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新课标II卷化学部分试题分析

发布 2024-01-14 12:25:03 阅读 3789

及复习备考建议。

甘肃省甘谷第一中学李永峰。

2024年全国新课标ii卷(使用地区: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陕西、重庆)理综化学内容按照新考纲,在以往题型模式基础上取掉了选做题《化学与技术 》内容,由以前的三选一变成了“结构”与“有机”的二选一。与往年相比,命题风格基本相同,必做题型与之前相比基本相同,但细节上仍存在一些变化,贯彻了新大纲的思想,个别题难度略有所提升。

试题所考察知识点符合新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所选取素材贴近生产生活。

一、试卷内容、知识点分析。

化学卷依然采用“7+3+1”形式,即7道选择题和3道必做填空题、一道选做题,总分为:42+43+15=100分。知识覆盖了人教版必修。

一、必修。二、选修四三部分必考内容,选修。

三、选修五作为选考内容二选其一。

1.选择题部分。

选择题涉及了化学与生活、化学计量中的na问题、元素周期律、有机物性质**实验、电解池、水溶液中的平衡综合、元素化合物性质**实验等知识点。总体立足平稳,重在基础,并凸显新大纲的特点。

如第7题考查了糖类、油脂、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与生活紧密相关,体现了大纲“理论联系实际”的理念。第8题属于传统题型,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在化学计量中的应用,要求学生熟悉常见物质的结构和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得失电子守恒思想。第9题为元素周期律的应用,要求考生对“位-构-性”有充分的认识。

第10题以实验为依托考查学生对常见有机物性质的理解。第11题以“电解氧化法”为背景考查电解池的基本原理。第12题属于全国卷中比较新颖的题型,借助“物质的量分数-ph”图像考查学生对于水溶液中平衡的综合运用,难度较大。

第13题借助实验手段考查学生对元素化合物基本性质、沉淀溶解平衡的理解。

2、 非选择题部分。

三道必做大题的出题模式遵循了往年规律,涉及元素化学、反应原理、实验化学三大板块。其中26题化工流程图题,比较常规的题目,以水泥中成分的测定为背景,考查了元素化学的基本规律,二氧化硅的性质近几年考察并不多,学生往往容易忽视,可谓出其不意,延续了历年高考借“化工”考“元素”的命题思路,综合性较强,在计算部分涉及到了氧化还原滴定,体现出了良好的区分度;

27题以丁烷为背景,涉及到勒夏特列原理、转化率、化学反应的方向等多个反应原理问题,虽然背景与去年不同,但考查方式非常类似,总体而言对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如果不能很好的融会贯通和对图像的认真分析和识别,将找不出正确答案。总体而言此题较基础,题设比较平和,而平日里常训练的三段式、平衡常数、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这些往年的热点难点都没涉及,也没有涉及电化学部分。

28题以水中的溶解氧为背景,涉及到i-的还原性问题,综合了反应原理、元素化学、实验操作的“滴定”,重点考察学生的思维和综合应用,尤其后面两问以氧化还原反应滴定进行计算和误差分析,难度相比以往有所提高,更加考察学生的细节分析能力。但所涉及的问题都**于课本而又高于课本,复习过程一定要重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考查了学生的实验评价能力,**于课本元素化学的知识,说明重视基础仍是实验题的首要立足之地。

另外实验评价凸显了新大纲强化实验的思想。

选做题中,35题和我们平日练习的题目风格变化不少,立足于课本但进行了拓展,出现了大∏键、电子亲和能、晶胞中的单元个数等新颖的考点,整体难度增大,具有较高的区分度。能够体现新课标的要求,弱化了计算,强化基本概念的相互交叉融合。事实证明,选三只学皮毛已经不能满足高考的需求了,选三好拿分已经成了过去式了。

36题有机化学推断涉及到比较陌生的环氧乙烷的加成反应,但总体思路依然与往年相似,合成路线不长,考点仍旧分布在官能团、反应类型、同分异构体等基础知识点上。需要静下心仔细观察产物的变化,从而找出反应机理,整体来讲,合成步骤不是特多,特繁琐,难度适中。

3、试卷知识点分析。

综上所述,一卷选择题部分整体来看难度低,常规训练题目和常见知识点,相比较二卷难度与以往相比难度提高,今年理综化学卷所考知识点基本覆盖了主干内容,重点突出体现了化学这门实验学科的特点,强调了化学在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

二、整体试卷特点。

1、立足基础,重视综合。

整套试题中覆盖了中学化学大部分主干知识、核心内容的综合应用。例如重要的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和滴定;盖斯定律,化学平衡移动、电离常数;典型无机物之间反应现象、结论及因果关系分析,盐类水解,可逆反应的特点;电解池的分析和判断、电极反应式,元素周期表、周期律和相关物质的性质;无机化学工艺流程;化学实验的综合分析等。

需将以上所有的基础知识综合应用才能拿分,尤其二卷中将物质性质、用途、计算、实验、概念与思维能力、分析能力、计算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相互交融。

2、联系实际,突出能力。

第7题是化学与生活题目,26题以水泥为出发点,27题以制备重要的化工原料为出发点,28题是以测定水中的溶氧为出发点,35题以我国科学家合成的新物质为出发点,36题以**高血压的药物为出发点,这些题目既考查了考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又考查了考生对化学的认识和情感。

从实际出发,而更重视学生的各方面综合能力。一是二卷中非常强调语言与学科术语的表达能力,要求学生必须有良好的文字组织和表达能力,准确书写化学用语的能力。二是阅读题目、识别图像、筛选、应用有效信息的能力的能力,化学往往会有各种图像题,如第12题、26题、27题是图像题,要分析图像表达的要点,同学们只有从图像也好、文字也罢中提取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不需要分析的非常清楚,那样十分浪费时间, 考生必须在短时间内读懂信息并正确的提取有用信息才高效完成试题。

3、增加难度调控,突出学科特点。

高考是选拔性的考试,考查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生,而要突出化学学科,今年的高考有为了体现化学学科的特点,将与数学计算有关的内容的考查重点放在化学原理以及化学概念上。对于氧化还原的计算,重点放在方程式的配平和物料关系上。将晶体相关计算放在晶胞的组成、化学式的推断以及数量的转换关系上。

只有那些计算不是很复杂的内容,才要求学生计算出结果,其他等计算稍显复杂的内容均只要求列出计算的表达式即可。一道题目,有简单题目,有复杂题目,增加了试题的区分度。

三、近五年全国ii卷化学试题分析试卷分析。

高考试题导向。

1.强调学生化学素养、自主学习能力及学习潜能的考查。

2.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化学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注重考查对物质世界的观点和价值取向,发挥试题的教育功能和导向作用。

3.减少虚拟,贴近真实。重构元素化合物的知识要求。

4.强化实验,考查实验与**能力、实验与思维品质等方面。

5.信息呈现形式多样,试题情景设置新颖、灵活——新高考提供新材料、营造新情境、分析全新的内容(不一定是已学过的内容)。

考点归纳总结:

1、选择题部分。

1、化学与stse。

2、物质的分类、溶液与胶体知识。

3、原电池与电解原理的应用。

3、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溶解平衡规律的综合应用。

5、氧化还原反知识应综合应用。

6、离子反应方程式正误判断、离子共存。

7、常见有机物性质与反应类型、同分异构体。

8、图像与图表信息的综合应用。

9、化学计算基础计算(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计算、速率与平衡计算、 ph 计算、 ksp计算、反应热计算、守恒法应用等)。

10、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基本操作、分离提纯、物质鉴别与试剂存放)。

1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盖斯定律。

12、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与元素性质的应用。

有时考:化学反应速率;阿氏常数;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

2、非选择题必做部分。

(1)实验背景题。

注重问题引导下的实验思维,注意实验设计、实验说理方向、设计实验**、误差分析及减少误差的方法、实验方案的评价(如原料利用率、能耗、环保、定量、实验误差等方面分析)、简单计算等。

(2)化学反应原理背景题。

反应速率、平衡问题、盖斯定律的有关计算、电化学、结合工业或科学研究、盐类水解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简单计算,注意工业流程图方向。

(3)元素化合物综合题(无机题)

推断信息多元化:单信息、多信息并重。同一道推断题中,有的结论只要分析单个信息就可以得出,有的结论需要同时综合多条信息才能得出。

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计算和逻辑推理相结合。推断过程中既需要定性分析,又需要定量计算才能得出结论。

2024年全国新课标II卷化学部分试题分析

及复习备考建议。甘肃省甘谷第一中学李永峰。2017年全国新课标ii卷 使用地区 甘肃 青海 内蒙古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宁夏 新疆 陕西 重庆 理综化学内容按照新考纲,在以往题型模式基础上取掉了选做题 化学与技术 内容,由以前的三选一变成了 结构 与 有机 的二选一。与往年相比,命题风格基本相同,必...

2019高考化学冲刺模拟卷 新课标II 四

理科综合 化学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17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015 河南省开封市二模 9 下列有关实验误差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 用湿润的ph试纸测稀碱液的ph值,测定值偏小。b 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c 滴定前...

2019高考化学冲刺模拟卷 新课标II 一

理科综合 化学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17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015 深圳二模 10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一定条件下2 mol so2和1 mol o2充分反应后,混合气体的分子总数大于2na b 常温常压下,64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