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六年级下西师大3 2正比列教学反思

发布 2024-04-30 15:30:05 阅读 2234

3.2正比例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的正比例,**两种量之间的正比例关系很重要,它是学生今后学习函数的一个重要基础,当然,学生初步接触到动态的数学,在观念上转变较难。我认为正比例意义的教学是从:一个量变化、另一个量也随着变化——一个量增加、另一个量也随着增加——这两个量的比值相同——这样的两个变量成正比例。

知识的产生是动态生成的。利用**、图像、关系式来生成概念,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发现正比例量的特征,并尝试抽象概括正比例的意义。也可以利用**、图像、关系式来判断。

学生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乐于与人交流。

1、在课前复习准备的过程中,我让每个学生准备一组相关联的量,能用语言叙述,有能力的同学可以用图像、**、或关系式来表示,学生通过这一准备,可以深刻感受到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相关联的量。

2、教学中,出现了四组相关联的量,让学生填表、讨论各组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的变化规律,利用**、图像给学生提供了有利于探索并理解两个量之间变化规律的情境。为下一环节的正比例意义的教学好的铺垫。

3、在探索新知这一环节引,导学生以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方式理解数学,解决问题。,因为有了前面大量的例子做铺垫,我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填写第二组**,并对照**,讨论问题,从而自己归纳出正比例的意义。

4、在练习这一环节,我首先是回到第一组**中,让学生找出成正比例关系的量,并说一说理由。接着让学生判断一下自己准备的一组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并说说理由。利用已有的学习资源,进一步加强对正比例意义的认识,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能力。

数学六年级下西师大3 2正比列教学反思

3.2正比列教学反思。本课是有关比例知识的初步认识,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学习正比例,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发生了重要转折,即思维从静止走向运动,从离散走向连续,从运算走向关系,所以建立这个概念的过程是很慢的。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情境,让学生通过具体问题,具体情境认识...

数学六年级下西师大3 2正比列教学反思

3.2正比例教学反思。正比例的意义 是一个对于小学生来说非常抽象的数学概念性知识。昨天,我试教了这一课,在教学中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用日常概念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帮助学生初步感知,完成对新知的建构。然后,通过例题指导学生主动概括出正比例的本质特征,学生的理解深刻,准确。由于学生在上学期已经学过...

数学六年级下西师大3 2正比列教学反思

3.2正比例教后反思。一 日常化的引入。上课前,一学生问 老师。我们今天是不是学正比例啊?上课问好后,我说道 刚才课前有同学问我今天是不是学正比例,的确,我们今天学正比例。虽然今天才开始学正比例,但正比例我我们以前认识的量是密切联系的,如路程和时间 总价和数量 数量和时间等。让我们的新课从这两个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