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质量测查卷面分析

发布 2024-02-07 04:40:05 阅读 9231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质量測查考试卷面分析。

常乐学区四年级语文学科。

一、基本概况:

此次考试,参加测查的学生人数共人,其中,最高分:__分,最低分:__分,平均分:

__分,及格:__人,及格率:__优生:

__人,优秀率:__不及格:——人,最高分:

__分,最低分:__分。

二、试卷的突出特点:

这份试卷命题坚持力求体现新课标精神,拓宽语文教学领域,打通课内外学习语文的渠道,检查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能力及课内外阅读能力。从这份试卷,可以看出命题人员希望通过试卷,对教师的教学提出建议:不要只围绕课本教书,而应注重课外阅读的辅导,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试卷力求通过一些开放性的试题,答案多元的试题,引导学生设计出自己理想的答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试卷还力求体现人文性、趣味性和灵活性,打破旧的命题模式。同时整份试卷还体现了“三重”,即重基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能力(识字能力、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积累运用能力),重创新(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三、存在问题。

1、学生在掌握知识方面存在的问题。

通过学生答卷情况来看,学生掌握及运用知识的情况大致可分为以下:

掌握较好的知识题:(1)拼音部分:如第1题,(2)字词部分:

如题,(3)句子部分:如第题,(4)积累与运用部分:如第题,(5)阅读部分:

学生答得都很好,正确率高。(6)作文部分:大部分学生都能围绕主题写一件完整的事,能留心观察生活,感悟生命的真谛。

失分较多的题目及分析:(1)拼音部分:第2题“diān bǒ”一词,难度较大,98%的学生都不能正确书写出这个词。

(2)字词部分:第1题,照样子写词语,正确率偏低,仿写“水平如镜,走街串巷,大呼小叫”这几个词语,部分学生出现了白卷。(3)句子部分:

第1题,出题者估计是要靠排比句与比喻句的运用,部分学生的答案表明只能仿写出一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此题的难度略大。(4)积累与运用部分:第4题,“我的发现”——引号的作用,正确率偏低,学生掌握不扎实,不能准确判断出每个句子中引号的作用。

(5)阅读部分:学生答得都很好,正确率高。第8题,学生答得不够好,正确率偏低。

(6)作文部分:此题出现的问题是部分学生不审题,自拟了题目;学生仿写作文,背诵优秀作文的较多,有“0”分作文,三分之一的学生书写不工整。

2、试卷存在的不足:

1)题量过大,知识点考的太多,考的太细。如仿写句子,文中一共考了四处,分别是考了仿写排比比喻句,设问句,反问句及关联词语的使用。

2)看拼音写词语没有给孩子足够大的位置写词语,四年级学生还是要注意书写的。

3)阅读题体量较大,共8个小题,且要填写的内容过多,。

四、对今后教学的反思与建议。

1、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书写训练,严格要求,规范学生书写。

2、要注重“语文园地”及“趣味语文”内容的教学,对于这个部分不能一带而过,要详细讲解,作为知识点去牢固掌握。

3、在拼音及字词的教学上,不能只局限在课本中,要适当的拓展课外知识,大量阅读积累。

4、句子的训练上,要让学生说完整话,掌握考点,掌握方法,多训练。

5、阅读教学上,要引导学生掌握做阅读题的技巧。

6、作文教学要求学生要写真情实感,要真正让学生喜欢表达,发自内心的喜欢写作文。

总之,要教好语文,让学生真正学好语文,必须靠广大语文教师本着一颗积极探索、努力钻研的心去不断努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适应时代的要求才行。

四年级语文测查卷面分析

本次期末测查我校四年级参考人数96人,总分8205.5分,平均分85.47分,优秀率46.8 及格率95.8 总体来看达到了预期效果。试题特点 本次语文测查试题,能紧贴教材,重点考查了学生对于课本知识的掌握情况,重视基础知识考查的同时也注意考查了学生理解 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学生的课外积累及课外阅读。题...

四年级下册卷面分析

德庆县新圩小学2011 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检测。三年级数学科试卷。卷面分析。2011 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已评完卷。现将卷面情况作如下分析 一 卷面情况分析。从学生答卷的总体情况看,大部分学生对这个学期所学的内容掌握得比较好,个别后进生考得较差,优生则考得较理想,有一部分达到了95分...

四年级下册卷面分析

一 出卷情况。这次试卷从三个大块考察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基础知识与积累,阅读理解,习作练笔。从整个卷面来看,有宽度,有坡度,有广度,有深度。适合中上等以上的学生答卷。总体感觉本次测试四年级学生发挥正常,我们三位语文老师一致认为学生考出了真实的水平。二 取得成绩的原因 1 教师平时能认真钻研教材。积极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