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春 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旋转 二 》教案北师大版

发布 2024-04-30 23:05:09 阅读 2609

2019年(春)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旋转(二)》教案北师大版。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理解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的含义,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的图形旋转90°,并能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2、让学生进一步积累旋转的学习经验,更充分地感受观察、操作、实验、探索等活动本身的独**值,增强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3、让学生在认识旋转的过程中,产生对图形与变化的兴趣,并进一步的感受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

图形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教学难点:

在方格纸上将图形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并能将旋转后的图形画出来。教学准备:

方格纸、课件、水彩笔、可旋转三角形纸片的硬纸板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这几天风大,看到好多小朋友在操场上玩这个(出示自制小风车),有风的时候它会怎么样?(旋转)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旋转。(板书一半课题:旋转)二、动手操作体会方法。

1、自己动手将课本30**上的小旗帜绕m点顺时针旋转90度。2、自学提示。

1)可以先把旗杆旋转90度,然后在找旗帜(2)把图直接画到书上。

3)先自己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3、教师检查学生做题情况。4、教师小结作图方法。三、当堂训练。

1、完成课本30页第二副插图的绘图,绘图是注意旋转的方向和旋转的方法。2、教师巡视检查。

四、课堂总结。

旋转图形时应该注意什么?五、作业布置。

六、板书设计附送:

2019年(春)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的体积》教案1(新版)西师大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4~35页例3及课堂活动,练习八1,2,3题。【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体验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柱的体积公式并能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倡导交流、合作、实验操作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观察、猜测、分析、比较、综合的学习思考方法。

3.让学生感受探索数学奥秘的乐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教学重点】

圆柱体积计算方法及应用。【教学准备】

教具:标有厘米刻度的透明长方体容器和圆柱容器、量筒、多**课件。【教学过程】

一、实验回顾长方体体积计算方法(1)出示透明长方体容器。

教师:现在我们向这个容器里倒入1厘米深的水,容器里的水会形成什么形体?(长方体)

教师现场操作倒水)估计一下,有多少立方厘米?怎样才能知道这层长方体的水有多少立方厘米?(预设:①计算;②倒入量筒测量)

2)如果要计算的话,要测量哪些数据?

请一名学生前台测量,教师注意提醒从内部量)教师板书数据,全体学生即时计算,一生板演。

学生讲解,教师从算式中用红线勾出表示底面积的部分。

说明:长方体的体积可以用底面积乘高来计算,当高为1 cm时,底面的面积数就是这个长方体所含的体积单位数。

教师再往容器内依次倒入2 cm,3 cm……高的水,随机请学生口答出体积数。

3)揭示:当长方体的高度增加,我们就可以用一层的体积数乘上高度(也就是层数)来求得体积。

二、实验**,学习新知1.初次实验。

出示标有厘米刻度的圆柱形玻璃容器。

教师:向这个容器里倒入1厘米深的水,水会形成什么形状?(圆柱)

教师操作倒水后:猜一猜,这个圆柱形水柱的体积如何计算?(教师板书学生猜测结果:v=sh……)

教师:假如这些猜测合理,我们需要测量哪些数据?(d或r)一名学生上前台在教师的协助下现场测量,记录下数据。

学生集体按照自己猜测的方法演算结果,并进行相关板演。教师:怎样证明这些结果的正确性?

(量筒测量)

教师将容器中的水倒入量筒,直观验证v=sh的正确性。2.二度实验。

教师:一次实验还不能说明问题,我们再进行几次行吗?

教师往容器中倒入2cm,4 cm,5cm,10 cm高的水,学生计算后,师生共同用量筒直观验证,并生成实验**。3.实验分析。

教师:刚才的实验说明了什么?观察数据你还有哪些发现?

4.回归课本,认识“转化”法推导圆柱体积,扩展对公式的认识。

2019春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韦广炎。一 教材分析。1 教学内容。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负数 百分数 二 圆柱与圆锥 比例 数学广角 鸽巢问题 整理和复习。圆柱与圆锥 比例和整理和复习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2 教学目标。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案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设计。一 导入。老师带了一张长方形 可它太 小了 把它便大一些。哪张和原来的最像?图a 图b 图c都 变形了 介绍 像图a这样,变大了,但形状不变,数学上称为放大。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图形的放大 板书 二 认识放大和缩小。1 为什么图a的形状没有变化,这是四张 的长和宽。观察它...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设计

三义永小学殷国祥。教学目标 1 在操作 中,理解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意义,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2 在观察 思考 操作验证 归纳总结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图形相似的特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 抽象概括的能力。3 感受图形放大与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渗透 变与不变 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