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答题技巧

发布 2023-09-23 20:48:54 阅读 5707

一,关于词句。

1.动词理解:xx生动表现了人(事)物xx的特点(情状)(或描绘出一幅……的场景),反映了人物……的心情

2.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联系上下文,围绕主题,挖掘出句子深层含义,再整理一下自己的语言就可以了。

例题:请问文中划线部分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1).比喻:……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xx比喻xx,生动地描写了……,表现了作者对……的感情,具体形象。

2).拟人:……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赋与人的情感与性格来写,表现了作者对……的感情,十分形象,生动(或栩栩如生,逼真)或描绘出……的画面,写出了事物……的特点。

3).夸张:……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联想奇特,富于形象感。

4).反问:……采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用反问的句式把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语气更强烈,表达的思想也更强烈。

5).排比:……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了……的情景,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节奏明快,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6).对偶:……采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抒发了作者对……的感情,节奏明快,富于**美。

7).设问:开头出现,其作用通常为“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文中或结尾出现,其作用通常为“引起了对……的问题的关注(或引人

深思),给人以启迪,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8).引用:引用诗句,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语言更优美(或引用诗句是为了说明……)

引用故事,神话传说,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

3.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注:有些是可以的,不要一律写不能,要先搞清楚再写能不能哦!)

4.文中画线句、段运用何种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1)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里、神态、正面、侧面描写

2)坏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作用:(1)人物:表现人物xx的特点,突出人物xx的性格(品质、思想)

(2)环境:烘托一中xx的气氛,表达一种xx的思想感情

5. 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注:有些是可以换的,不要一律写不能换,要先搞清楚再写能不能哦!)

6.仿写句子。

公式: 1、数清例句的字数。 ②弄清例句所采用的修辞手法(没有修辞手法的除外)。 读懂例句与所要仿写的句子在概念和现象上的联系。

7.诗文佳句赏欣。

公式: ①推敲词语运用,注意用“生动”、“形象”、“逼真”等词语。格式为:

……用运的好,描写了(或刻画了)……十分形象、生动、传神。 ②从修辞格来赏欣,见前面修辞格。 ③从诗文整句的思想性来赏欣,要从诗文所具有的意境(思想境界,包含的哲理)上来写,类似于解释诗句。

8.结合语境说加点词语在文中的特殊含义。

公式: 1、先解释这个词的本义。 2、……描写了(或刻画了)……3、……意思是……

公式: 1、先解释这个词的本义。 2、……描写了(或刻画了)……3、……意思是……

二,关于文章。

1.标题作用:

1)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发展 2)总结文章内容,点名主旨(突出主题)

3)形式新颖,吸引读者 4)反映人物情感变化

2.某段起什么作用:

1)开头,a、引起下文 b、点名所要描写的对象

c、照应文章标题 d、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e、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2)此段在文中,a、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b、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推动情节发展

3)结尾,a总结全文 b、揭示文章主旨 c、照应前文 d、照应题目 e、引人深思

3.简要概括文中事物特点:首先分析文章的结构,注意文中的连接词(首先、其次、还、然后、也、最后、此外……这些词语外面的句子往往就是事物的特点。

4. 段意的归纳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5.归纳文章的中心。

公式: ①写人为主:记叙了……赞扬了……表达了…… 记事为主:

记叙了……(批评了)歌颂了……表现了…… 写景状物:采用了……手法,借助……描写,赞扬了……抒发了…… 游记:描写了……表达了……感情 ⑤议**:

文章论述了……阐明了……

6.文章运用表现手法作用:

例题:请问这题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读文章有何好处(意义)?

1)对比,作用:xx和xx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人(事)物xx的特点

2)象征,作用:使文章立意深远,含蕴深刻

3)伏笔,作用:对将要出现的xx事物作暗示,为情节发展作铺垫

4)照应,作用:使文章结构严谨,使文章主题更加鲜明,使文章更加严密

5)烘托、渲染,作用:表现环境,营造氛围,抒发情感,突出主题。

7.描写手法的作用。

1、读出描写手法在语段中的位置及目的。2、明确描写类型及相关知识:

外貌(肖像)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语言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表露人物感情,提示了人物内心世界

动作(细节)描的主要作用就是显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可使人物具有活力,栩栩如生

心理(神态)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尤其是复杂的心理主刻画,更能提示人物的精神世界。

3、公式:外貌:描写了……的样子,表现了……

语言:……的语言,生动、传神地展示了……内心,表现了……

动作:用运……的词语,生动、准确地刻画了……

心理:……等词语写出了……,表现了……

8.记叙的要素的作用。

公式: ①时间:以……的时间为序(或线索)来写,使记叙的过程更清楚。

②地点:以……的转换为序来写,为人物提供活动环境。 ③事件:

以……的事件来写,突出人物形象,使人物有血有肉,丰富鲜明。 ④人物:以……的活动来写,推进故事情节向前发展。

9.环境描写的作用。

1、找出文段开头或中间及末尾的环境描写语句。

2、公式: ①的景物描写,写出了……的景色(或环境),烘托了人物……的性格和品质。 ②的景物描写,结合人物心理活动,表现人物……的性格和精神。

3……的景物描写,反映了……的情景,为全文定下了……的感情基调。

10.前后照应。

公式: 1、在文章开头、中间、结尾找出关键词。 2、……与……相互照应,表现了……

11.巧设悬念。

12.文章开头写景语段的作用。

公式: 1、分析所写景物的特色。 2、……描写了……,为下文写……打下了伏笔。

13.称谓变化。

公式: 1、找出人物称谓的变化词语。 2、采用第一人称,亲切、真实。 3、称谓变化也反映了情感的变化。

语文阅读答题技巧

就个人观点来看,我认为语文阅读说易很易,说难很难。有时让人摸不着规律。其实阅读并非一件难事。只要我们下定决心,有好的方法就一定能成功!中考有三种语文阅读文体 记叙文,说明文,议 我们从记叙文开始,掌握基本答题技巧,再逐层提高。好,我们开始吧!加油!1.记叙文。解题步骤。第一步,仔细地阅读全文,认真地...

语文阅读答题技巧

逻辑顺序 先结果后原因,层层递进,现象到本质,因到果,果到因,主到次,浅入深,个别到一般等,常用表因果 表事理顺序的词,如 因为 所以 首先 其次 时间顺序则是说明事物发展 演变,例如介绍工作程序的文章。掌握答题格式 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

语文答题技巧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

语文答题技巧 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现代文阅读理解在初中语文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语文考试中的重点,下面是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的常见题型及解答技巧,同学们在平时的联系和考试前可以认真阅读,让自己的现代文阅读多拿几分。快速阅读全文并寻找答案。语文中考现代文阅读题在答题时首先了解阅读材料的多样性和...

语文答题技巧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答题

语文答题技巧 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答题模板。语文阅读理解在中考语文占分值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主要包含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学生日常获取课内外相关知识 以及信息 的重要方法 另一方面 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和适应未来社会的必要技能。本文整理了答题技巧,供参考!1 审题,通常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第...

语文答题技巧

古文答题技巧。1 译句 1 尽可能一一对应翻 2 不符合现代语法现象要调整变化 3 语气不变,标点不变 4 检验 倒装句,省略句 2 语法古今异义句法被动句。词性活用省略句。通假字倒装句。一词多义 尤其注意实词150 虚词6判断句。固定句式。现代文答题技巧。作用题。写什么 词语解释,词性,词语搭配,...

语文答题技巧

语文答题技巧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丁晓萌九一1 记叙文六要素?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起因 经过 结果2 找主题句?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针对一节中的主题句应在这一节中找议论 抒情的语句,特别是结尾处最重要。3 文章内容?方法 看题目 人物 事物 事件,进行综合 概括。答 此文记叙了 描写了 说明了 ...

语文答题技巧

认真读题用笔圈出重点,用心琢磨出题用意,书写工整。一 积累运用部分 1 选择题,辨音 变形的题,可以使用排除法 2 古诗文和现代文背默题,不要写错别字,书写工整规范 3 若有仿句,必须和例句一样整齐 4 名著阅读和综合性实践题,结合实际解答,不要不答,按点答题,语句通顺。二 阅读理解题 注意 在文章...

语文答题技巧

面对题量大 阅读量大 手写量大的高考语文试题,掌握一些答题技巧,对考生是有好处的。今天,省实验中学语文教研组长张胜老师通过本报向考生们讲解一些高考语文的答题技巧。技巧一。拿到试卷先全面浏览。语文学科是高考的首场考试,时间长,题量大。张胜老师说,语文考试第一个需要注意的考场技巧是 拿到卷子后,先总览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