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心态决定就业成败你的“心理”就业了吗

发布 2019-05-12 17:48:57 阅读 1803

从无忧无虑的大学生到自谋生路的社会人,突然之间的转变总会让人在心理上无法接受。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工作,没人会给出确切的答案,所以从毕业要找工作的第一天开始,我们就很迷茫;公司开出让人咋舌的招聘要求,让之前的“天之骄子”变得一无是处;找工作一次次受挫,开始慢慢怀疑自己,十多年的学校生涯,究竟学会了什么?

“心理不就业”是当前大学毕业生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心理不就业的毕业生群体主要是指那些由于心智不成熟导致不愿或不能就业的大学生,但是排除那些已经有明确的目标但暂时不就业的大学生。

“心理不就业”的学生有这三类。

心理不就业的大学生特点是虽然身体健康,却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也没有时间概念,跟着感觉走或者“长立志”却没有任何实际行动。一般包括三大类的学生:一种是由于性格但却或者不愿吃苦等,毕业后赋闲在家,一直没有走上工作岗位。

这一类人不愿就业的理由一般都是“工作太没意思了”、“没心情工作”、“太累”。另一类人毕业后虽然勉强走上了工作岗位,但是内心并不珍惜工作机会,在工作中没有全身心投入,随时可能以工作太紧张、不适应工作环境、人际关系搞不好或者希望再学习等原因为借口离开工作岗位,常常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频频跳槽。还有一类就是盲目报考研究生的那一类大学生群体,他们报考研究生的目的不是出于对报考专业的热爱,不是出于对知识探索的一种希冀,经过深思熟虑后希望继续深造,而是一种随大流、逃避就业的权宜之计。

“心理不就业”是谁的过错。

那么为什么有的大学生毕业后会出现心理不就业的情况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缺乏忧患意识。这部分人的共同特点是家庭条件相对优越,父母对于子女比较娇惯和纵容,使儿女成年后仍然没有形成要自食其力养活自己的观念和责任,毕业对它们来说只有一种形式,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当然这也许与学校教育不无关系,在高考指挥棒下的学生只知道埋头苦读,认真考试,不知道如何做人。

心理上未就业的人“长大不**”,意思是说这一类人在生理上已经是成年了,但心理年龄远远地域生理年龄,不够成熟,缺乏社会责任意识,而且头脑中完全充斥着自我,即使考虑就业问题也几乎完全是站在真积极的立场上表态。如目前最需要毕业生的那些边远地区、中小城市、艰苦行业的基层一线等,虽然希望能接受到大学毕业生,但年年招人却年年招不到人。

工作岗位的收入水平已成为大学生衡量工作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志。还有的大学生主观上已经将职业划分出高低贵贱,头脑中根本没有“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概念,对工作岗位过于挑剔,使这些人虽然有很高的学历,但总是找不到满意的岗位。

还有一部分人因为在求学时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更没有学习计划,学习是被动的、敷衍的,大学中所学的知识没有被充分消化,对知识的理解是肤浅的,同时由于没有内在的学习动机,不可能有意识地拓展相关知识的深度,导致这一部分人的知识和社会技能欠缺。有些高校降低了招生标准,对学生的要求不严,再加上毕业时虽然大部分学生能面前过关,但只是结构不合理,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用人单位开始对毕业生持宁缺毋滥的态度,因此这部分学生很难在市场上有一席之地。

心理不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很多缺乏自信心,在求职过程中只要收到打击就会一蹶不振,很难在摔倒的地方重新爬起来;不能有效地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该如何解决问题等,而是变得怨天尤人或者自暴自弃。

让“心理”一同就业。

面对生活中的“心理不就业”现象,我们大学生该如何自我矫正这种不成熟的心理呢?确立明确的就业目标是维护良好的就业心理的关键第一步。客观的分析自己的性格气质、兴趣特长、能力水平,问问自己“我到底想找什么样的工作?

”“我能做什么样的工作”“我的竞争力如何”等,然后正确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思考自己的理想职业与自己所学的专业是否相符,如果不符合该如何去弥补。

还要树立自信心,要相信自己具备了求职所需要的条件,鼓足勇气,积极参与竞争。但这种自信也是以之前充分就业准备为基础的。当然一个人的自信心也不是短暂时间内就可以树立的,最根本的途径还是通过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来获得增强。

大学生只有搞好学业,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面对招聘者踩可能信心十足。

较强的心理承受力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也是不可或缺的。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肯定会遭遇到求职失败的情况,面对失败,有的人心情烦躁,精神不振,甚至会产生自卑感,这显然是心理承受力不强。真正的强者“敢于面对惨淡的人生”,面对求职的一时失利,会认真反思,吸取经验教训,努力争取更好的机会。

最后,毕业生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就业期望值和自己的知识能力结构,这样才能使自己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需求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有的人刚进大学时所学专业还是紧俏的,但毕业时却已经饱和了,造成就业困难。这时大学生避免就业烦恼的一个良方就是大大增强应变性,可以通过辅修第二专业或尽可能多学习理想职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来应对这一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