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会议大会交流发言摘编

发布 2019-05-08 17:32:37 阅读 5615

编者按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开展一年来,试点企业在推动自身创新能力建设上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企业普遍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试点方案,从研发能力建设、加大研发投入、培养创新队伍、健全创新管理和机制、营造创新文化等方面积极探索企业创新发展的有效模式,逐渐使创新成为企业的内生动力。在此选编“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以期通过试点工作,打造出一批企业创新巨人,成为千百万企业的竞相效仿的样板,促进我国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

在企业内部形成“赛马”机制

国家电网公司

2月13日,特高压交流试验基地正式带电投运,这个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基地是国家电网公司重构内部技术创新体系取得的重要成果。

自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以来,公司根据制定科技规划,明确科研重点,加强项目的组织和策划。2023年公司科技投入64.8亿元,同比增长34.

4%。公司还把推进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作为领导干部目标责任制考核和各单位年度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使“创新型企业”建设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公司按照“技术创新引导工程”总体部署,以建设创新型企业为契机,明确了直属科研院所功能定位,着力构建结构合理、分工明确、重点突出、运作协调的自主创新体系。自2023年以来,公司所属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等5家直属科研单位相继完成企业化转制,但战略定位和主攻方向不够明确,相互主营业务存在一定交叉,科研资源整合缺乏有效整合,难以集中优势力量进行深入研究。对此,公司重新明确直属科研单位功能定位、主攻方向和发展目标,力争将其分别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大电网技术、特高压技术、电网自动化技术、电网建设技术、电网技术经济的研究中心。

一年来,在特高压、大电网安全等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公司“十一五”相关规划的研究制定工作中,5家直属科研单位充分发挥各自所长,协同攻关,在短时间内提交了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充分展示了资源整合的效果。此外,公司面向生产服务一线、电网发展重点领域和世界电力科技前沿,确立了16个重点技术领域,组织并启动了特高压输电、大电网安全等12个重大科技创新专项。

为全面推动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强化科技创新的主体意识,公司制定了内部“创新型企业”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办法。在公司系统开展“创新型企业”的评价和命名工作,鼓励公司系统各单位开展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建立创新型企业建设的“赛马机制”,营造比、学、赶、超的创新氛围识。通过构建“创新型企业”建设最佳实践库,择优命名创新型标杆企业,引导公司系统各企业逐步走上依靠创新取得持续发展,激发公司整体创新活力。

提升技术创新体系软实力

宝钢集团****

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召开后,宝钢制定实施了《宝钢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纲要》,确定了宝钢今后5—15年技术创新体系发展方向,把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作为优化产品结构和加快公司发展的中心环节,通过体系建设促进创新能力提升,实现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可持续开展。

2023年,宝钢r&d投入明显加大,同比增长50%。成立了以公司高管为组长牵头的汽车板、电工钢等九个产销研工作推进组,以一体化协同为目标,全面提升产品系列跨单元统筹能力,公司重点产品市场占有率持续巩固提升,市场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提高。至2023年11月,宝钢累计生产汽车板1500万吨,实现了与中国****的同步发展;x120管线钢试制成功,跻身全球最高端管线钢生产企业行列。

2023年,宝钢启动了知识产权战略蓝皮书编制工作,旨在通过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推进知识资产工作实现三大转变,即在公司知识资产管理单位规模上由小向大转变;在专利发展重点上由重数量向量质并重转变;在知识产权业务定位上由单纯的生产型向生产、防御、进攻全方位战略型转变。今年,宝钢将以创新型企业试点为契机,持续全方位推进宝钢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完成知识产权战略蓝皮书编制。

为促进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生产力,宝钢建立了技术推广管理机制,实施技术资源的共享和移植。通过产品一贯制项目的技术推广,优化公司的品种结构,提高了公司产品的整体赢利能力。通过信息系统建设技术推广,有效地导入现代化管理,提升了公司软实力。

2023年实施产品一贯制技术推广22项,移植了中高档钢种26个,通过产品技术的推广带来的产线新增效益12.6亿元。

去年,宝钢和上海交大、钢铁研究总院等开展战略合作,建立更深层次、更高起点上的长期、稳定的科研和人才培养合作关系,共同打造产学研联盟可持续发展的新品牌,有针对性地制定了中长期科研合作项目指南,力求把产学研合作落到实处。

近年来,宝钢不断加强国际合作,重点推进与亚太区域、北美区域、欧洲区域三大板块的技术交流和合作。2023年宝钢聘请了8位在相关领域享有国际声誉的国内外专家作为首批“宝钢教授”,提升宝钢技术创新水平和国际化合作层次。

追求研发深度

海信集团****

作为首批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海信明确地将“追求研发深度”列入经营方针,确定研发工作应向四个方面延伸,一是向产业与技术前端延伸;二是要向有市场发展前景的技术方延伸;三是要向更能控制质量和成本的方向延伸;四是要向系统集成产品和整体解决方案延伸。同时,研发规划一定要与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相契合。

在这一方针指引下,海信的研发工作在继续关注市场需求的同时,根据自身的研发工作基础和产学研合作的条件,瞄准国家产业前沿的重大课题,积极发挥技术创新主体的作用,全年共承担国家级科技项目20项,其中科技部项目11项,包括863重大专项1项,科技支撑计划2项;与此同时,积极推进企业的知识产权与标准化战略,共申报各类知识产权707项,其中发明专利72项,软件登记167项;截至2023年底,海信共主持或参与国际标准3项,国家和行业标准83项。去年,海信“信芯二代”——soc级电视芯片完成流片。在信息产业部知识产权中心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海信在数字多**技术领域的最关键的数字音**技术研发实力排在国内企业第一位。

人才是企业第一竞争要素,海信尤其重视高水平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目前,海信已经拥有了一只2000多人的研发队伍。海信已经建立起一套相对完整的人力资源体系,用“求人、用人、育人、晋人、留人”五大主题来完成一个“人本海信”。

通过打造高水平研发平台,稳定和吸引优秀高水平中青年科技人才;通过创新提案和学术与技术交流活动造就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的环境与氛围;通过特有的双通道专家路线,规划研发人员的职业生涯和成长路径,留住人才并使人才在企业成长、发展。

此外,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已成为海信引进和培养高层次科研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2023年,在站博士中有3名博士申请首批山东省博士后科研项目资助,并均获得支持。海信通过重点实验室与山东大学海信研究院一体两翼,累计培养工程硕士75名,接收工程硕士毕业设计实习学生39名。

海信集团下一步创新试点工作通过建立开放、合作、交流与共享的研发运行机制,继续加强产业前沿领域的研发工作,突出前瞻性研发组织的建设,力争在2023年实现销售收入超过1000亿元,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跨国大公司,跻身世界工业企业强手之林。

把专利写入标准

中兴通讯股份****

中兴通讯认按照国家三部委的要求,积极实施技术创新引导工程,深入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工作不断前进。

中兴通讯坚持产品、标准和知识产权相结合的战略,不断提升专利水平,增加国际标准话语权,并最终服务于产品研发,通过“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来拓展企业的市场空间。

为推进知识产权战略,公司设立知识产权战略委员会,由总裁、副总裁、研究所所长、法务部部长组成。法务部知识产权科拥有50多位专门职员,把知识产权工作的触角延伸到每个部门,以保证知识产权战略的顺利执行。

中兴通讯不单纯追求知识产权数量,而是坚持“专利布局”、“质量核心,数量适度”、“知识产权国际化”的原则,加强产品研发、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的有机结合。

2023年中兴通讯申请专利2800件,增幅100%,其中发明专利占90%,位居全国首位。累计申请专利6700余项,国际专利申请超过750项,其中相当比例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下一代网络(ngn)、光传输等领域的核心专利。手机专利申请超过500项,居国内手机厂商之首。

中兴通讯确定了“从跟随者向领导者转变”的标准化战略目标,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将自主研发技术及时转化成国际标准,提高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中兴通讯设立以公司领导为首的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以及专门的标准研究部门,组织一批技术专家牵头实施标准研究工作,并投入千万元资金作为标准研究专项资金。

2023年,中兴通讯向itu-t等国际标准组织提交文稿1000多篇,内容重点涵盖移动通讯、ngn、终端、网络安全等多个技术领域。通过这些文稿,逐步建立自己的基本专利库。

目前,中兴通讯已有100多名专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其中12名专家在国内、国际业标准化组织中担任领导职务,包括itu-t两个副主席和4个大会报告人职位,取得了17个国际标准的编辑者席位和起草权,其中3项国际标准(包括3g、光传输等)已在全球正式发布。

关于召开全省中小企业统计工作会议的通知

各市 县 市 区 经信委 局 中小企业局 为进一步加强中小企业乡镇企业统计工作,加快推进中小企业监测体系建设,经研究,定于12月13日在杭州召开全省中小企业统计工作会议,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 会议内容。1 总结2010年度乡镇企业统计年报工作和2011年乡镇企业中小企业统计运行和监测工作 2 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