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发布 2019-05-07 17:03:37 阅读 3514

一、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框图。

二、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1、施工机械安全防护。

1)各种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相应部门组织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培训,考试合格后,持有效证件上岗;

2)机械操作手上岗前,要进行身体健康状况检查,有禁忌病症的人员,不准从事机械操作工作;

3)机械操作人员工作前,就对所使用的机械设备进行安全检查,严禁带病使用,严禁酒后作业;

4)机械操作人员只要离开机械设备,必须按规定将机械平稳停放于安全位置,并将驾驶室锁好,或把电器设备的控制箱拉闸上锁;

5)严禁在行走机械的前后方休息(包括乘凉、午睡),行走前就检查周围情况,确认无障碍时鸣笛操作。

2、预制场的安全防护。

设备安装必须严格按照施工平面图和设备使用说明书进行。安全工作要有组织、有计划,发展发生意外事故。设备安装完毕,必须进行综合试运转。

试运转时,要有厂方**人、工程技术人员、安装人员、操作使用人员联合参加,并办理验收手续,方准正式使用。

每个操作者应悬挂安全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程序操作。每天工作前,操作人员要全面检查传动润滑、紧固、安全阀等安全装置,确认完好时方能上岗作业。巡查和辅助人员工作时,必须穿戴合格的劳保用品,人体和工具严禁进入传动部位,如齿轮、皮带机、搅拌鼓、吸风口等。

作业中如发现故障需要检修时,必须切断电源,开关加锁,在有人监护的情况下进行;严禁边运转边检修,以免造**身伤害。

道路出入口、易燃易爆品、重要安全装置处要悬挂安全警告标志和完好的消防器材。

大型混凝土构件模板拆除后,应立即采取防倾覆支撑措施,两侧每隔6--10m有一处可靠支撑。张拉梁板时,端头应有防护措施,作业人员应站在侧面监护仪表。浇注梁板混凝土时,作业人员应站在工作平台上,平台临边要设护栏防护。

混凝土构件采用蒸气养生时,锅炉安装使用应符合《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规范》;养护棚内工作时,要防止蒸气烫伤。

3、临时用电安全防护。

1)临时用电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部颁标准和当地供电局的有关安全进行规程。

2)构件预制场、水泥混凝土搅拌站和电动设备集中使用的场所,应由技术人员编制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经技术负责人审核,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

3)在路面设计高程范围内和其他施工现场施工时,施工设施最高处与外电架空线路垂直距离应不小于有关规定。

4)使用自备电源或与外电线路共用同一供电系统时,电气设备应根据当地要求作保护接零或作保护接地,不得一部分设备作保护接零,另一部分设备作保护接地。

5)移动式发电机供电的用电设备,其金属外壳或底座,应与发电机电源的接地装置有可靠的电气连接。

6)低压架空线必须采用绝缘铜线或铝线, 架空线必须设在专用电杆上, 严禁架设在树杆、脚手架上;施工现场的架空线最大弧垂距地不小于4米。

7)电缆线沿地面敷设时,不得采用老化脱皮的电缆线,中间接头应牢固可靠,保持绝缘强度;不得承受拉力,过路处要穿管保护,电源端必须设漏电保护装置。

8)构件预制场,水泥混凝土搅拌站等集中用电场所配电箱,开关要分开设置,并采用两级漏电保护装置;配电箱、开关箱必须安装牢固,电具齐全完好,注意防尘。

9)必须坚持一机一闸用电和下班断电加锁的原则。

10)手持电动工具和单项回路的照明开关箱内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 照明灯具的金属壳必须做接零保护。

1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要定期进行检查,防雷保护、接地保护、变压器及绝缘强度,每季测定一次;固定用电场所每月检查一次;移动式电动设备、潮湿环境和水下电气设备每天检查一次。对检查不合格的线路设备要及时维修或更换,严禁带故障运行。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一 安全生产管理。1 建立 建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本着生产必须安全的原则,成立由项目部直接领导的安全小组,健全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项目经理任安全小组长,项目副经理 技术负责人任副组长,各专业队负责人任小组成员,每个作业队配备足够的安全员,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并严格遵守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的有关法规的...

第七章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一 安全管理。1 健全规章制度加强领导,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项目部设专职安全生产员,负责施工安全检查 指导和监督。安全保证体系图附后。2 加强对职工安全生产教育和安全常识教育,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分工序定人定岗并建立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3 对施工人员分类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做到人人明确施工的各...

XX高速XX标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xx至xx高速公路xx标。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 公司。xx至xx高速公路xx标项目经理部。目录。一 安全生产方针与安全目标 2 二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2 三 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5 一 组织保证措施 5 二 制度保证措施 5 三 工作保证措施 6 四 各部门和各级人员的安全职责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