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食堂食品安全风险分析

发布 2024-01-11 01:45:14 阅读 3505

餐饮服务业是食品安全风险最高、发生食物中毒最为集中的食品行业,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是如此。因这种即时加工、即时消费的方式,使餐饮食品无法做到经检验合格后再食用,这意味着餐饮食品中存在着食品安全风险比工业化生产的食品要多。同时因其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其食品安全关系到全校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学校教学秩序的稳定,正所谓“高校稳定看后勤,后勤稳定看食堂”。

根据近年全国食物中毒事件统计数据显示,并对近年食物中毒事件相关情况分析总结,发生在集体食堂的食物中毒事件中毒人数最多,其主要原因是食物污染或变质、加工不当、储存不当及交叉污染等。就当前高校食品安全现状来看,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及其危害,主要**有以下2个方面:

(一)食品源头受到污染。这是食品生产经营活动最常见的食品安全风险及其危害,不良商家受利益**,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如种植业违规滥用农药,在蔬菜植过程中,违禁使用甲胺磷、敌百虫、敌敌畏、乐果等高毒、高残留农药防治病虫害,导致蔬菜水果等食用农产品农药残留;养殖业违规滥用兽药,在生猪饲养过程中,个别不法分子违禁使用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水产养殖过程中少数渔民违规滥用抗生素、磺胺药、性激素等,导致畜禽类或鱼类兽药残留。这些都是潜在的肉制品加工企业和餐饮服务行业食品安全风险及其危害。

还有在食品生产环节和餐饮加工环节,违禁使用非食品原料或添加非食用物质,如在火锅中加入罂粟壳;在腐竹、竹笋或粉红中加入吊白块;在肉丸、凉粉、面条或饺子皮中加入硼砂;在目鱼卷、鱿鱼卷等水发制品中加入甲醛;银鱼、龙头鱼使用甲醛浸泡等等。

(二)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淡薄,加工环节操作不规范引入风险因素。通过近年对餐饮从业人员的调查了解,从业人员知识水平参差不齐,人员流动频繁。因高校食堂为满足师生不同层次需求,食堂使用的原料和**的品种繁多,加工手段主要以手工操作为主,工作时间长,正所谓从早上“鸡叫”做到晚上“鬼叫”,餐饮行业技术含量较低,劳动强度大,往往一名员工要服务100名学生左右,这些因素,导致招工难,人员流动大,因此,给食品安全管理带来很大难度,大多员工思想麻痹,凭经验凭习惯操作,真正能够严格按规范要求操作的少之又少。

在餐饮服务活动过程中,如生熟容器不分,餐饮具使用前未洗净和消毒,消毒后未保洁以及烹调过程中未煮熟煮透等等环节未把控好,都引入危险因素。

从以上食品安全风险及其危害的**分析,究其原因,主要有:市场监督不力,管理不规范,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淡薄,现结合高校食堂特点,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把控。

(一)关键环节进行控制。

1.原料采购的防控措施。

进一步把好食品原料采购关:大环境的食品卫生问题给我们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在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如何把好校内的食品卫生安全关,从源头抓起是关键,因此要加强采购源头食品质量的把关,做好食品的二级验收,从源头上防控生物性、化学性、物理性食品安全风险及其危害,首先做好台帐工作和索证,保证食品**采购渠道正规。进一步发挥检验室的功能,以弥补食品感官检验的不足,同时加强快检仪器的使用,确保大众物资的食用安全,如米面的新鲜度、油的酸价、蔬菜的农药残留、肉类产品新鲜度等进行快速定性检测。

2.加工环节关键节点防控措施。

加强操作环节的把控,如食品一定要煮熟煮透,对食品中心温度进行检测;生熟食容器、餐具的规范使用和消毒,防止交叉污染;熟食品的保洁和保温,控制食品**时间,减少细菌滋生的条件;高危食品的特殊控制,如马铃薯、西红柿等食品的加工,发芽、绿皮的马铃薯及未成熟的西红柿均不可使用。

(二)从业人员食品安全风险教育进行控制。

提高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知识和法律知识。加强对《食品安全法》、《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学校食物中毒事故行政责任追究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的学习,使从业人员对他们的权利和义务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做到知法、懂法、守法,使他们充分认识到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同时开展必要的职业技能培训,举办食品知识竞赛,厨艺技能比赛,规范他们的操作行为。

通过学习、教育、开展活动,增强他们的食品安全防患意识,规范操作行为。

(三)硬件环境条件进行控制。

高校食堂应严格按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设计食堂加工间,首先要满足食品加工流程和通道出入口的要求,食品加工从一般清洁区至高清洁区的单一流程,防止交叉污染;其次操作面积要达到《规范》规定的比例要求,以满足实际操作需要;三是要增加足够的清洁保洁设施设备及餐厨废弃物处理设施设备;四是要有足够的水池,做到肉类、水产类、蔬菜类分开。

(四)导入实施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进行控制。

高校食堂通过导入实施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通过制定《食品安全质量管理手册》、《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程序》、《作业指导书》、《检验室质量手册》等,形成在食品进货渠道、加工、储藏、销售等各环节形成责权明确,监管透明的食品安全工作体系。通过建立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高校食堂卫生监督部门对检查标准和要求更加明晰,严格按照认证体系要求展开工作,根据体系认证要求对相关餐厅进行监督检查和贯彻落实,并根据体系认证要求指导各餐厅规范填写好各类体系认证登记表单,从而提高伙食质量与服务水平,有效遏止一些重复出现的违反卫生质量的问题。

(五)建立学校四级监督管理制度进行控制。

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督双管齐下的监管方式,让高校内部至上而下不同级别的人员都参与到食堂食品安全的管理工作中来,对食堂食品实行全方位的监控,一级管理: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委员会,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如学工处、宣传部、团委、文明办等进行监督检查;二级管理:学校后勤管理处对食堂的监督检查;**管理:

校医院进行专业指导;四级管理:饮食服务中心及膳食民主管理委员会成员检查。并建立一个以学校领导为组长的食品安全领导小组以及食品安全问题专项整治小组,做到职责明确,确保高校食堂食品的安全与优质。

并形成从校长—具体管理者—从业人员的**管理体制,一级对一级负责,责任明晰,层层落实到个人。

作者:雷小琴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1]卢蓉涛。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风险的防范与控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

[2]全新华。从餐饮食品安全事件看餐饮食品安全风险防控要点[j].食品安全导刊,2015.

[3]姚吉成。高校学生食堂饮食卫生安全隐患与对策[j].中国学校卫生,2004.

[4]杨南英。刍议高校食堂食品安全风险管控[j].青年时代,2015.

食品安全风险分析

风险分析的概念和基本内容。风险分析包括三个部分 风险评估 风险管理与风险情况交流。1 定义。根据cac工作程序手册 1997年,第10版 与食品安全有关的风险分析术语的定义如下,需要说明的是,风险分析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理论体系,因此有关术语及其定义也在不断地修改和完善。危害 hazard 食品中可能...

食品安全风险与分析

2014年3月份,昆明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西山分局对3家黑作坊生产的米线 卷粉等进行了抽样送检,发现这些米线和卷粉中含有二氧化硫残留,质检样品不合格。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后西山公安分局经侦大队 昆明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西山分局 昆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质监部门在昆明查处了含大量焦亚硫酸钠的有毒米线,昆明市质量...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分析

摘要 目的分析2011年德阳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结果,了解德阳市食品安全的现状,对食品监测中发现的突出问题进行预警。方法按照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的要求进行监测,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 比较。结果 2011年德阳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 食源性致病菌 项目合格率89.30 食品添加剂 项目合格率91.18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