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修订

发布 2023-09-02 20:56:34 阅读 6337

新疆广汇煤炭清洁炼化有限责任公司。

1目的。为了控制企业作业活动的各类风险,减少事故发生,改善企业的作业环境,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的可靠性,结合公司的实际,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新疆广汇煤炭清洁炼化****生产装置、设备、设施、储存、运输的风险评价与控制,包括新改扩建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拆除、报废各阶段的风险评价、风险控制、风险信息更新以及重大危险源的风险管理。

3管理职责。

3.1 公司主要负责人或委托主管安全环保总监负责组织建立安全风险控制体系。

3.2 安全环保总监直接负责风险评价领导工作,成立评价组织、制定风险评价程序、确定风险等级,以及批准重大风险控制措施。

3.3 安环部负责风险管理知识的培训工作、安全风险的评价分析、各单位风险评价记录的审查与控制效果验收,建立、更新安全风险记录,定期进行风险信息更新。

3.4 各单位负责组织本单位或本专业的风险识别、评价和有效控制。

3.5 各部门、车间负责人负责本车间、风险分析结果审查和控制效果验收。

3.6 各级管理人员负责组织、参与风险评价工作并提供相关资料。

3.7 外来施工单位到企业进行作业活动时,由施工单位与企业共同进行风险分析,制定风险控制措施,企业负责审核监督,施工单位负责落实风险控制措施。

3.8 两个以上外来施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作业活动时,由企业组织、协调共同进行风险分析,制定风险控制措施,企业负责审核监督,施工单位负责落实风险控制措施。

4要求。4.1安全风险管理要求。

4.1.1公司成立风险评价的固定组织,由公司领导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组成,针对生产作业活动,并针对不同生产系统和工作任务下设风险评估小组,小组成员应由熟悉安全风险评估基本方法的不同层次(包括分管领导、中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员工代表)的人员组成;各部门、车间要成立安全风险管理领导机构,对所属生产系统和生产任务成立风险评估小组。

4.1.2各部门、车间每年对全员至少要进行一次危险源辨识及安全风险评估知识的系统性培训;在组织正式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前,应对参与辨识、评估的人员进行专题培训。

4.1.3危险源辨识与分析、风险评估按照《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管理程序》的方法进行,并针对人、机、环、管四个方面进行,评估结果应按照特大、重大、中等、一般、低五个级别进行分类。

4.1.4所有辨识出的危险源都必须落实管理和监管责任,并根据其风险制定管理标准和措施;按照精干高效的原则,确定管理和监管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管理标准和措施要具体、简洁、可操作性强。

4.1.5安全生产过程中,既要不断辨识新的危险源,更要实时监控危险源的管控状态,对原有危险源及管理标准和措施,根据当前状态适时进行动态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不断修正和完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

4.1.6当系统、工艺、设备、作业环境发生改变时,出现紧急情况或事故发生后,要及时进行危险源再辨识和风险再评估。

4.1.7每年至少对本单位安全风险评估成果进行一次整理,并形成新的风险概述,对原辨识成果存档管理。

4.1.8各部门、车间每年至少对业务范围内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进行一次合规性评价,对适用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进行一次有效性评审,并分别形成评审报告。

4.2危险源辨识及安全风险评估。

4.2.1 非正式风险评估:非正式风险评估是指在班前、作业前和作业中动态组织的风险评估;由小组共同完成或个人单独完成,必要时要保留记录;评估方法、记录形式不做限制。

4.2.1.1班前风险评估。

班前风险评估是指召开班前会过程中或之前,根据现场反馈信息进行的安全风险评估。实践中,要与班前会工作任务布置、规程措施贯彻相结合。每班班前会,跟班管理人员或班组长要组织当班人员对本班工作任务进行认真分析和风险评估,对异常情况(发现新危险源或已辨识出的危险源管理标准与措施不能满足管控需要)必须明确现行的管控措施。

4.2.1.2作业前风险评估。

作业前风险评估是指班前会后、上岗前及交**过程中组织的安全风险评估。实践中要与现场交**相结合;交**除交待工作任务外,必须将存在的主要风险交待清楚;作业前,班组长要组织每个岗位人员对所在岗位作业环境、设备设施的安全状况进行风险评估,并落实管控措施,重点对危险作业:动火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破土作业、临时用电作业、盲板抽堵作业、设备检修作业、断路作业、高处作业、起重作业、施工作业等作业活动的风险评价,在填写、审批作业证时进行。

4.2.1.3作业中风险评估。

作业中风险评估是指生产作业过程中,根据现场人、机、环管状态实施对现场安全状态进行的评价。实践中要与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的执行相结合,逐步培育员工“五思而行”的习惯。即:

1 本项工作有什么风险?不知道不去做;

2 是否具备做此项工作的技能?不具备不去做;

3 做本项工作环境是否安全?不安全不去做;

4 做本项工作是否有合适的工具?不合适的不去做;

5 做本项工作是否佩带合适的防护用品?没有不去做。

4.2.2正式风险评估。

4.2.2.1正式风险评估是指成立评估小组,选用一定的方法,按照一定程序,定期组织的风险评估。要形成评估成果及风险概述。

4.2.2.2公司正式风险评估的内容包括岗位危险源辨识及安全风险评估、系统性危险源辨识及安全风险评估。

4.2.2.3岗位危险源辨识及安全风险评估。

1 岗位危险源一般指生产岗点和作业场所潜在的对作业人员有直接危害的人、机、环不安全因素和管理缺陷。

2 岗位危险源辨识与分析原则上采用工作任务分析法,针对人、机、环、管四个方面进行。其安全风险评估原则上应采用风险矩阵评价法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应按照特大、重大、中等、一般、低五个级别进行分类。

4.2.2.4系统性危险源辨识及安全风险评估。

3 系统性危险源一般指生产系统、工艺、厂房、场区、可能造成区域性危害后果,一定时期内无法消除的不安全因素;危害或超过临界量的危化品使用、存储场所。

4 系统性危险源的辨识与分析方法评估结果应按照特大、重大、中等、一般、低五个级别进行分类。

4.2.2.5 正式风险评估要求。

1 要按照本单位风险评估小组职责和分工,分专业组织。系统性危险源辨识及安全风险评估必须由主要领导或指定专人负责组织实施。

2 在以下情况时执行持续风险评估,并保留评估的记录。

a. 有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投入使用时;

b. 设备、设施和工艺、技术在重大改变时;

c. 同行业发生事故时;

d. 新改扩建项目前;

e. 执行高危任务前;

f. 审核发现重大不符合项。

3 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正式风险评估。

4.2.2.6 正式风险评估成果管理。

正式风险评估成果经本单位风险评估小组审定后,按照危险源管控要求落实管控,并挂牌监控。

4.3 危险源管控措施落实及辨识卡管理。

4.3.1各车间、部门分管领导须将危险源管控措施落实到相关岗位,对中等及以上等级风险的危险源及管控措施要逐项分解,逐一落实。

对重大及以上风险等级的危险源要进行适时监控跟踪落实情况,确保安全风险停留在可控范围。

4.3.2各车间、部门要按季度编制本单位的本安管理分析报告,认真分析本安体系应用情况,特别要针对危险源管控措施落实不到位,频繁出现的不安全行为和安全隐患,通过分析找出根源,为制定和优化管控或消除措施提供决策依据。

4.3.3 危险源辨识卡管理。

危险源辨识卡是员工岗位潜在危险源及管控措施的缩略版。为方便员工掌握危险源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公司要求各生产车间危险源辨识卡上岗。具体要求:

4.3.3.1各单位必须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的持卡上岗管理制度,要求岗位员工上岗时必须随身携带危险源辨识卡。

4.3.3.2对于离岗人员要及时收回危险源辨识卡;转岗、换岗人员要及时更换危险源辨识卡;新增岗位人员要及时制作、发放危险源辨识卡。

4.3.3.3辨识卡的内容要基于风险评估成果,同时要根据生产作业场所、环境及条件、设备、工艺的变化,及时补充更新辨识卡的内容。

4.4 风险控制的实施。

4.4.1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落实所选定的风险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

4.4.2对确定为重大隐患的项目,应编制评估报告书,建立档案,档案包括:

1)评估报告与技术结论;

2)评审意见;

3)隐患治理方案,包括资金概预算情况等;

4)治理时间表和责任人;

5)竣工验收报告。

4.4.3各单位应及时将风险评价的结果及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对从业人员进行宣传、培训,使其熟悉工作岗位和作业环境中的风险及所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4.5 风险信息更新。

各部门、车间应不间断识别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风险,及时组织进行风险评价。风险信息更新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新的或变更的法律法规或其他要求;

2)操作变化或工艺改变;

3)新建、改建、扩建、技改项目;

4)有对事故、事件或其他信息的新认识;

5)组织机构发生大的调整。

4.6 风险信息培训。

4.6.1对非正式风险评估相关部门、车间在完成各类风险分析,形成风险分析记录或风险分析报告后,在作业前,应组织风险分析项目相关人员进行风险信息培训并签名,使相关人员熟悉本次作业或项目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及控制措施,做到安全生产及施工。

4.6.2对正式风险评估各车间要采取多种形式抓好危险源管理标准和措施的贯彻与培训,员工要认真学习卡片内容,管理人员要实时指导员工理解危险源的管控措施,并监督其规范作业。

4.7考核。

4.7.1 安环部对本制度执**况,进行监督、检查;各部室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进行监督、检查;检查结果纳入《公司安全月度绩效考核制度》进行考核。

5相关/支持性文件。

5.1 《安全生产法》

5.2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5.3 《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

6 记录。附加说明:

本制度提出和归口部门:安全环保部。

本制度起草人:王龙。

本制度审核人:

本制度审定人:

本制度批准人:

本制度批准时间:2018年月日。

本制度发放范围:各部门/车间。

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为加强公司风险管理,预防事故发生,实现安全技术 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制定本制度。1 加油站成立评价组织,评价组织成员由站长 安全管理员 加油站技术人员等组成。2 明确每次或每项评价活动的目的。3 确定评价范围,应覆盖所有活动 区域,如生产经营活动 储存设施 检维修 新改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工程 ...

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进一步实现安全和职业卫生目标,依据根据 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公告六条规定 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 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公司实际,全面体现预防为主的思想,实现对风险的超前预控,持续排查和消除安全隐患,特别制订本制度。2 适用范围 适用本公司的安全风险管控与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3 安全风险...

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一 目的和适用范围。1.目的。分公司实行风险管理的目的就是通过安全风险管理,最大程度降低或消除安全隐患,减少事故数量,确保广大从业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和身心健康,实现公司安全 可控 能控 在控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分公司各部门作业现场的风险管理 风险评价 风险控制以及风险信息的更新。二 职责。1....

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为贯彻落实 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的通知 结合公司实际,现就推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工作,制订本制度。1.目的。为了通过对活动过程中的危害进行辨识 风险评价 风险控制,从而针对公司存在的风险做出客观而科学的决策,预防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技术,安全...

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宁东油田项目部生产安全风险管理制度。1 总则。1.1生产安全风险是指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因生产安全事故或事件,导致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集合。1.2生产安全风险管理是指在生产建设过程中进行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价,落实风险控制措施,以改善安全生产环境 减少和杜绝生产安全事故或事件的过...

铁路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为认真贯彻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 的安全生产方针,进一步加强铁路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管理,有效规避和控制安全风险,确保铁路工程建设安全,根据 铁路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管理暂行办法 的通知。铁建设 2010 162号 有关规定,结合项目工程实际,制定本制度。1 安全风险管理机构及职责。1 项目部成立...

质量风险管理制度

1 目的 建立质量风险管理制度,规范各直营店 加盟店 预加盟店在经营中质量风险的评估 控制与审核操作行为,降低门店经营活动中质量风险。2 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及其实施细则等相关法律法规 企业质量管理制度。3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直营店 加盟店的经营活动中质量风险的...

患者跌倒风险管理制度

生效日期 2015年8月1日版本号 1.2 修改日期 2015年7月1日页码 本制度是对医院全体员工在日常工作中为防止患者跌倒所制定的工作程序和要求,本制度中的跌倒包含坠床的含义。一 多部门协作,共同防范跌倒风险,相关人员职责。一 全体员工 协助保持环境安全 防止跌倒的发生,对跌倒患者进行正确处理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