓公文的现行效用,是指公文在其内容所针对的现行公务活动中直接发挥实际效力,具有依据和凭证功能。实际上,公文的这一特点是其法定权威性的一种作用形式。这种现行效用表现为一定的时间性,即公文在现行工作中,在特定的时间范围内发生效力;这种效力虽然因具体文种不同而有所差异。

但它是所有公文最本质的属性,也是区别于档案的重要标志。

四)公文具有规范的体式(规范性)

体式是文体与格式的总称。所谓公文的规范体式是指公文的文体和格式必须符合国家的统一规定。公文的规范体式是公文合法性的象征,充分体现了公文的严肃性、准确性和有效性;各类社会组织在撰制公文时必须遵守,不能各行其是。

五)公文具有特定的处理程序。

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收文和发文都有一定的处理程序,各环节皆有顺序性和规范性,不得自行其是。例如:公文的制发必须严格履行与其效力等级相称的处理程序。

一般性公文,必须由领导人对文稿进行全面审核并履行签发手续才能制发;规范类公文,则需要履行法定的生效程序。同样,收文也必须履行公文处理的有关程序,才能使其发挥效用。

需要指出的是,公文的这些特点是基于公文在公务活动中的记录性和传递性而产生的,是文书的基本特征在公务领域中的具体化。此外,公文的这些特点,通过特定的公务活动转化为社会功能。

2.文件、文书、公文之间的关系(熟悉)

文件、文书、公文三者在内涵上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为处理某种事务的需要而直接形成的信息记录。但是,三者在外延上有一定的区分,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应该是:广义文件》文书》公文》狭义文件。

此外,文书、公文、文件概念的形成还源于历史和习惯两个因素。

3.公文的作用(了解)

公文是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为了传达意图、办理公务、记载工作活动而制发的。因此公文代表着制发机关的法定权威。公文在现实公务活动中发挥着实际效力,不同种类的公文,其作用不尽相同。

有的发挥领导指导、明令执法的作用,有的起到宣传教育、联系沟通的效用。公文在发挥现实作用的同时也具有记载和凭证的功能,公文的现实效用是它与档案作用的区别所在。

行为规范作用、书面领导与指导作用、联系与处理公务作用、宣传教育作用、凭证依据作用。需要说明的是,公文的上述具体作用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依存、彼此联系的。一般情况下,一篇公文往往同时具有几个方面的作用,从不同方面显示出公文的基本功能。

】4.公文的分类(熟悉)

1)从公文**的角度分类。

发文指本机关制发的公文。发往其他机关,或只发至机关内部机构。

收文指本机关收到的其他机关制发的公文。

内部公文:由本机关制成,并且只在本机关内部使用的公文。

2)按照文书的行文方向(即:文书的传递方向):

① 上行文指下级机关向所属上级领导、指导机关报送的公文。

② 平行文指同级机关或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往来的公文。如市**所属各局之间、**系统。

和军队系统之间发送的公函。

③ 下行文指上级领导、指导机关向所属下级机关发送的公文。如***向省**下达的指示、

通知等。(3)从公文涉密程度的角度分类。

根据公文的秘密程度和阅读范围,公文可分为公布文件、内部文件和保密文件。还可将文书划分为绝密、机密、秘密、内部、限国内公开和对外公开六个等级。

绝密级文书又称绝密件,指涉及党和国家最核心的机密的文书,一旦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

利益遭受特别严重的损害。

②机密级文书又称机密件,指涉及党和国家重要机密的文书,一旦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

受较大的损害。

秘密级文书又称秘密件,指涉及党和国家一般机密的文书,一旦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

受一定的损害。

内部文书指限于党和国家机关内部或专业系统范围内使用的文书,内容虽不涉密,但不宜或。

不必对社会公开。

限国内公开的文书指内容虽不涉密,但不宜向国外公布而仅在国内公布的文书。

对外公开的文书(又称公开性文书) :内容不涉及任何秘密,可直接对国内外公开发布的文书。

凡涉密文书可统称为密件,非涉密文书可称为平件。密件和平件的发送范围不同,而且密件有专门的传递渠道和严格的保管制度。因此,密件和平件应分开管理,以防泄密、失密。

(4)按公文的办理时限分类:特急件、急件、平件;

(5)按公文的内容性质分类:规范类文书、领导指导类文书、报请类文书、知照类文书、契约类文书、会议文书等;

6)从公文稿本的角度分类。

根据一份文书在形成和完善过程中的不同稿本(文稿与文本的统称)形式进行分类,可划分为草稿、定稿、正本(包括试行本、暂行文、修订本)、副本、不同文字的稿本。其中,草稿和定稿通称为文稿,正本和副本通称为文本。

7)按公文的载体分类:纸质文书、感光介质文件、磁介质文件和电子文件等;(传统载体文件、新型载体文件、电子文件)

8)按公文的应用领域分类:

通用公文: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在工作活动中普遍使用的文件。如通知、通报、请示、批复等。

专用公文:是指在一定业务范围内由专门的机关、组织等因特殊需要而专门制定和使用的文件。如起诉书、判决书、国书、照会、备忘录等。

专用公文正式通用公文、内部通用公文和专用公文。】

二)通用公文文种及适用范围。

1.规范类文书:条例、规定、办法、细则、章程的用途(掌握)

条例,条例是国家权力机关或行政机关依照政策和法令而制定并发布的,针对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内的某些具体事项而作出的,比较全面系统、具有长期执行效力的法规性公文。

用于规定比较长期实行的调整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准则与要求,或用于某一机关的组织、职权以及某些专门人员的任务和权限等内容的规范类公文。

规定,领导机关或职能部门为贯彻某政策或进行某项管理工作、活动,而提出原则要求、执行标准与实施措施的规范性公文。规定是规范性公文中使用范围最广、使用频率最高的文种。

它是领导机关或职能部门对特定范围内的工作和事务制订相应措施,要求所属部门和下级机关贯彻执行的法规性公文。规定是局限于落实某一法律、法规;加强其项管理工作而制定的,具有较强的约束力,而且内容细致,可操作性较强。(用于对于某一方面的工作作比较具体的规定;)

办法,办法是国家行政主管部门对贯彻执行某一法令、条例或进行某项工作的方法、步骤、措施等,提出具体规定的法规性公文。

细则,细则也称实施细则,是有关机关或部门为使下级机关或人员更好地贯彻执行某一法令、条例和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对其所做的详细的、具体的的解释和补充。细则一般由原法令、条例、规定的制定机构或其下属职能部门制定,与原法令、条例、规定配套使用,其目的是堵住原条文中的漏洞,使原条文发挥出具体入微的工作效应。

章程,是组织、社团经特定的程序制定的关于组织规程和办事规则的法规文书,是一种根本性的规章制度。

2、《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国发[2000]23号)中规定的下列公文文种的名称与用途: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记要

(1)命令: 用于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实施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奖惩有关人员;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

2019机电实务知识点

2014年二级建造师机电实务复习要点 电梯工程施工技术。电梯准用程序 电梯安装单位自检试运行结束后,整理记录,并向制造单位提供,由制造单位负责进行校验和调试。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电梯制造单位对电梯的质量以及安全运行涉及的质量问题负责,电梯安装结束后,电梯制造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

af行性报告及经费预算编写提纲 2019版

项目可行性报告及经费预算编写提纲 一 项目可行性报告。一 项目实施的意义。二 现有基础条件。三 技术解决方案。四 项目实施目标和市场分析。二 经费预算。经费预算包括两部分 一是经费预算列表,二是经费预算说明。经费预算列表的表式见该提纲附表 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经费预算表 经费预算说明包括 对承担单位和相...

2023年统计专业知识和实务 3

统计专业知识和实务习题 三 1 企业财务统计指标按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可分为 a 企业年末资产负债 b 企业损益及分配。c 工资福利费及增值税 d 企业增加值及分配。2 变动影响销售额相对变动的算式及结果为 a 100 124.35 b 100 123.71 c 100 123.72 d 100 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