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摄影爱好者如何欣赏摄影作品

发布 2023-08-22 08:18:08 阅读 8493

◎美学技术◎

牟海建。徐州文化馆,江苏徐州。

摘要:现今社会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老。

年朋友喜欢学习数码摄影的越来越多了,因为数码相机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时尚和乐趣。但是,许多中老年摄影爱好者在刚刚踏上摄影之路时,面对众多优秀的摄影作品,不能很清楚地了解它,读懂它,更不知怎样去欣赏它,往往会忽略了摄影作品中所隐含的内涵和外延。面对一幅好的摄影作品,学会如何读懂它,欣赏它,这是一个摄影爱好者必修的基本功之。

一。也就是说,中老年摄影爱好者在学习摄影的过程中只有读懂摄影作品,才能学会欣赏摄影作品,才能从别人的摄影作品中学习到更多的摄影知识,领略到摄影作品中的内涵与外延。这。

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这方面的经验与想法。

关键词:中老年摄影爱好者;摄影作品。

摄影,是一个摄影家对要拍摄的对象经过思维取景后按下快门,还原现实事物、景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除了根据需求要讲究摄影器材、技法外,更要求摄影者要有瞬间的感悟。所谓的“感”是视觉的感觉和感知,“悟”是摄影家拍摄过程中头脑理性思维的反应。

例如,我在授课分析学员作品时得知,有相当一部分学员在摄影过程中拍到了好的作品,但是他们竟然不知是一。

幅成功的好作品,使我感到很不理解。这也从中可以看出他们的摄影不是有理性思维的,有目的地拍摄,而是盲目的凭着一种感觉,随意地拍摄。当我对他们的作品点评以后,他们才恍然大悟,有的直拍脑门大笑。

类似这样的笑话很多。所以学会欣赏作品对他们很有必要。例如,当我们面对不同种类的摄影作品时,该用什么样的眼光去看待、欣赏和评价?

对于现在绝大多数的摄影作品都是在从不同的角度去表现自然风光、社会人文、行为艺术的美。这样的作品不仅能给我们带来了视觉和精神上的享受,而且给我们带来了对于生活感受的启迪和激情。当然也有一部分,如抓拍、纪实类的作品对于构图、光线、角度等,因客观环境的原因而不可做苛刻的要求。

面对不同题材、风格的摄影作品时,我们应该以怎样的一种思维心态去欣赏它?由于摄影艺术区别于其他艺术,有它独自的艺术特征和规律,从而决定了它自身的艺术规律。摄影艺术的展现是通过色彩、影调,时空等条件来塑造形象。

因此,欣赏摄影艺术首先要从了解作品的主题,看懂主体,知道陪体,另外还要对构图、用光、影调等能被欣赏者直接感观的基础要素人手,这些要素不仅是构成一幅作品的基础,也是欣赏者感受和认知摄影作品的艺术前提。因此,摄影艺术应该从主题思想,主体表现,技术技巧艺术表现手法等三个方面去着手欣赏阅知,了解外延,理解内涵。

首先,主题思想是摄影作品内容的集中体现,是一幅摄影作品的灵魂。对任何一幅摄影作品主题的表现,摄影家会通过作品画面告诉人们其主题思想的类别,内涵,目的,意义。这也是摄影作品要反映作者要拍摄主题的唯一性。

摄影艺术是一个以生活为源泉,以感知为基础,以想象为手段,以情感为动力,以思想为灵魂,并通过照相机艺术地把握生活的复杂过程,它要求摄影家必须具有善于观察和感受、善于学习和思考、善于发现和捕捉的本领,在生活、思想、技巧等方面进行艰苦的磨炼。其表现形式,艺术手法贯穿于一幅摄影作品从构思到完成作品的全过程,体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一般纪实类,新闻类摄影题材的主题思想比较明显,风光类和生活类的作品有时候主题不是很突出,但是在拍摄表现手法上既有相同之处,也有着明显的区别。

摄影家在拍摄作品的过程中,它是大脑思维对客观事物及事件瞬间的,有目的的反应而去拍摄,并不是盲目的随心所欲,这是他们的相同之处。不同点是纪实类,新闻类,风光类和。

生活类的摄影作品,因客观环境的不同,因而要求也不相同。例。

如,纪实类,新闻类摄影是以时间,空间,事件和背景为拍摄主题,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现场感,是什么就是什么,具有尊重现实不可以进行后期加工处理的特殊性。然而,风光类和生活类的作品是以美感为前提,可以根据作者的喜好和观赏者的要求进行后期的ps美化和创意进行二度创作,以此达到作者和观赏者的要求。

其次,一幅好的优秀作品它是摄影家通过主体表现主题,展现主体,以及摄影家运用摄影技术与技巧的应用和完美结合的结果,这就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现在很多摄影作品比赛中成功的摄影作品主体的安排,所采用的拍摄技巧,都是紧扣绕主题,使画面主体突出、虚化,对比,创意等等很多的手段,让整个画面更具有感染力、冲击力的美感艺术效果,使观赏者面对摄影画面有赏心悦目身临其境之感,这是摄影作品的整体性。另外还要看摄影作品的现场性和瞬间性。

摄影创作离不开时间和空间,也就是说拍摄地点和角度的选择是作品形式表现的关键。任何事物只有在它的现场空间展现对摄影才有意义。凡是摄影创作的素材必须有主体存在其空间,否则审美关系就无法成立。

其他艺术可以通过记忆进行创作,而摄影则不行。瞬间性主要是反映任何现场都是在特定的时间决定的,任何事物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存在,快门记录的是来去匆匆的瞬间,这个记录表明是这个客体而不是其他客体。一幅好的摄影作品,特别是一幅传世的摄影作品一定具有它的整体性。

这就是摄影作品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也是内涵与外延有机结合的完美体现。如果你是一个具有一定的摄影知识的摄影爱好者,一看摄影作品便知摄影家拍摄时所运用的思维方法和拍摄手段,以此可以进行评价,推敲和借鉴,从而能更深层次去感受和认知摄影作品的意境和魅力,了解作者的构思和用意,读懂摄影作品在构图中点、线、面有计划,按比例的在画面里安排。反之,如果你对相关的摄影知识了解不够深入,看到摄影作品时,只会感之摄影作品中的图画效果,而忽略了作品中精彩的瞬间、人物的神态,以及摄影作品中光和影等内涵和外延关系,而错过了一次难得的,宝贵的学习机会。

第三,艺术的表现方法也是欣赏**的一个重要因素,它是摄影家在艺术观、主题思想的指导下,并根据主题创作的需要所运用的不同表现手法。在当今很多商业化的摄影作品和艺术类摄影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不同艺术的表现方法和手段。对于欣赏这一类的摄影作品时,与我们所接受的教育及个人的艺术修养有着比较紧密的联系,我们可以通过不断的读书学习来提高我们个人艺术和哲学思想的修养,从而在**摄影作品时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受到更多的启迪和教育。

因此,在这个世界上无论做什么事情只有不断地努力学习人才会有智慧、有见识、有收获。都是学而知,不学而不知,学而知不足。因此,无论是领悟摄影艺术还是对摄影作品欣赏,都需要一个长时间的学习、积累和总结的过程;掌握好在学中看、看中学的这种互补关系,领会“学不可以已,温故而知新”的求知精神尤为必要。

只有通过不断的观赏,不断的实践,从中感悟摄影内涵,了解摄影的外延,这样才能提高我们对摄影作品的欣赏水平、形成自己独立的摄影创作风格。当我们所看到的众多摄影作品中,我们不必苛求每一张摄影作品都是具有美感的,但是,只要我们用自己的感情去欣赏,思考,读懂摄影作品中作者的思想和用意,相信每一幅摄影作品都会给我们带来独特的美丽和感动!

中老年摄影爱好者如何欣赏摄影作品

作者 牟海建。艺术科技 2014年第01期。摘要 现今社会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老年朋友喜欢学习数码摄影的越来越多了,因为数码相机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时尚和乐趣。但是,许多中老年摄影爱好者在刚刚踏上摄影之路时,面对众多优秀的摄影作品,不能很清楚地了解它,读懂它,更不知怎样去欣赏它...

英语爱好者协会社长申请书

申请书。尊敬的老师 您好!大学校园是学术的天堂,因为她的博爱,给了我们在校大学生无拘无束的生活,和自由发展的空间。同时也是因为这种宽松的环境容易产生懈怠情绪,因此也会使很多人沉迷于自我的世界不能自拔,比如网络游戏和大学生对感情的认识不足严重影响了个人发展和整体学术氛围。大学是通向社会的最后一个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