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经典例题汇总一 含解析

发布 2019-07-30 11:56:37 阅读 4513

两平面的平行判定和性质(含解析)

例1:已知正方体.

求证:平面平面.

证明:∵为正方体,,

又平面,故平面.

同理平面.又, 平面平面.

说明:上述证明是根据判定定理1实现的.本题也可根据判定定理2证明,只需连接即可,此法还可以求出这两个平行平面的距离.

典型例题二。

例2:如图,已知,,

典型例题一。

例1 已知,,,求点的坐标,使四边形为等腰梯形.

分析:利用等腰梯形所具备的性质“两底互相平行且两腰长相等”进行解题.

解:如图,设,若,则,即。

由①、②解得.

若,则。即。

由③、④式解得.

故点的坐标为或.

说明:(1)把哪两条边作为梯形的底是讨论的标准,解此题时注意不要漏解.(2)在遇到两直线平行问题时,一定要注意直线斜率不存在的情况.此题中、的斜率都存在,故不可能出现斜率不存在的情况.

典型例题二。

例2当为何值时,直线与直线互相垂直?

分析:分类讨论,利用两直线垂直的充要条件进行求解.或利用结论“设直线和的方程分别是,,则的充要条件是”(其证明可借助向量知识完成)解题.

解法一:由题意,直线.

1)若,即,此时直线,显然垂直;

2)若,即时,直线与直线不垂直;

3)若,且,则直线、斜率、存在,.

当时,,即,.

综上可知,当或时,直线.

解法二:由于直线,所以,解得.

故当或时,直线.

说明:对于本题,容易出现忽视斜率存在性而引发的解题错误,如先认可两直线、的斜率分别为、,则,.

由,得,即.

解上述方程为.从而得到当时,直线与互相垂直.

上述解题的失误在于机械地套用两直线垂直(斜率形式)的充要条件,忽视了斜率存在的大前提,因而失去对另一种斜率不存在时两直线垂直的考虑,出现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典型例题三。

例3 已知直线经过点,且被两平行直线和截得的线段之长为5,求直线的方程.

分析:(1)如图,利用点斜式方程,分别与、联立,求得两交点、的坐标(用表示),再利用可求出的值,从而求得的方程.(2)利用、之间的距离及与夹角的关系求解.(3)设直线与、分别相交于、,则可通过求出、的值,确定直线的斜率(或倾斜角),从而求得直线的方程.

解法一:若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则直线的方程为,此时与、的交点分别为和,截得的线段的长,符合题意,若直线的斜率存在,则设直线的方程为.

解方程组得,解方程组得.

由,得.解之,得,即欲求的直线方程为.

综上可知,所求的方程为或.

解法二:由题意,直线、之间的距离为,且直线被平等直线、所截得的线段的长为5(如上图),设直线与直线的夹角为,则,故∴.

由直线的倾斜角为135°,知直线的倾斜角为0°或90°,又由直线过点,故直线的方程为或.

解法三:设直线与、分别相交、,则:

两式相减,得. ①

又 ②联立①、②可得或。

由上可知,直线的倾斜角分别为0°或90°.

故所求直线方程为或.

说明:本题容易产生的误解是默认直线的斜率存在,这样由解法一就只能得到,从而遗漏了斜率不存在的情形.

一般地,求过一定点,且被两已知平行直线截得的线段为定长的直线,当小于两平行直线之间距离时无解;当时有唯一解;当时,有且只有两解.另外,本题的三种解法中,解法二采取先求出夹角后,再求直线的斜率或倾斜角,从方法上看较为简单;而解法三注意了利用整体思想处理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简化了运算过程.

典型例题四。

例4 已知点,,点在坐标轴上,且,则满足条件的点的个数是( )

(a)1b)2c)3d)4

解:点在坐标轴上,可有两种情况,即在轴或轴上,点的坐标可设为或.

由题意,,直线与直线垂直,其斜率乘积为-1,可分别求得或2,或4,所以满足条件的点的坐标为(0,0),(2,0),(0,4).

说明:①本题还可以有另外两种解法:一种是利用勾股定理,另一种是直角三角形斜边与轴交点恰为斜边中点,则由到、距离相等的性质可解.②本题易错,可能只解一个坐标轴;可能解方程时漏解;也可能看到、各有两解而误以为有四点.

典型例题五。

例5 已知的一个定点是,、的平分线分别是,,求直线的方程.

分析:利用角平分线的轴对称性质,求出关于,的对称点,它们显然在直线上.

解:关于,的对称点分别是和,且这两点都在直线上,由两点式求得直线方程为.

典型例题六。

例6 求经过两条直线和的交点,并且垂直于直线的直线的方程.

解一:解得两直线和的交点为(,)由已知垂直关系可求得所求直线的斜率为,进而所求直线方程为.

解二:设所求直线方程为,将所求交点坐标(,)代入方程得,所以所求直线方程为.

解三:所求直线过点(,)且与直线垂直,所以,所求直线方程为。

即。解四:设所求直线得方程为。

即1)由于该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则。解得。

代入(1)得所求直线方程为.

典型例题七。

例7 已知定点(3,1),在直线和上分别求点和点,使的周长最短,并求出最短周长.

分析:由连接两点的线中,直线段最短,利用对称,把折线转化为直线,即转化为求两点间的距离.

解:如图1,设点关于直线和的对称点分别为,

又。周长最小值是:

由两点式可得方程为:

而且易求得0),此时,周长最短,周长为.

典型例题八。

例8 已知实数,满足,求证:.

解:本题的几何意义是:直线上的点(,)与定点的距离的平方不小于.因为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任一点连线中,垂线段距离最短,而垂线段的长度即距离,所以,即.

说明:本题应为不等式的题目,难度较大,证明方法也较多,但用解析几何的方法解决显得轻松简捷,深刻地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典型例题九。

例9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在上,,,试在轴的正半周上求一点,使取得最大值.

分析:要使最大,只需最大,而是直线到直线的角(此处即为夹角),利用公式可以解决问题.

解:如图2,设点,于是直线、的斜率分别为:

当且仅当即,点的坐标为(,0),由可知为锐角,所以此时有最大值.

说明:本题综合性强,是三角、不等式和解析几何知识的交汇点.另外本题也是足球射门最大角问题的推广.

为了更好地理解问题,可以演示用“几何画板”制作的课件。

典型例题十。

例10 直线,求关于直线对称的直线的方程.

分析:本题可有多种不同的解法,给出多种解法的途径是:一类利用直线方程的不同形式求解;另一类采用消元思想进行求解.

解法一:由得与的交点为,显见也在上.

设的斜率为,又的斜率为-2,的斜率为,则。

解得.故的直线方程为.即.

解法二:在直线上取一点,又设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为,则。

解得。故由两点式可求得直线的方程为.

解法三:设直线上一动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为,则。

解得,.显然在上,即,也即.这便是所求的直线的方程.

解法四:设直线上一动点,则关于的对称点在直线上,可设的坐标为,则。

即。消去,得,即此所求的直线的方程.

说明:在解法一中,应注意正确运用“到角公式”,明确由哪条直线到哪条直线的角.在具体解题时,最好能准确画出图形,直观地得出关系式.在解法四中,脱去绝对值符号时,运用了平面区域的知识.否则,若从表面上可得到两种结果,这显然很难准确地得出直线的方程.

本题的四种不同的解法,体现了求直线方程的不同的思想方法,具有一定的综合性.除此之外,从本题的不同解法中可以看出,只有对坐标法有了充分的理解与认识,并具有较强的数形结合意识,才有可能驾驭本题,从而在解法选择的空间上,真正做到游刃有余,左右逢源.

典型例题十一。

例11 不论取什么实数,直线都经过一个定点,并求出这个定点.

分析:题目所给的直线方程的系数含有字母,给任何一个实数值,就可以得到一条确定的直线,因此所给的方程是以为参数的直线系方程.要证明这个直线系的直线都过一定点,就是证明它是一个共点的直线系,我们可以给出的两个特殊值,得到直线系中的两条直线,它们的交点即是直线系中任何直线都过的定点.

另一思路是由于方程对任意的都成立,那么就以为未知数,整理为关于的一元一次方程,再由一元一次方程有无数个解的条件求得定点的坐标.

解法一:对于方程,令,得;令,得.

解方程组得两直线的交点为.

将点代入已知直线方程左边,得:

这表明不论为什么实数,所给直线均经过定点.

解法二:将已知方程以为未知数,整理为:

由于取值的任意性,有。

解得,.所以所给的直线不论取什么实数,都经过一个定点.

说明:(1)曲线过定点,即与参数无关,则参数的同次幂的系数为0,从而求出定点.

2)分别令参数为两个特殊值,得方程组求出点的坐标,代入原方程满足,则此点为定点.

典型例题十二。

例12 一年级为配合素质教育,利用一间教室作为学生绘画成果展览室.为节约经费,他们利用课桌作为展台,将装画的镜框旋置桌上,斜靠展出.已知镜框对桌面的倾角为()镜框中,画的上、下边缘与镜框下边缘分别相距、 (学生距离镜框下缘多远看画的效果最佳?

分析: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为镜框边,为画的宽度,为下边缘上的一点,则可将问题转化为:

已知,,,在轴的正方向向上求一点,使取最大值.

因为视角最大时,从理论上讲,看画的效果最佳(不考虑其他因素).

解:设点坐标为(),从三角函数定义知、两点坐标分别为、,于是直线、的斜率分别为。

于是,即.由于是锐角,且在上,则:,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此时取最大值,对应的点为,因此,学生距离镜框下缘处时,视角最大,即看画效果最佳.

说明:解决本题有两点至关重要:一是建立恰当的坐标系,使问题转化成解析几何问题求解;二是把问题进一步转化成求的最大值.如果坐标系选择不当,或选择求的最大值,都将使问题变得复杂起来.

本题是一个非常实际的数学应用问题,它不仅考查了直线的有关概念以及三角知识的结合运用,而且更重要的是考查了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典型例题十三。

例13 知实数,满足,求的最小值.

分析:本题可使用减少变量法和数形结合法两种方法:可看成点与之间的距离.

2019届高考物理电学经典例题汇编

高中物理典型例题汇编。电学部分。31 如图28 1所示,x轴上方有匀强磁场b,下方有匀强电场e。电量为q 质量为m 重力不计的粒子y轴上。x轴上有一点n l.0 要使粒子在y轴上由静止释放而能到达n点,问 1 粒子应带何种电荷?2 释放点m应满足什么条件?3 粒子从m点运动到n点经历多长的时间?分析...

高考数学解题技巧 高考递推数列分类解析

高考递推数列分类解析。江西萍乡中学龚丽珍。数列问题在高考中一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数列综合题以其综合性强 难度大 技巧性高等特点常被作为高考压轴题,用来考查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数学思想。从2003年开始,特别是各省市自主命题以来,递推数列又成为命题的热点,且大多以压轴题的姿态出现,而且考查难度有所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