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知识和能力》简答题

发布 2023-09-25 07:11:15 阅读 4406

建立教师威信的途径。

1)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2)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

3)注重良好的仪表及行为习惯的养成。

4)高效率地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

5)维护良好师生关系,做学生的朋友与知己。

针对青春期心理发展特点的建议:

引导学生认识到适宜的情绪状态。用言语、理智控制自己情绪发生的强度。

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教会学生放松**。

培养学生正确看待问题。

运用心理学知识对“表扬标准答案,批评创新答案”教学行为的评价和启发:

1)忽视对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以及想象力的培养。

2)忽视学生认知方式的差异性,无论沉思型或冲动型的,认知方式是没有好坏之分的。

3)忽视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打消了学生主动学习、思考的积极性。

4)忽视学生已有的经验世界。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生是有经验的主体。

启发:1)应破除知识中心的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

2)教学评价要以发展性的评价和激励性的评价为主。

3)树立新的教师观。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学生一起探寻真理等,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4)树立新的学生观,学生是有差异的,有潜能的,要做到相信学生,因材施教。

5)树立新的师生观,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做到尊重学生,讲求民主。

6)应该多注重教学过程而不是教学结果。

简述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

1)研究性学习: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

3)信息技术教育:是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而且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展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养。

4)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这是一个开放性的学习领域,它强调学生通过人与物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来从事操作性学习,强调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并倡导以项目为载体从事学习活动。

有效组织复习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复习要及时。遗忘规律指出,识记后最初遗忘得较快,之后逐渐减慢。

2)识记与尝试回忆交替进行。识记与尝试回忆交替进行比连续识记(诵读)效果好。

3)复习过程要尽量多样化。使能维持学习者兴趣,增强主动性、积极性,复习效果好。

4)重视对记忆品质的培养。良好的记忆品质包括记忆的敏捷性、持久性、正确性和准备性。

5)注意用脑卫生。脑的健康状况是影响记忆好坏的重要生理条件。

教师了解学生气质类型在教育教学中的意义:

1)气质无好坏之分:各种气质类型的学生都可以成为品学兼优的人才;但是每一种气质类型都存在着有利于形成某些积极的或消极的性格品质的可能性。

2)气质类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其也不需要改变。在教学教育过程中要根据气质类型特点因材施教。

非正式群体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非正式群体是以个人好恶、兴趣爱好为联系纽带、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群体。

它对个体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主要取决于非正式群体的性质以及与正式群体的目标一致程度。因此对于非正式群体既不能采取高压政策,又不能放任自流,要正确地引导使其发挥积极作用,避免其消极作用。

教师应具有什么样的能力结构?

1)必须具备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表现在善于制定教学计划,编写教案.组织教学,与家庭、社会配合等方面;

2)具备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语言应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和启发性,并善于结合姿态、表情、手势,使语言更具表现力;

3)具备组织管理能力,表现在善于组织和管理班集体,对学生和班级日常工作良好地组织管理方面;

4)具备自我调控能力,对于出现的新情况,教师能及时分析调整,使工作达到最优化的程度。

其苦恼心情,争取周围人及家属的“共鸣性理解”,对消除自卑感具有良好作用。

同时,要针对自己的弱点制订一个逐步训练的计划,并坚持不懈地执行,提高语言技巧及社交手段,也可观察一下周围的人,发觉别人也不像自己所认为的那样十全十美,对自己又并无歧视之意,也就不再“自惭形秽”了。

1.素质教育就是多开展课外活动、多上文体课错,教育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处于基础地位,因此,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势在必行。素质教育首先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其次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发展。

因此,本题中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多开展课外活动、多上文体课是不全面的,它只强调了加强学生的体育和美育教育,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德育、智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此外,素质教育还强调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操作技能的模仿必须在定向的基础上进行对,操作技能的形成分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与操作熟练四个阶段。定向是第一个阶段,模仿以及后续的阶段必须在定向的基础上进行。

3.心智技能不必通过外部言语表现出来对,心智技能具有内隐性和简缩性。

4.实施计划是学校管理过程中的中心环节。

对,学校管理过程包括计划、实施、检查、总结四个环节。计划是起始环节,实施是中心环节,检查是中继环节,总结是终结环节。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哪些。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2.班级管理的功能有哪些? (1)有助于实现教育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

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3.简述发现教学经历的四个教学阶段。

1)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产生矛盾,提出要求解决和必须解决的问题;

2)促使学生利用教室所提供的某些材料,所提出的问题,提出解答的假设;

3)从理论上或实践上检验自己的假设;

4)根据实验获得的一些材料或结果,在仔细评价基础上引出结论。

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有哪些?

1)知识观。建构主义强调的是人类知识的主观性,他们认为,人类知识只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并不是对客观现实的准确表征,它不是最终的答案,而是会随着人类认识的进步而不断地被新的解释和假设所推翻、所取代的。

2)学习观。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到学生的简单转移或传递,而是主动地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这种建构是任何人所不能代替的。

3)学生观。学生是自己知识的建构者,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贮存和提取的过程,也不是简单的积累,而是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的基础上去形成知识的意义,实现新旧知识的综合和概括。

5.教师怎样才能上好一堂课(上好一堂课的要求是什么?)

1)目标明确。指教师上课时明白这堂课要使学生掌握一些什么知识和技能,养成什么行为方式和品格,要有怎样的态度,要学会什么方法等,也就是要明确学习目标。

2)内容正确。是指教师教授的知识必须是科学的、确凿的、符合逻辑的,教师教学技能或行为要符合规范,并且要求学生做出的反应同样是正确的,如果不正确,要及时加以纠正。

3)方法得当。是指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较佳的方法进行教学,力求使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

4)表达清晰。是指教师上课要坚持用普通话,声音要响亮,言语表达的速度要适合学生可接受程度,语言要流畅、生动、明白易懂;板书要规范、准确、清楚。

5)组织严密。是指课的进程次序分明、有条不紊,进行紧凑,不同任务变换时过渡自然,课堂秩序良好。

6)气氛热烈。是指课应该自始至终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教师注意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动脑、动手、动口,课堂内充满民主的气氛,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小明转学到a学校,刚来时学习成绩不好。进校后学习成绩由中下一直往下掉,常不交作业、上课打瞌睡,学习主动性、积极性都不高。他的父母都从商,家境比较富裕,父母并不溺爱孩子,同时对学习的要求并不高,只要求有进步。

小明腼腆,不爱参加文体活动;很想有一个好的人际关系,但因为一开始给周围同学的印象不好,因此得不到同学们的认可,导致人际关系不好;有时被欺负,因为比较胆小,所以也不敢说。

1)该同学哪些基本需要没有得到满足?(2)从需要的关系分析他成绩下滑的原因。(3)请分析如何帮助他摆脱困境。

1)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是需要层次理论的提出者和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7种,它们由低到高依次排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需要出现的顺序由低到高,低级需要得到满足后出现高级需要,需要的层次越低,其动力越强。

小明的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无法融入班集体,有种不及别人的心理压力,得不到同学们的尊重。

2)马斯洛把7个基本需要中的前四种称为基本需要,后三种称为成长需要。低级需要得到满足后,出现高级需要,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会影响高级需要的产生和满足。人本主义学派认为学习是人固有能量的自我实现过程。

小明的归属与爱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等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影响了成长需要的产生和满足。

3)高级需要对低级需要具有调节作用,所以小明应该转变心态,把精力放到学习知识、提高技能上,并有信心通过知识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掌握科学知识,学习本领最终会实现个人价值,受到社会的尊重。他可以把学习优异作为自己骄傲的资本,此外还可以发展自己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待人热情,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最终会得到大家的认可。另外,教师可通过自己的关注和尊重帮助小明。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是知识直观对,知识直观就是学习者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教材直观信息进行加工,从而获得感性知识的过程。知识直观是领会和理解科学知识的起点,是学生由不知到知的开端,是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

2.价值辨析观点更强调价值本身,而不强调价值观的获得过程错,价值辨析强调的不是价值本身,而是强调通过辨析、获得价值观的过程。因为价值观念是人自身的一种内在价值,不易清醒地意识。

3.国家课程在实施上具有可选择性错,国家课程侧重于学生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共同素质。在实施上具有强制性。

4.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必须明确确立班级奋斗目标对,班级是学校中开展各类活动的最基本的基础组织,是按一定的教育目的、教学计划和教育要求组织起来的学生群体。班级形成的基础就是要有明确的共同目标。班级目标对班级建设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有利于获得学生对班级发展的认同和支持;有利于引导班级发展方向,协调班级成员间的言行;有利于激发班级成员努力进取的行为动机;还可作为设计与选择班级活动的依据以及班级实施监督与考评的标准。为此,教师要精心设计班级奋斗目标。班级的奋斗目标一般可分为近期的、中期的和远期的三种,目标的提出应由易到难、由近到远、逐步提高。

教师应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学校的培养目标和班级群体的现实发展水平制定适当的明确的奋斗目标,并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班级成员的积极性,使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怎样促进迁移的教学?

1)精选教材;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2.教师应如何备课?

1)钻研教材。包括钻研教学大纲、教科书和阅读有关的参考书;

2)了解学生。包括了解学生原有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与思想状况、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等;

3)制定教学进度计划。包括制定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

3.简述成败归因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维纳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

同时又把成败原因主要归为六个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归因理论是从结果来阐述行为动机的。

作用为:

有助于了解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

有助于根据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推断个体的心理特征;

有助于从特定的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个体在某种情况下可能产生的学习动机。

在教学中,运用归因理论了解学习动机,对于改善学生的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会产生一定的作用。

4.简述我国中学德育的任务与主要内容。

我国中学德育的任务就是通过学校的德育教育使中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应达到一定的要求或培养规格。其主要内容有四点:

1)培养学生逐步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引导学生逐步树立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

3)逐步使学生养成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法纪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

4)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良好的品德心理品质。

5.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1)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只有通过班主任的努力,才能使全班学生发展成一个健全的班集体。同时,班主任在学生个体的发展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班主任是校长、教导主任的得力助手。班主任受校长聘任、委托负责组织班集体,一方面班主任执行和落实校长对学生的教育工作目标,另一方面班主任要将班级情况随时反馈给校长,为其正确决策提供依据。

3)班主任是各任课老师的协调者。每班的任课老师在各方面都不同,为发挥各科老师的作用,班主任就必须对各任课老师进行协调以形成教育合力,提高教育效果。

4)班主任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沟通者。教育下一代是全社会的责任,应由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承担,因此就必须协调这三者间的关系,保持信息沟通、保持家庭、社会支持学校的工作。

教育知识能力简答题

1.简述20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 二级 教育的终身化 教育的全民化 教育的民主化 教育的多元化。教育的现代化 教育的信息化 教育的全球化 教育的个性化。2.简述生产力与教育的关系 一级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发展水平。1 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 生产力制约人才培养的规格...

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

简述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意义。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按照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对他们进行教育,为学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1 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

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

教师资格考试必看高频简答题。1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1 问题的特征 2 已有的知识经验 3 定势与功能固着 4 原型启发与联想 5 情感与动机状态 6 个性因素。2 教师课外辅导应注意的问题。1 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 2 目的明确,着重启发 3 组织学生互相帮助 4 善于总结,积累经验。3 教师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