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期末测查试卷

发布 2024-02-01 00:05:02 阅读 4051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一、读拼音,规范地写汉字。(8分)

gǔ pǔ tuán yuán jī ròu líng hún

三、按要求写字(8分)

1.“脑”“脚”“脸”的部首是(),再写两个这样部首的字。

2.“稻”字在字典里用部首查字法,先查(),再查()画,第四画是()

3.“鼠”字一共()画,第八画是()

四、积累词语(20分)

1.写出二个描写与人体有关的词语。

2.请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身体()浪花 ( 目光。

3.比一比,再组词,你一定行!

钓() 朝() 区( )

钩() 潮匹( )

4.这学期我们积累了一些词语,先把它们填完整,再回答问题。

苏秦卷有()

书声手()释()

上面四个词语都是与读书有关的词语,其中( )词语讲的古人的读书故事,请再写出有关古人读书故事的语。

五、按要求填空(4分)

写信一定要注意标准格式啊!开头要有(),要顶格写,正文前要空()个格,最后要有问候语,落款要写上自己的()和()。

六、按要求完成句子(8分)

1.仿写句子(2分)

湖北边像个圆圆的太阳,叫日潭。

像。2.连词成句,并加标点(2分)

朋友讲给的一个故事神奇的我这是。

3.老师批评了小明。

改为“把”字句。

改为“被”字句。

4.给句子加标点(2分)

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声音呢()不是的。

青蛙先生有一本心爱的书()

七、课内积累,在空白处填上正确的句子或词语。(8分)

1.千里之行,2,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 )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

3.返景入深林,。这首诗的题目是《》。

4.“,侧坐莓苔草映身。”的作者是。其中“侧”字的读是,侧坐的意思。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

猫是捉老鼠的能手。它的耳朵很灵敏,能转来转去,哪怕是极小的声音,它也能及时辨出。猫有一双明亮的眼睛,狡猾的老鼠逃不过它的眼睛。

猫的胡须像把尺子,能测出各个洞的大小。猫的脚爪上有锋利的爪子,能爬树、跳墙、追捕老鼠。

1、短文有___句话。

2、短文写了猫的和___

3、用“__划出描写猫的耳朵的句子。

4、这篇文章主要写:(选择正确的“√”

猫的耳朵很灵活。

猫是捉老鼠的能手。

猫的脚趾上有锋利的爪子。

小溪流又唱了》(12分)

小溪流生活在山脚下,绿绿的青山环抱着她,潺潺的泉水喂养着她。清澈的溪水映出身边的红花、绿草,映出头顶的蓝天、白云。

细雨轻轻落下,小溪流快活地唱起来:“细雨哥哥,谢谢你给我送来了新伙伴。现在,我要唱得更动听!

”小溪流不停地前进。在溪边行走的人们都夸奖她:“多清多美的溪水啊,唱的歌儿又那么动听。

”小溪流听了夸奖,非常得意。她在一块大青石旁边停住了脚步,心想:“我的水那么清,那么美,何必再跑呢?歇歇吧!”小溪流不跑了,也不唱了。渐渐地,她变浑浊了。

细雨劝告她:“小溪流,继续向前吧!只有前进,才能永远清澈。”听了细雨的话,小溪流绕过大青石,又唱起来。溪水又变得清澈了。红花、绿草、蓝天、白云又映在溪水中了。

1.小溪流生活在___这里有头顶还有___和___小溪流生活的环境。

2.小溪流为什么变浑浊了?后来又是怎样变清的呢?

3.这篇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

a.水如果不流动,就会变浑浊。

b.有了错,要及时纠正。

c.在前进的道路上,听到夸奖,不要满足,要继续奋力前进。

第三部分轻松作文(24分)

喜爱**的白鲸》一课,向我们讲述了白鲸遇险获救的故事,体现了人类与动物间的和谐生活。那么,白鲸获救后还会不会再次遇险,白鲸会不会报达人类的救命之恩,白鲸和人类在美丽的大海上还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大胆想象,编写白鲸获救后的故事。

大家要注意,故事要想吸引听众,一定要说清楚时间,地点,故事一定要生动有趣,有一个动人的题目也很重要哇!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期末综合测查

教学目的 1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2 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3 培养学生的自学,积累能力。教学重难点 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教学过程 一 拼一拼,写一写。8分 y u j s ng b it ng sh u 票 躬 气 访胸 传 y ji ng zhu ng lu n r ng nu 血 石 淡 产...

201602三年级语文下测期末试卷

2015 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三年级语文期末质量检测。一 看拼音写词语,相信你一定会把字写美观。10分 y u y c i ji n l m ng f ng f f n zh gu n g i ji gu n sh x tu m xi n m 二 快乐积累 6 4分 1 先将词语填写完成,再分类写...

三年级传统文化测查试题

三年级上册传统文化测查试题。班级姓名等级 一 填空题。1.是我国古代儿童学习的内容之一,它三字成句,琅琅上口,易于背诵。2.人之初,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教之道,3.子不学,幼不学,4.千虑,愚人千虑。5 称师之善教,曰。二 选择题。1 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神话传说。a 幼学琼林 b 山海经 c 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