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4 31《光的颜色》l粤教版

发布 2024-05-04 03:15:10 阅读 9181

粤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4.31《光的颜色》教学设计。

课题光的颜色。单元。

学科。科学。年级。

科学知识。1、人造彩虹的方法有很多2、太阳光是由七种色光组成3、三棱镜可以分解太阳光。

学习科学探索。

目标1、通过模拟实验,探索彩虹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

2、运用三棱镜或水棱镜分解白光,分析探索太阳光的组成科学态度。

1、认识到光分解历史悠久。

2、激发科学**兴趣和获得的成就感重点1、人造彩虹的方法有很多。

2、太阳光是由七种色光组成3、三棱镜可以分解太阳光。

难点1、通过模拟实验,探索彩虹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

2、运用三棱镜或水棱镜分解白光,分析探索太阳光的组成。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形象直观导入。

创设情境:1、在雨过天晴的时候,天空中常常会出现一道美欣赏**,思丽的彩虹。(展示**)彩虹,又称天虹,简称为考问题“虹",是气象中的一种光学现象。

2、为什么在雨过天晴时才可能看到彩虹呢?彩虹的出现与阳光和潮湿的空气有关吗?

一、活动1:再现彩虹。

1、引导学生尝试在阳光下,模拟彩虹出现的环境,制造一条彩虹。

2、怎样才能制造出彩虹?指导学生实验。(1)工具与材料:阳光、喷壶、水。

2)实验观察。

尝试在面向太阳和背对太阳的情况下,用喷壶喷出水雾,观察是否能见到彩虹。填写观察记录:背着太阳向着太阳。

模拟制造,提出疑问:为什么我制造不出彩虹?

认识工具与材料。

尝试制作,观察记录,交流:背着太阳能产生彩虹,向着太阳不能才生彩虹。

讨论交流。讲授新课。

3、讨论。1)要想成功地制造彩虹,需要考虑哪些因素?【教师点拨】

太阳的高度(太阳在天空的位置)

通过模拟实验,探索彩虹的形成的条件和因素。

观察者的站位(背向太阳)

喷出的水珠量(水珠太少不容易成功制造彩虹)(2)彩虹的形成需要什么条件?

二、活动2:彩色阳光1、导入。

阳光是什么颜色呢?平常看见的阳光是白色的,但为什么彩虹却是七彩的,阳光是由什么颜色组成的?

2、引导学生做模拟实验(1)实验操作。

让一束阳光通过玻璃三棱镜,改变方向后照射到墙上。

观察现象,了解阳光由什么颜色的光所组成【拓展】

什么是三棱镜?有什么作用?【教师点拨】

三棱镜是光学上横截面为三角形的透明体。它是由透明材料作成的截面呈三角形的光学仪器,属于色散棱镜的一种,能够使复色光在通过棱镜时发生色散。

2)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3)我们也可以用水棱镜做阳光光束的分离实验。指导实验操作如下:

将盛水的盆子放在阳光下。

把小镜子插进水中,斜靠在盆壁上③调整镜子的角度,将阳光反射到白纸上④观察实验现象。

4)你又观察到什么现象?

3、小结。通过三棱镜或水棱镜实验,你有什么发现?【教师总结】

当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或水棱镜时,光的前进方向会发生改变,把原来的白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7种不同颜色的光。

交流回答:阳光、潮湿的空气思索。

按步骤实验观察现象。

查阅资料。交流回答:一束阳光透过三棱镜的时候,三棱镜里光线的前进方向发生了改变,并且被分离成了七彩的光线。

按步骤操作,观察现象。

回答:在白纸上出现七色光带。

交流回答。运用三棱镜或水棱镜分解白光,分析探索太阳光的组成。

拓展】什么是色散?

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另一侧的屏上出现由红到紫各色光组成的光谱,这种现象叫色散。4、讨论。

1)自然界中的彩虹是怎么形成的?【教师点拨】

雨后,天空中布满了小水滴,这是一种天然的三棱镜。阳光透过水滴时,被分解成七色光,只要太阳角度适当,就能看到美丽的弧形彩带。

2)除了雨过天晴的天空,我们还能在**看到彩虹?

教师点拨】在阳光下,喷泉或瀑布的周围也会出现彩虹。(展示**)

三、课堂练习:判断下列说法正误。

1、自然界中只有在雨过天晴时才能看到美丽的彩虹。()

2、太阳光是白色的。()

3、三棱镜是光学上横截面为三角形的透明体。()

4、阳光和潮湿的空气是形成彩虹的必备条件。()

5、向着阳光,用喷水雾能过产生彩虹。()6、彩虹,简称为“虹”,是气象中的一种光学现象。()

四、拓展提高:历史资料。

三百多年前,英国科学家牛顿在一间漆黑的房子里做了一项实验。他将一个玻璃三棱镜放在一束从墙上的小洞射进来的阳光前,随后他发现阳光被分解成了彩虹的颜色。他又放了一个三棱镜在七彩光柱前,他发现光线折回,又变成了白色光。

这证明了被称为“白光”的大阳光是由不同颜色的光所构成的。

五、作业布置。

我们还能用哪些方法制造彩虹?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白光是由七种颜色组成,太阳光可以进行分解;还知道再现彩虹的方法有很多。在科学探索中,通过再现彩虹实验,分析彩虹形成的条件及其原因,激发了科学**的兴趣。

再现彩虹光的颜色。

彩色的阳光。

认真听。推测回答。

回答交流。独立完成。

认真听。课后完成。

检测基本知识掌握情况。

认识到光分解历史悠久。

培养科学探索精神总结课堂。

板书板书设计。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32 光与生活

第32课 光与生活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一 能力培养目标。1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2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体会自然界的现象具有的两面性。2 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 新事物。3 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问题和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三 ...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地球的近邻 月球

地球的近邻 月球。教材分析 地球的近邻 月球 一课由两个活动组成,第一个活动是查阅月球的资料,第二个活动是观察月球的运动。学情分析 月球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天体,相对六年级学生来说,曾有意无意地观察过月球,对月球的变化现象有一些初步的感性认识,也从书上看到过许多关于月球的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甚至还有一些...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生物的启示青岛版 六年制

精品资料欢迎 生物的启示 教案。1.搜集整理信息资料 制作简易的科学模型。2.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 愿意交流与合作。3.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学会自我评价尊重他人的想法的相互合作的科学态度 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制作简易的科学模型。教学难点。制作简易的科学模型。教学方法。猜想 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