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纪念活动实施方案

发布 2024-01-17 12:50:01 阅读 7022

20xx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纪念活动实施方案。

为组织开展好20xx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纪念活动,宣传好“新消费我做主”消费年主题,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现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建设精致淮北和“四个xx”为主线,围绕“新消费我做主”为主题,推进消费环境持续改善,充分发挥新消费引领消费结构升级,促进经济发展转型的功能作用。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的消费诚信体系建设,实现安全消费、健康消费、和谐消费,推动我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二、组织形式与组织领导。

一)组织形式。

主办:县人民**。

承办:县市场局、县广播电视台、县消费者协会。

协办:县消协成员单位及相关企业。

二)组织领导。

成立20xx年xx县“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纪念活动组委会,副县长吴杰任组委会主任,县**办信息中心主任张思华,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广电台台长刘溪,县市场局局长郑思海任组委会副主任。组委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消费者协会,县市场局周维新任办公室主任,县广电台费艳芬、县消协柳进军、县市场局郭青云任办公室副主任,办公室成员由县委宣传部、县法院、县广电台、县***(物价局)、县公安局、县司法局、县财政局、县商务局、县卫计委、县市场局、县城管局等相关负责人和县消协工作人员组成。

组委会成员单位:县委宣传部、县法院、县***(物价局)、县公安局、县司法局、县财政局、县城乡建委、县市场局、县商务局、县卫计委、县民政局、县交通局、县文旅体委、县农林委、县环保局、县城管局、县广电台、县烟草专卖局、县消协及常务理事单位等。

三、活动安排。

一)召开xx县20xx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纪念活动暨消费维权工作会议。

二)县领导发表3·15纪念活动电视讲话。

三)开展户外系列宣传咨询活动。3月15日,组织组委会成员单位在县**门前设立主会场,在各镇、开发区所在地设立分会场,开展消费维权大型宣传咨询活动,做到城乡结合,广泛参与,充分互动。现场宣传消费维权法律法规及知识,鉴别真假商品,解答消费者咨询,受理消费者投诉。

四)在新闻**开办“3·15”专栏(专刊)。宣传消费维权法律法规及知识,发布消费警示(提示),引导科学消费,报道各执法部门打假维权的做法成绩。

五)开展消费维权“五进”宣传系列活动。即法律宣传进市场、进企业、进商场、进社区、进学校。

六)开展消保法规宣传培训活动。组织全县市场监管系统、消协系统工作人员、县消协常务理事单位及部分企业、商家开展《消费者权益保**》、《安徽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宣传培训活动。

七)开展流通领域商品(食品)质量集中抽检活动。

八)开展消费维权志愿者监督检查活动。

九)开展便民服务活动。

十)开展商超让利**惠民活动。

四、有关要求。

一)强化协调配合。各成员单位要充分认识开展“3·15”活动的重要意义,主动服从组委会调动,积极组织参与组委会安排的各项活动,各司其职,加强配合,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二)组织展示活动。各相关企业要充分利用“3·15”活动平台,积极组织商品和服务展示活动,主动加入“诚信企业联盟”,自觉树立诚信为本的理念。

三)加强宣传报道。各新闻**要及时宣传报道我县“3·15”纪念活动的开展情况,主动营造活动的**氛围。要发挥**监督的重要作用,对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重大事件进行及时跟踪报道。

四)认真做好总结。“3.15”系列活动结束后,各相关单位要认真进行总结,形成书面材料,并于3月18日前将活动开展情况及活**片、音像和宣传资料等报组委会办公室。

20xx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纪念活动实施方案

20xx年 3 15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纪念活动实施方案。各乡镇人民 xx管委会 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县 各部门 各直属机构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广泛深入宣传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着力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切实履行 消费者权益保 赋予的职能,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全县经济...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主题汇总

历年消费者权益日主题。1997年讲诚信反欺诈1998年为了农村消费者1999年安全健康消费。2017年明明白白消费2017年绿色消费2017年科学消费。2017年营造,放心,消费环境2017年诚信 维权2017年健康 维权。2017年消费与环境2017年消费和谐2017年消费与责任。2017年消费与...

315消费者权益知识问答

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问答 消费指南 问 什么是欺诈消费者行为?其具体表现形式有哪些?答 欺诈消费者行为是指 经营者在经营商品 以下所称商品包括服务 或者服务中,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欺骗 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行为。具体表现为 销售搀杂 搀假 以假乱真 以次充好的商品 采取虚假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