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镇江市语文中考试卷 答案

发布 2024-01-05 22:40:05 阅读 7728

镇江市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6页,22题,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 积累与运用(共25分)

1.阅读下面的语段,把其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填在方格内。(2分)

那几盆花只在每年的夏季开放,花期半个多月,花朵并不奇,比指甲略大些,一圈的花瓣( )中间是橙黄的花ruǐ( 形状银监会极了缩小的葵花,它们通常是三五朵聚拢成簇( )有一种极淡极淡的香,只在寂静的夜里,万虑皆宁的时刻才能感受得到。这种花唯一特别的地方,就是固定地朝着西方开放,无论怎样地nuó( 动位置或移动花盆,都不能改变。

摘自包利民《花开的方向》)

2.默写。(8分)

1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2)大漠孤烟直王维《使至塞上》)

3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4)日暮乡关何处是崔颢《黄鹤楼》)

5)忽如一夜春风来岑参《白雪歌送弄判官归京》)

6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论语·雍也))

8)是故学然后知不足礼记·虽有佳肴))

3.名著阅读。(6分)

1)下列对名著内容的表达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保尔离开哥哥阿尔青的家,不知不觉来到烈士公墓前,摘下帽子,悼念革命战友,思考生命的意义,决心为人类的解放事业而奉献自己的一切。

b.婚姻美满使托尔斯泰在十到十五年间尝到了多年没有和平与安宁,他在爱情的庇护下从容考虑完成了诗篇巨制《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

c.刘四过寿日那天,车夫们在酒席上多次取笑祥子和虎妞的关系,祥子一忍再忍,终于忍无可忍,和他们打了一架,事后他有点后悔,觉得不应该这样。

d.蓓姬在那洞里因迷路号啕大哭,汤姆安慰她,鼓励她,后来汤姆用风筝线探路,手脚并用地在通道里往前爬,终于看到一个亮点,爬出了山洞。

2)阅读《西游记》选段,在横线中补写原文的名号。(1分)

猴王道:“玉帝轻贤,封我个甚么‘弼马温’!”鬼王听言,又奏道:

“大王有此神通,如何与他养马?就做个有何不可?”猴王闻说,欢喜不胜,连道几个“好!

好!好!”

3)阅读《水浒传》选段,回答问题。(3分)

次日,蔡九知府升厅,便唤当案孔目来分付道:“快教叠了文案,把这宋江、戴宗的供状招款粘连了。一面写下犯由牌,教来日押赴市曹斩首施行。

自古谋逆之人,决不待时,斩了宋江,戴宗,免致后患。

蔡九下令将宋江、戴宗斩首的直接原因分别是什么?(2分)

答。宋江、戴宗二人又是如何获救的?(1分)

答。4.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以改正。(3分)

5月3日,第十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在杭州落下帷幕,①本次动漫节,有近600多家中外企事业单位参展参会。②十年来,中国动漫产业迅猛开展,队伍不断壮大,③陪伴着动漫节走来的人们,见证了“中国国际动漫节”这介品牌的成熟与成长,④可以预见,中国的动漫产业得凭借独特的传播方式,超越国界的影响力。

1)第①处不合逻辑,应删去。

2)第②处搭配不当,应将改为。

3)第③处语序不当,应将与互换位置。

4)第④处成分残缺,应在词语前增补。

5.两年前一部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吊足了观众的胃口;今年4月18日,《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又与观众见面。请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舌尖2》总导演陈晓卿在摄制前提出了54条要求与建议,如“美食不是目的地,是邮发点”。因此,《舌尖2》收录了这样的故事,一对养蜂夫妇一年中300天带着帐篷奔走在路上赶花酿蜜,他们做着最甜也最苦的澄汁。摄制组跟拍了这对夫妇40天的旅途,从四川出发,越过秦岭,落脚甘肃。

《新华每日电讯》2014年4月18日)

材料二】《舌尖2》这部最初曾建议围绕“八大菜系”来做的纪录片,最终选择了以美食为由头评选故事的路径,以美食见人生,瘵美食寄托在人物的情感和故事当中,加上原本就有的精妙的纪录,磁性的解说和精彩的画面,因此《舌尖2》一搬上电视荧屏的餐桌就此起轰动。

材料三】网民“@黛焉”:大概《舌尖1》的火热让制作团队压力太大,导致《舌尖2》过分追求所谓“背后的东西”,讲故事占据了80%,美食倒成了一闪而过的东西了!觉得“舌尖”还是带给“吃货”简单的满足和幸福更好。

1)依据材料说说《舌尖1》火热的主要原因。(2分)

答。2)依据材料说说《舌尖1》和《舌尖2》的相同之处。(2分)

答。3)很多网友评论《舌尖2》:“少了口水,没控制住潮水。”请依据材料,说说网友这样评论的原因。(2分)

答。二、阅读理解(共45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6-8题。(共6分)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6.“何处望神州”中的“神州”指什么地方?(1分)

答。7.作者说孙权是英雄的依据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述。(2分)

答。8.作者赞颂孙权的用意是什么?(3分)

答。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选段),完成9-12题。(共13分)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拔河,古谓之牵钩。襄汉风俗,常以正月望日为之。古用蔑缆,今民则以**絙①,长四五十丈, 两头分系小索数百条,挂于胸前。

分两朋②,两向齐挽。当大絙之中,立大旗为界, 震鼓叫噪,使相牵引。以却者为胜,就者为输,名曰“拔河”。

中宗时,曾以清明日御③梨园球场,命侍臣为拔河之戏。时七宰相、二驸马为东朋,三宰相、五将军为西朋。东朋人多,西朋奏“胜不平”,请重定,不为改,西朋竟输。

韦巨源、康休璟年老,随絙而踣,久不能兴。上大笑,令左右扶起。明皇数御楼设此戏,挽者至千余人,喧呼动地。

蕃客庶士④,观者莫不震骇。

选自宋朝王谠《唐语林》,中华书号2007年版,有删改)

注】絙(gēng):粗绳。②朋:群。③御:驾临。④蕃客庶士:蕃客指外国、少数民族的客人;庶士指平民和**。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临溪而渔2)觥筹交错

3)就者为输4)明皇数御楼设此戏

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

1)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译文。2)随絙而踣,久不能兴。

译文。11.请用自己的庆简要说明乙文中拔河游戏的规则有哪些。(3分)

答。12.乙文中明皇见证了众人参与的“拔河”游戏,甲文中太守见证了“众宾”参与的游戏,从中隐约可以看出封建统治者的思想。(2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6题。(共10分)

别因工具荒废了原始本领。

李伟明。网络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能够娴熟地运用先进工具,这当然是好事。

但是,他们对网络简直太迷信了,不信“书”,不信“人”,只信“网”,无论查证什么资料,都以“”为准。有一次,两个小伙子争论县委书记和县长的关系,相持不下,当场点开网络,直接输入“县委书记和县长谁更大”寻求结果。

②离开了网络,一个人会变得什么都不知道?如果网络发展的结果竟然是让我们的头脑空空如也,什么也不再储存不再思考,甚至什么都不能储存不能思考,那是不是有点可怕?

③手机也是今天人们高度依赖的工具。手机的功能越来越齐全,让人越来越方便。来电去电,不仅直接显示姓名,还显示地域。

如果离开手机,同样是这些号码,你会对它们感到完全陌生,你根本不知道这其实就是你经常拨打的那些数字。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似乎全靠这部小机子了。越来越多的人,随时手不离机、机不离手,即使是洗澡、睡觉、上卫生间,也要让它和自己紧密相依。

如果哪天失去了手机,那就意味着与世隔绝。更要命的是,很多人变得只习惯和手机上有名字的人打交道。去一个地方找人,对方已经说了哪条路哪个号,到了这个地段,仍然要频频用手机询问对方怎么走,却忽略了来来往往的众多路人。

④还有一个重要依赖工具是汽车。因为有了车,人们不再喜欢走路,百十米远的路程,也想着开车去,尽管光是停车的时间就足够你悠然漫步抵达。如果没有私人汽车,那就不妨依赖公共汽车。

一站路、两站路,走起来也就几分钟的事,可你愿意走吗?我年轻时种地砍柴没少走路(还要挑上百十斤呢),现在也因为没有别的锻炼机会,仍然喜欢走路。但如果集体出行,只好随大流,跟着挤上车。

再过些年,当年一口气行走几十里的光辉事迹,只怕连我自己都要怀疑那是梦境了。

⑤工具的使用,诚然让我们的生活内容越来越丰富,生活质量越来越高,但过度依赖工具,使我们丧失了诸多应有的能力和乐趣。为了防止人类进化得只剩下一个大拇指,我们有必要提醒自己适当地走出“工具”的阴影,摆脱“工具”的控制,找机会时常温习一下先前掌握的那些原始本领。

选自《人民**》2014年1月2日,有改动)

13.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

答。14.结合全文内容,说说文中的“原始本领”具体指哪些。(3分)答。

2024年镇江市语文中考试卷

2019年镇江市语文中考试卷 zh 05 满分 120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 一 积累运用 共25分 1.阅读语段,在下面的方格内依次填写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加点字的拼音。2分 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倫l n 时,仰面在灯光中瞥 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岀抑扬倾cu 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

苏教版镇江市2024年语文中考试卷

2010年江苏省镇江市语文中考试卷。一 积累运用 共23分 1 阅读下列语段,把其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填在方格内。2分 辛弃疾同镇江渊源并不太深,只在晚年来镇江当过两年知府。在镇江,他不曾留下像甘露寺刘备招亲之类的传奇,但却留给我们几首在北固山上写的诗词和充y 在这些诗词里的满腔悲f...

2024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语文试卷 答案

江苏省镇江市2013年中考语文试卷。语文答案解析。一 积累运用1.答案 j 嶙潇xi n 酿。解析 完成时,注意 瘠 念第二声。潇 是左右结构。弦 应读为 xi n 而不读 xu n 考点 拼音拼写和汉字书写2.答案 1 海内存知己 2 自缘身在最高层 3 后天下之乐而乐 4 心远地自偏 5 老骥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