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三数上教案

发布 2023-09-12 16:36:51 阅读 4193

1、探索并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一、情境引入,提出问题。

二、引导探索学习新知。

1、仔细观察并说出图意。

2、谁能根据这幅图提出问题?胖胖应怎样付钱?

3、试着解决所提问题。买一个蛋糕和3个面包。

引出:3×4+6= 用你喜欢的方法表示(画图)

学生交流汇报 :

4、讨论淘气和笑笑的算法3×4+6 6 + 3×4 说出他们的想法。

5、讨论有加法又有乘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强调书写格式)

三、尝试解决,拓展应用。

壮壮有20元,买3包饼干应找回多少元?学生交流减法又有乘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你能结合小熊购物说说下面算式解决了什么数学问题。

四、小结:在这节课中,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混合运算。

1、探索并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新学期开学了淘气和笑笑去买文具:描述情境图,他们的对话你看明白没有,说说你的想法?该怎样计算?指导学生看图理解题意。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小组交流各自的问题,并试着解决问题。

2、引出:笑笑买一本作文本和一本英文本一共多少元?

1)列式计算,小组交流。引导学生根据问题独立列出乘法算式。

2)全班交流算法。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学生们可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

3、解决问题:每本算式本现价比原价便宜多少元?每个学生先独立列出乘法算式,尝试解决,再交流、汇报。

4、哪种做法对?说一说书写格式。

三、试一试

讨论:看图说一说算式的意思。

四、全课小结,完成作业——在这节课中,你学会了什么?要注意什么问题?

板书设计:买文具。

1、探索并掌握有小括号的计算方法。

2、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合作学习。

解决实际问题中掌握有小括号的计算方法。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ppt

2、在情景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二、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1、同学们都坐大船需要几条船?他们的做法你看懂了吗?与同伴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小括号的作用是什么?

2、独立思考、探索算法小括号的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如果都坐小船需要几条小船?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

、对比选择,适时引导。

三、试一试

指导学生自学,说明小括号表示是什么意思?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通过前面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过河。

1、体验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能结合具体事物辩认从不同位置(正面、侧面、上面)看到的物体的形状。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察和合作意识,培养初步的辩证唯主义思想。

1、能结合具体事物辩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形状。

2、体验从不同角度看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配图长方体、正方体、不同形状的物体。

一、情景创设。

1、以小组为单位,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讲台。

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每人选择一个位置来观察这张讲台,然后互相说说观察到的形状是什么样子的,然后再交换位置观察、交流。想一想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刚才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了讲台。

现在请同学们来说一说,你看到的讲台是什么样子的?

2、总结: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已经发现,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看到的面的个数也是不一样的,每个位置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二、问题**。

1.讲解每个面的名称。

2.板书:正面、侧面、上面。

3.拿出物体变换摆放,指出不同的面。

4.组织学生互相摆放,指出不同的面。

三、体验感悟。

1.学生试说,老师纠正强调。

2.学生齐读每个面的名称。

3.学生按照老师摆放说出不同的面。

4.以小组为单位活动。

四、实践应用。

五、小结。这节课你们学的开心吗?能说说你的收获吗?

看一看(一)

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状不同。

站在一个位置看讲台、最多能看到3个面。

正面、侧面、上面。

1、通过观察活动,能使学生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辨认简单物体。

2、培养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的能力。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1、通过观察活动,能使学生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辨认简单物体。

2、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每组四块大小相等的正方体积木、投影仪。

一、情景创设。

上节课我们通过学习,知道长方体的三个面的名称(举起一个长方体)。可是机灵狗没学会,谁愿意教一教他?

二、问题**。

1.指导学生模仿书上的积木图排列,2.现在请一些同学来说一说,你是站在哪个位置观察的?看到的是什么形状?为什么呢?

三、体验感悟。

1.学生试说,老师纠正强调。

2.学生齐读每个面的名称。

3.学生按照老师摆放说出不同的面。

4.以小组为单位活动。

四、实践应用。

1、结合“捐书活动”这一活动,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发展从**中获得信息,提出问题及估算的能力。

3、在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连加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在交流连加算式的计算方法过程中,提倡算法多样化。

教具:小黑板、小奖品、算式卡片、商品卡片、直尺,学具。

一、谈话引入: 看一看,说一说。

1、出示统计图,学生自主观察、讨论,启发学生根据图表中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

2、 出示图表。通过这张表你知道了什么?哪个年级捐得多些?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二、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1、 三个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 列式:118+104+95=

1)、 仔细观察这个算式,它和以前学的不太一样。你能不能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

2)、 估算。老师请大家先来估计估计,大约会有多少本?

3)、 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

2、算一算。 你们认为自己估计的准不准呢?好,请你拿出练习本,动手算一算。 把你的计算方法在小组内和好朋友交流一下。

3、学生独立完成四年级一共捐多少本?讨论交流计算方法?

4、小结:你学会了什么?

三、练习18页。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连减的具体方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与交流。

2、 运用连减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 结合“运白菜”的情境,发展提出问题,运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算法的多样化。

2、在实践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件。一、 谈话引入:秋高气爽,又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让我们走进小农场,看看那里的景色吧!这片地里种着白菜,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在白菜地里藏着那些数学问题呢? 对话平台玩中学。

二、自主探索

1、说一说。 这一环节启发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问题。 观察教材第77页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1) 先独立思考。

2) 把你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与同桌交流一下。

3) 谁愿意对大家说一说你的问题?

2、写一写。 学会正确的计算方法,经历不同的算法交流。 你想怎样计算呢请你试着在练习本上写一写。

1)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答。

2) 全班内交流算法。

3) 教师板书不同算法。 学中做

3、小结:三、完成教材20页第1题计算。

a) 独立计算,尝试解答。 b) 班级交流各自算法。 第题。

1、在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掌握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和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仔细看图和审题的学习习惯。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谈话引入。

1、出示ppt

2、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3、你能计算出八月份共节约了多少元?

4、讨论笑笑和淘气的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二、合作学习。

1、九月份节余260元,十月份节余比九月份少30元,两个月节余多少元?你是怎么想的?

1)分析理解题意。

2)画图。3)用综合法和分析法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三、试一试。

1、理解题意、

2、画图分析。

3、用综合法和分析法。

4、讨论几种方法。

小结:你学会了什么?

四、乘与除。

1、探索并掌握整。

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探索并掌握整。

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一、情境引入,提出问题——植树节马上就到了,你们有什么计划吗?请看明明班的同学在干什么呢?

二、引导探索学习新知——出示挂图,大家看一看,这里有什么?

1、仔细观察并说出图意。

2、谁能根据这幅图提出问题?

3、试着解决所提问题。引出:20×3=

4、讨论算法——20+20+20=60 2×3=6,20×3=60

三、尝试解决,拓展应用。

1、每箱草莓40个,8箱草莓一共有多少个?(学生独立解决,全班交流)

3、有三堆香蕉,每堆200根,小象每天吃60根。大象每天要吃90根。

1)3头小象吃一堆香蕉,够1天吃吗?

2019二数上认识米教案

认识米。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三册第64 65页。教学目标 1 在实际测量中,经历认识长度单位 米 的过程。2 体会米的含义,知道厘米 米之间的关系 能以米 厘米为单位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3 进一步体会测量在生活中的简单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 经历认识长度单位...

2019秋课题教案

2 通过阅读文章,让学生体会到读书的乐趣。3 培养学生爱阅读,爱科学,并掌握一些阅读的方法。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会到阅读让我们我幸福,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爱阅读,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学生准备 每人设计一份阅读手抄报。教师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 一 看图编故事,导入新课。1 学生观察 发...

2023年秋初一教案

9月 6日,星期五 课题学习广播操青春的活力 2 3节 队列队形。第 3 课时。认知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掌握广播体操第2 3节的动作要领和方法,记住动作的名称。教学目标。技能目标。约85 以上的学生能基本掌握动作的要领和方法,约20 左右的学生动作舒展,有力度。情感目标学生乐于配合教师,练习积极,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