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组学习目标测试题 2024年春

发布 2024-04-30 13:50:05 阅读 4815

(卷面分3分,满分l00分,90分钟完卷)

一、能拼会写。(5分)

jiān chá mí wǎng tàn fǎng xuàn lì chù lì

二、用“——画出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在括号里。(3分)

1.增补永恒遣憾( )

2.废墟书藉企盼( )

3.传承荼道浑厚( )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6分)

一( )城市一( )游鱼一( )巨著。

一( )文物一( )乐曲一( )独木舟。

四、在不是同一类的词下面画上横线。(6分)

1.工人农民教师青年解放军。

2.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坤宁殿故宫。

3.博学多才老奸巨滑坚强不屈忠于职守壮志凌云。

五、把词语补充完整。(6分)

)至( )来顿开千( )难( )

)远( )长其事古( )古( )

六、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6分)

)地感慨地临摹地修复。

)的布局的效果的技艺。

七、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3分)

周:①周围;②绕一圈;③普遍,全面;④完备,周到。

1.老王对客人说:“招待不周的地方请见谅!”(

2.小猫环顾一下四周,懒洋洋地起来了。(

3.众所周知,陆羽被人尊称为“茶圣”。(

八、仿写句子,用上带点的词。(4分)

1.这些丰富多彩的壁画,有的描绘了古代劳动人民打猎、捕鱼、耕田、收割的情景,有的描绘了人们奏乐舞蹈、表演杂技的场面,还有的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风光。

2.无论是行笔还是用色,每个朝代不同的绘画风格都历历在目。

九、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6分)

1.读完这句话,你大概会忍不住情不自禁哈哈大笑。

2.老师讲的知识,我基本上全懂了。

十、阅读,回答问题。(22分)

一)陆羽不仅精通茶艺,而且博学多才。朝廷好几。次要他出任**,他都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他的志向是推广茶艺,撰写《茶经》。当时,人们都以求取功名利禄为荣,不屑于写这样的“闲书”,而陆羽却毫不动摇。

1.“他都毫不犹豫地拒绝了”陆羽拒绝了表明他的态度很陆羽一心一意、毫不动摇地表现了他的精神。(8分)

2.根据意思写词语。(2分)

1)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2)指名利地位。

二)**之都维也纳。

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是世界著名的**之都。它坐落在阿尔卑斯山北麓一个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的小盆地里,波光粼粼的多瑙河穿过市区。

维也纳是欧洲古典**的摇篮。l8世纪以来,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家,如贝多芬、莫扎特、施特劳斯等,都在这里度过大部分**生涯,谱写了许多优美的乐章。维也纳的博物馆里,至今还陈列着他们的乐谱和手迹。

维也纳是一座用**装饰起来的城市。在这儿,到处可以看到大**家们的铜像或大理石像。为了纪念乐坛大师,维也纳的许多街道、公园、礼堂、剧院、会议大厅等,也多用**家的名字命名。

就连王宫四周的草坪上,也用鲜花组成了一个巨大的**符号作为装饰。

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人们在漫步时,随时可以听到那优雅轻快的华尔兹圆舞曲。夏天的夜晚,公园里还举行露天**演奏会,悠扬的乐声掺和着花草的芬芳,在晚风中飘溢、回荡。

维也纳的许多家庭有着室内演奏的传统,尤其是合家欢乐的时候,总要演奏一番,优美的曲调传遍街头巷尾。更有趣的是,在举行集会、庆典甚至**会议时,会前会后也都要奏一曲古典**,这几乎成了习惯。

每年除夕,在“金色大厅”里都要举行世界一流的盛大**会,奥地利**和维也纳各界名流都要出席。一年一度的文化节期间,世界各地著名**家也在这里登场。他们的精彩表演,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国内外观众。

1.为什么说“维也纳是欧洲古典**的摇篮”?用“ ”画出有关语句。(2分)

2.第4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用“ ”画出来。维也纳人爱**体现在哪些地方?用画出有关语句。(4分)

3.从哪儿可以体现维也纳是一座用**装饰起来的城市?从文中摘录有关语句来回答。(3分)

4.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具体叙述维也纳是“**之都”的?(3分)

十。一、作文。(30分)

题目:我喜欢的一种风味食品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组学习目标测试题 2024年春

卷面分3分,满分l00分,90分钟完卷 一 能拼会写。5分 h lu j ch ch u t xi o sh n h i 二 多音字组词。4分 shupi n shubi n 三 按查字典要求填空。4分 1 昧 查部首 查大写字母 音节 在字典中的解释有 糊涂 不明白 隐藏 昏暗 冒犯。拾金不昧 的...

六年级语文备课组学习《教学常规》体会

本周我组老师都认真学习了 语文教学常规 同时对照自己以往的教学工作加以反思,查找不足之处,每人都写了简单的体会。综合大家的体会,首先大家都觉得这项规则出台地非常及时,对我们的工作能起到切实的指导作用。其次,它对教学的各个环节明确了具体的要求,如备课制定目标明确要求 体现三维整合,清晰具体 针对实际 ...

六年级第五课

第五课二课时。教学目的 一 学习安徽的民歌音调,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扩大学生的民族 语言,进一步培养对民歌的兴趣。二 按指定节奏写作旋律,继续发展学生的 思维能力。三 通过欣赏乐曲,使学生感受唢呐的音色及吩咐的表现力,进一步激发他们对我国 的喜爱。教学重点 学习安徽的民歌音调,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