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的含义》教材说明及教学建议

发布 2024-01-30 22:30:04 阅读 5051

《面积的含义》教材说明及教学建议。

教材说明】这部分内容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帮助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

例1安排了三个层次的教学活动。第一层次,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比较黑板面和课本封面的大小,并由此引出面积的初步含义。第二层次,让学生比较课桌面和椅子面面积的大小,并说说生活中其他物体表面的面积大小,从而使他们在运用面积概念进行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认识、建立表象。

第三层次,通过先“把下面两个图形涂上颜色,再说说哪个图形的面积大一些”这个活动,引导学生由“物体表面的大小叫面积”类推出“平面图形的大小也叫面积”,同时帮助他们在操作中具体感受平面图形面积的含义,使他们对面积意义的理解更加全面,并为后面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例2让学生比较两个长方形面积的大小。由于这两个长方形的面积较为接近,单靠观察不易区分出它们的大小;而且,采用把两个图形重叠在一起进行比较的方法,也很难作出明确的判断,所以教材重点介绍了先用方格纸覆盖图形,再数方格个数进行比较的方法。通过这样的比较,既有利于学生进一步丰富对面积概念的理解,又能使他们初步体会计量面积最为基本的方法,即用相同的单位直接计量。

想想做做”一共安排了5道题。第1~3题通过摸一摸、比一比、画一画等活动,帮助学生及时巩固概念,进一步感知面积的含义。第4题让学生比较方格图中一组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既突出了“数方格”对于比较面积大小的作用,又为后面进一步认识面积单位以及探索有关图形的面积公式作些孕伏。

第5题,提供了一幅校园平面图,让学生在相对复杂和开放的问题情境中,应用知识,巩固概念。

教学建议】1.这部分内容可以用1课时进行教学。

2.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帮助他们认识面积的含义。对物体表面大小的认识,学生在生活中有较为丰富的经验和体会。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这一点:

可以选择学生身边熟悉的物体,让他们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说一说,在此基础上,适时地揭示面积的初步含义,并让他们直接使用“面积”这个词进一步去观察、比较和描述。同时还要注意,教材没有对面积下概括的定义,只是要求学生结合实例体会面积的意义,在表象的层面上认识面积。

具体来说,可以结合教室里的实物,按照“物体都有面——每个面都有大小——面的大小是它的面积”这样的线索分三个层次引导学生逐步体会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物体表面的面积。

第一层次的学习活动是“看、比、听”。“看”——看黑板面和课本封面,体会物体都有面。“比”——比黑板面与课本封面哪一个面比较大,哪一个面比较小,体会物体的表面是有大小的。

“听”——听懂“黑板面的大小是黑板面的面积,课本封面的大小是课本封面的面积,黑板面的面积比课本封面的面积大”这几句话的意思,从而初步懂得面积的含义。

第二层次的学习活动是“摸”和“比”,即分别摸一摸课桌面和椅子面,比比哪一个面的面积比较大,哪一个面的面积比较小。这里的“摸”和“比”,既是对面积概念的再次感知,也是对面积概念的初次应用,因此教学时着重要帮助学生通过“摸”的动作准确表达对“物体表面”的理解;通过“比”的交流学会正确使用“面积”这个词语。

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材说明及教学建议

教材说明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面积单位和学会长方形 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常用面积单位的大小,知道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和平方米中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例7出示一个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图上没有标注条件,要求学生...

三年级数学上册《多彩的“分数条”》教材说明及教学建议

多彩的 分数条 教材说明及教学建议。一 教学目标。1 使学生在用表示不同分数的彩条铺满 1 抢1 以及从 1 里面逐次拿走表示不同分数的彩条 清0 的活动中,进一步感受几分之一与几分之。一 几分之一与几分之几,以及几分之。一 几分之几与 1 的内在联系,丰富并加深对分数的认识。2 使学生在抛正方体选...

三年级数学下册《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材说明及教学建议

教材说明 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笔算方法。这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笔算方法,以及整十数乘整十数口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教学,可以使学生进二步体会 0 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殊性,提高计算乘法的能力。例5呈现了购买足球的情境,并通过解决 买30个这样的足球要用多少元 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