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发布 2024-05-22 20:40:14 阅读 7395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梅营小学武兰英 )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能独立阅读课文,感受文中的故事内容。孩子们的天性及本单元“爱的主题”的故事内容深深吸引了这些内心具有英雄主义的孩子们。

他们为别人懂得关爱、保护弱小所感动,并渴望自己能成为关爱弱小、保护弱小的人。因此教师在设计中要让学生充分的品读课文,以读代讲、以读促悟,从而通过文本联系实际生活,学会关爱、传递关爱。

教学目标:1、学习运用几个词语写一段描述雨景的话。

2、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学习萨沙一家人关心他人,自觉保护弱小者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点:通过重点语句的学习,发展朗读、感悟、体验、想象等学习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向萨沙一家人学习关心他人,自觉保护弱小者。

教法:抓住重点词进行启发、点拨,理解词义、想象情景,并通过感情朗读来感受萨沙一家人关心他人,自觉保护弱小者的高尚品质。课件辅助,激发兴趣,提高实效性。

学法:反复读文,合作**感受萨沙一家人关心他人,自觉保护弱小者的高尚品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读读下面的词语。(展示课件)

旷地娇嫩纤弱雷声大作大雨如注。

闷热附近掀起聚精会神滂沱大雨。

2、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教师相机板书)

二、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

2、请同学们回顾一下,这句话是谁说的?他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3、那么故事的详细过程到底怎么样?萨沙又是如何证明自己不是最弱小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继续学习课文。

三、精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想想这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时间 、天气。

地点 、人物)

2、默读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

1)萨沙他们一家四人到达森林里后看到森林里的景色怎样?

2)他们一家在森林里干什么事情呢?

3、 森林美好(展示课件)

”林中旷地附近长着一丛丛野蔷薇,一朵花刚刚开放,粉红粉红的,芳香扑鼻。“

4、 在美好的森林里萨沙一家四个人在干什么事情呢?谁能从第二自然段中把句子找出来?

5、 正当萨沙全家人在森林里享受游玩时的快乐的时候,突然天气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哪位同学能够从第二自然段里找出描写天气变化的句子来?

6、 天气变化(展示课件)

”突然雷声大作,先是飘下几滴雨点,接着大雨如注。“

师:暴雨突然降临,萨沙的爸爸、妈妈在大雨中是怎样做呢?请同学们从第二自然段中找出描写爸爸、妈妈相让雨衣的语句来。

7、 关爱弱小(展示课件)

”爸爸赶忙把雨衣给了妈妈,妈妈接过雨衣没有穿,却把它给了萨沙。“

师:从爸爸、妈妈让雨衣的语句中,你读懂了什么?

(告诉我们爸爸对比他弱小的妈妈很爱护;妈妈对比她弱小的萨沙也很爱护。)

师:那么,年幼的萨沙此时此刻不明白爸爸妈妈为什么这样做,于是就有了萨沙和妈妈的一段对话。下面我们就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第三至八自然段,分别找出萨沙和妈妈所说的话。

二)学习第二段。

师:同学们,在萨沙和妈妈的这段对话中,妈妈所说的两句话你们读懂了吗?

1、 出示第一句: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展示课件)

2、师:妈妈的言下之意你们读出来了吗?

(妈妈在告诉萨沙,无论何时何地每一个人都应该保护比自己年龄小的、比自己力气小的、或者比自己身体弱的人。)

师:让我们看看萨沙因为不明白爸爸、妈妈为什么把雨衣让给自己,当时是怎么问的?

出示: 妈妈,爸爸把雨衣给您,您又把雨衣给了我。你们干吗这样做呢?

(指名读萨沙的这句话,其他的同学想一想“干吗”这个词可以换成什么词?为什么)

师:谁能用“因为---所以---这个句式把妈妈的话换个说法?

(因为你是我们家中最弱小的,所以我要保护你,把雨衣给你呀!)

师:妈妈这样回答萨沙,暗示了什么?

(暗示了在妈妈的眼中,萨沙是最小的。)

师:萨沙听懂了妈妈的话了吗?

(听懂了,因为他立刻反问妈妈:“这么说我就是最弱小的了?”)

指名读:这么说我就是最弱小的了?

(读后讨论:句子后面的问号可不可以改为句号?要有感情地读,表现出萨沙的不甘弱小。)

听了萨沙不甘弱小的回答后,妈妈又怎么说呢?谁能找出妈妈说的第二句话给大家读一读。

3、 出示第二句: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不就是最弱小的了吗?(指名读)

师:这是一个什么句子?(反问句)谁能给它换一种说法。

(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就是最弱小的了。)

4、师:当萨沙听了妈妈的这句话后,萨沙会怎么想?当他看到大雨中的蔷薇花时,他又会怎么想呢?

5、 需要保护(展示课件)

滂沱大雨已经冲掉了几片花瓣,花儿低垂着头,因为它娇嫩纤弱,毫无抵抗能力。

师:萨沙有了这些想法后,用什么行为来证明自己不是最弱小的?谁能从第7自然段中找出有关的两个句子。)

师:萨沙在妈妈的教育下明白了“每一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所以他保护了比他更弱小的蔷薇花,此刻他的心情会怎样?

(自豪)哪位同学给我们读读最后一段话?

师:萨沙这句话包含什么意思呢?

(现在我保护了比我弱小的蔷薇花,我不是最弱小的了,你们保护我,我也能保护别人了。)

四、拓展新天地。

1、读读写写,选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描述雨景的话。

闷热旷地雷声大作。

附近纤弱大雨如注。

2、你遇到过比你弱小的人吗?说说你是怎样保护弱小者的。

五、总结谈话:

萨沙的家人能够自觉保护弱小者,萨沙也在家人的影响下保护了弱小者,都体现了他们对弱小者的爱。在我们的生活中,像萨沙、像蔷薇这样弱小的人和物还有很多很多,我们也应当像萨沙一家人那样自觉保护弱小者,要把保护弱小者当作自己的职责,正如一首歌唱得那样: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放《爱的奉献》。

板书设计:14 我不是最弱小的。

让雨衣:爸爸---妈妈---萨沙---蔷薇花。

保护弱小)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搭石 是人教课标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六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通过对摆搭石 走搭石等画面的描写。本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读懂字里行间的意思,更要让学生透过朴实的文字感受乡村人们走搭石的情景,感受乡亲们纯朴 勤恳 老幼相敬的可贵品质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德,表达了作者对家乡人 家乡事的怀念赞美之情...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 复习检查 抽读生字卡片。二 精读课文 导入 上节课我们读了课文,知道了小猴子先后种了梨树 杏树 桃树 樱桃树,可是都没有种成功。这是为什么呢?小朋友们来帮他找找原因,好吗?1 精读第1自然段 1 自由读第1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猴子急着吃果子。2 方可以看出猴子很着急?梨树苗的生长不需要天天...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爬天都峰 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爬天都峰 这篇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主要写在暑假里,我 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我们 相互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课文中的许多儿童语言,内涵丰富,细细咀嚼,令人回味。文中大量的对话描写,是本文的一大特色,反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