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实施细则 修改版

发布 2019-08-15 14:24:17 阅读 3917

1 防止人身**事故 3

4 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 9

5 防止变电站全停及重要客户停电事故。

6 防止输电线路事故 18

7 防止输变电设备污闪事故 23

9 防止大型变压器损坏事故 24

10 防止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和并联电容器装置事故 31

11 防止互感器损坏事故 36

12 防止gis、开关设备事故 39

13 防止电力电缆损坏事故 49

14 防止接地网和过电压事故 54

15 防止继电保护事故 61

16 防止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电力通信网及信息系统事故 76

18 防止火灾事故和交通事故 91

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

实施细则(修改版)

为防止人身**事故,应认真贯彻《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国家电网安监〔2009〕664号)、《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dl5009)、《关于印发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基本规范(试行)的通知》(国家电网安监〔2011〕139号) 、关于印发生产作业风险管控工作规范(试行)的通知》(国家电网安监〔2011〕137号)、《关于印发《营销业扩报装工作全过程防人身事故十二条措施(试行)>、营销业扩报装工作全过程安全危险点辨识与预控手册(试行)>的通知》(国家电网营销〔2011〕237 号)、《国家电网公司基建安全管理规定》(国家电网基建〔2011〕1753号)、《国家电网公司建设工程施工分包安全管理规定》(国家电网基建〔2010〕174号)、《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建设起重机械安全管理重点措施(试行)》(国家电网基建〔2008〕696号)、《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建设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国家电网安监〔2008〕891号)、《输变电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q/gdw250—2009)及其它有关规定,并提出以下重点要求:

1.1 加强各类作业风险管控。

1.1.1 根据工作内容做好各类作业各个环节风险分析,落实风险预控和现场管控措施。

严格执行《江苏省电力公司生产计划管理规定》,统筹基建、技改、用户等工程,详细编制年度、月度生产计划和班组周工作计划,结合生产计划的编制认真开展班组承载力和作业风险分析,制定落实现场风险预控措施,严格执行到岗到位制度,加强现场安全管控,有效防范各类作业风险。

1.1.1.1对于开关柜类设备的检修、预试或验收,针对其带电点与作业范围绝缘距离短的特点,不管有无物理隔离措施,均应加强风险分析与预控。

1.1.1.2对于隔离开关的就地操作,应做好支柱绝缘子断裂的风险分析与预控,监护人员应严格监视隔离开关动作情况,操作人员应视情况做好及时撤离的准备。

电动操作的隔离开关就地操作时应选择在端子箱操作,手动操作隔离开关就地操作时,操作人员应对被操作的设备进行试探用力,同时注意检查传动部件是否正常。应充分考虑闸刀操作方向及人员站位,便于异常情况下人员紧急撤离。

1.1.1.3 对于高空作业,应做好各个环节风险分析与预控,特别是防静电感应和高空坠落的安全措施。

1.1.1.

4 对于业扩报装工作,应做好施工、验收、接电等各个环节的风险辨识与预控 ,严格履行正常验收程序,严禁单人工作、不验电、不采取安全措施以及强制解锁、擅自操作客户设备等行为。

对于输、配、农电工作,应认真开展作业现场勘察,分析查找作业现场和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危险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措施并严格执行。

1.1.2 在作业现场内可能发生人身伤害事故的地点,应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并宜设立安全警示牌,必要时设专人监护。对交叉作业现场应制订完备的交叉作业安全防护措施。

1.作业人员应按规定正确使用安全帽、安全带、防护服等安全工器具。

2.作业现场的防火、防毒、防爆、防尘、防静电、防感应电等措施应齐备。

3.作业现场设备名称、编号应清晰正确,作业前应认真核对,防止误入、误登带电间隔。

4.进入sf6设备装置室,必须先启动排风扇进行换气,必要时应检查sf6气体含量是否超标。

1.2 加强作业人员培训。

1.2.1 定期对有关作业人员进行安全规程、制度、技术、风险辨识等培训、考试,使其熟练掌握有关规定、风险因素、安全措施和要求,明确各自安全职责,提高安全防护、风险辨识的能力和水平。

1.以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为核心,全面推进实施“员工安全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促进一线员工队伍安全素养的整体提高。

2.对班组长、工作票“三种人”、技术骨干等关键人员,开展安全管理专题培训,不断提高关键岗位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3.强化对协作单位员工安全素质的监管,落实个人资质审查、安全培训考核、现场违章记分等动态管理措施,不断提高协作单位现场安全管理水平。

1.2.2 对于实习人员、临时和新参加工作的人员,应强化安全技术培训,并应在证明其具备必要的安全技能和在有工作经验的人员带领下方可作业。

禁止指派实习人员、临时和新参加工作的人员单独工作。

1.2.3 应结合生产实际,经常性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思想、安全文化教育,开展有针对性的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安全风险防范意识,掌握安全防护知识和伤害事故发生时的自救、互救方法。

积极开展有层次的反事故演习,推行无脚本应急演练活动,提高队伍的综合实战能力和员工的生产技能水平。

1.3 加强对外包工程人员管理。

1.3.1 加强对各项承包工程的安全管理,明确业主、监理、承包商的安全责任,严格资质审查,签订安全协议书,严禁层层转包或违法分包,严禁“以包代管”、“以罚代管”,并根据有关规定严格考核。

1.工程发包单位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及国家电网公司有关规定进行工程分包,严格控制工程分包范围,严禁违规分包工程。工程分包后严禁再次分包或转包。

2.发包单位在工程分包时,必须严格审查承包单位的施工资质和安全资质,不得使用未经施工资质、安全资质审查或资质审查不合格的承包单位。

3.发包单位对其工程承包单位的安全施工负有监督、管理、指导责任,对其劳务承包单位的安全施工负直接管理责任。严禁以“包”代管和以“罚”代管。

4.发包单位在工程分包时,必须与其工程承包单位签订工程分包合同和安全协议,工程分包合同中必须明确双方的安全生产责任、权利及义务。

1.3.2 监督检查分包商在施工现场的专(兼)职安全员配置和履职、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施工机具的定期检验及现场安全措施落实等情况。

1.监督检查并督促承包单位全体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和考试。承包单位在工程施工前必须对其作业人员进行身体检查,体检不合格不得上岗作业。患有职业禁忌症、老弱病残及未成年者不得录用。

2.监督检查并督促承包单位必须按国家规定为作业人员配备个人安全防护用品。

3.发包单位必须对承包单位实际进场队伍的员工培训、持证上岗、施工机械、现场管理等情况进行重点管控。

1.3.3 在有危险性的电力生产区域(如有可能引发火灾、**、触电、高空坠落、中毒、窒息、机械伤害、烧烫伤等人员、电网、设备事故的场所)作业,发包方应事先对承包方相关人员进行全面的安全技术交底,要求承包方制定安全措施,并配合做好相关安全措施。

1.承包单位对其所承担的施工项目必须编制安全施工措施并报监理单位和发包单位审批与备案。对特殊作业、危险作业和重要施工项目,发包单位应指导工程承包单位编制施工方案和安全施工措施,施工时发包单位应派员现场不定期监督、指导。

2.开工前发包单位对承包方负责人和工程技术人员、安监人员进行全面的安全技术交底,并应有完整的记录或资料。

1.4 加强安全工器具和安全设施管理。

1.4.1 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各项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配备充足的、经国家认证认可的质检机构检测合格的安全工器具和防护用品,并按照有关标准、规程要求定期检验,禁止使用不合格的工器具和防护用品,提高作业安全保障水平。

1.建立健全安全工器具管理制度,严格规范安全工器具采购、检测、使用、维护、保管、报废等环节的管理。

2. 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对安全工器具进行定期检验,可委托具有资质的电力安全工器具检验机构或具备条件的高压试验班组进行。

3.安全工器具必须统一编号、定置存放、专人保管,其存放必须满足国家和行业标准及产品说明书要求,安全工器具使用前应进行检查,严禁使用不合格安全工器具。

4.建立完善的安全工器具管理台帐并由专人负责管理,对安全工器具的领用、检测、维护、存放、报废等各个环节实施严格的跟踪管理。

5.合格安全工器具与不合格安全工器具必须分开存放,损坏或达到报废时限的安全工器具必须及时进行报废处理。

1.4.2 对现场的安全设施,应加强管理、及时完善、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其安全性能和功能满足相关规定、规程和标准要求。

建立健全现场安全设施台帐并由专人负责管理,对安全设施的定期维护和保养进行严格的跟踪管理,维护、保养、检测等工作应做好相关记录。

1.5 设计阶段应注意的问题。

1.5.1在输变电工程设计中,应认真吸取人身**事故教训,并按照相关规程、规定的要求,及时改进和完善安全设施及设备安全防护措施设计。

1.5.2 施工图设计时,应严格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内容,编写《输变电工程设计强制性条文执行计划表》,突出说明安全防护措施设计。

在输变电工程设计中,应严格执行最新的国网公司、省公司有关规程规定。

1.6 加强施工项目安全管理。

1.6.1 强化工程分包全过程动态管理。

施工企业要制定分包商资质审查、准入制度,要做好核审分包队伍进入现场、安全教育培训、动态考核工作,对施工全过程进行有效控制,确保分包安全处于受控状态。

1.6.2 抓好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建立重大及特殊作业技术方案评审制度,施工安全方案的变更调整要履行重新审批程序。施工单位要落实好安全文明施工实施细则、作业指导书等安全技术措施。

1.6.3 严格执行特殊工种、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项目监理部要严格执行特殊工种、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入场资格审查制度,审查上岗证件的有效性。施工单位要加强特殊工种、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强调工作负责人不得使用非合格专业人员从事特种作业,要建立严格的惩罚制度,严肃特种作业行为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