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发布 2023-09-24 10:37:13 阅读 4394

1、词语理解题。

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

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2、句子理解题。

理清复杂句子的结构关系,适当作些句子成分的分析。其次要对修饰成分认真思考,这是选项比较的重点。找出文中相对应的阐释,与选项逐字逐句对照、比较。

分析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分辨先后顺序。检查该选项的解释与全文或全段的倾向性是否一致。

如果是判断句子正误,要明确此类题目是在玩文字游戏,命题者改造原文设置错部分定语或状语(复句的部分分句),从而改变句意。

1)设误的常用五种方法:添:添加定语或状语,删:

删除句子而改变句意。换:换用别的的词语代替,造成似是而非。

调:调换词语或句子顺序,从而改变句意。凑:

将意义有关或无关的几个词语(句子)杂糅凑合而造成错误。

2)仔细辨别干扰项逻辑错误,特别关注选项中处于定语或状语位置的类似词语是否等值转换:

偷换概念:通过漏字,添字,改字,换序等方法扩大、缩小或转移概念。尤要注意代词的指代。

以偏概全:以部分代整体(或相反),以个别代一般(或相反),以特殊代普遍。重点关注:

a表数量多少的词语(少数,部分,几个,大多数);b表范围大小的词语(凡,全,都,所有;部分等);c表程度轻重的词语(特别,十分,稍微等);d表频率高低的词语(通常,总是;有时,偶尔等)

混淆时态:(已然与未然)已经,曾经,过去;现在,目前;将要,尚未等。

混淆模态:(可能与必然)一定,必将;可能,估计,如果,未必等。

正话反说:即肯定和否定颠倒。

顺序错乱:时间先后错位,逻辑事理先后错位,空间位置错乱。

颠倒因果:“因”与“果”错位;或“条件”与“结果”错位。

强加因果:即两件事无因果关系,却强行说成有因果关系。

无中生有:即原文无此信息。有些选项中的内容信息原文中可能根本就没有。所以要仔细判断。

答非所问:即选项回答的不是题干中的问题,或没有答全题干中问题的几层意思。

另外,别让以下几点成为答题盲区:

1)记住:不能只看选项本身的错对,注意选项是否答非所问;(2)记住:题干中有“根据”、“证据”、“原因”等字样,选项与题干之间要能构成因果关系;(3)记住:

有的选项要选最佳答案,而非正误选择;(4)记住:题干涉及几层意思,选项中则要答全几层意思。

3、信息筛选题。

找出选项相对应的内容区域,依次筛选。原文内容与选项保持一致,选项与题干要能构成因果关系。略过无关紧要的信息,如举例、描写等,抓住本质特征。

4、要点归纳题。

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抓住文中议论抒情的句子。转述内容要与原文内容逐一相对。概念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

注意选肢之间的比较,如果选项中有内容矛盾的选项必有一错。

5、推断想象题。

找出推断的根据。选项的内容可能是原文中没有的,是根据原文的句子或段落推断出来的,所以要特别注意叙述角度和表达方式的转换,分辨可能与必然、必然与或然、未然与已然、全称与特称。推断不夸大,不缩小,不无中生有。

1.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记叙类文章文、**)

2.修辞手法的作用:它本身的作用,并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3.句子含义的解答: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4.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5.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6.段意的概括归纳。

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推荐:高考语文答题技巧。

7.易混术语区分。

1)“方式、手法”的区分: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包括①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②表现手法:

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③修辞: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比拟、排比、设问、反问、引用、反语、反复。

2)“情”、“景”关系区别: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都是诗人把要表达的感情通过景物表达出来。“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

3)描写的角度:常见的角度有形、声、色、态、味。“形”、“色”是视觉角度;“声”是听觉角度;“态”分为动态和静态;“味”是触觉角度。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议 篇。一 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中心论点的识别 一看题目,二看首尾,三看是否是明晰的判断,四看是否统帅全文,五看论据证明的观点。方法 标题揭示 开头提出 结尾归纳 承上启下的句子 文章没有直接提出中心论点,但始终围绕 展开论述。二 分析论据的类型和作用。论据可分为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两种类型。答题要点...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讲义

高考题型 一 理解作者在文中的重要语句所要表达的含义,即写什么 多用原文或整合原文语句作答。答案表述的原则 1 忠实于题干。题干包含了题目的要求和一些答题的信息,题干中往往隐含了表述的范围 角度和表达方式 审清题干是做好阅读题的前提。2 忠实于原文。现代文阅读题的答案在原文之中,不要凭空去想。这教给...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散文篇

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 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而 散文 一词大概出现在北宋太平兴国 976年12月 984年11月 时期。例如 习文昭 一幅珍贵的画像 辞海 认为 中国六朝以来,为区别韵文与骈文,把凡不押韵 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 包括经传史书 统称 散文 后又泛指诗歌以外的所有文学体裁。随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