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语文试卷 答案

发布 2024-01-07 05:20:10 阅读 8346

江苏省镇江市2024年中考语文试卷。

语文答案解析。

一、积累运用1.【答案】jí嶙潇xián

酿。解析】完成时,注意“瘠”念第二声。“潇”是左右结构。

“弦”应读为“xián”,而不读“xuán”。【考点】拼音拼写和汉字书写2.【答案】(1)海内存知己(2)自缘身在最高层(3)后天下之乐而乐(4)心远地自偏(5)老骥伏枥。

6)君子坦荡荡。

7)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解析】其中(1)(6)是一般性默写填空,注意书写即可。比如,“自”不要误写为“只”。“枥”的右边部分不要误写为“厉”。

(7)是理解性默写填空。《十一月四曰风雨大作》中,诗人虽然生病在床,但是仍旧想着为国家出力。【考点】对古诗文的积累和理解。

3.【答案】(1)b(2)星期五。

3)①孙悟空请来观音菩萨降服了罗刹女的儿子红孩儿;②罗刹女用芭蕉扇把孙悟空扇得无影无踪。孙悟空从灵吉菩萨那里借来“定风丹”。【解析】(1)在《智取生辰纲》中,卖酒的是白胜,众好汉扮作贩枣子的客商。

(2)“星期五”是一个野蛮部落的年轻人,在一次躲避野人的过程中意外为鲁滨孙所救,自此他把鲁滨孙当成自己的主人,对主人又驯服、又热心,就像是孩子对于自己的父亲一样。

3)考查对《西游记》中“三调芭蕉扇”故事情节的把握。这要求平时对名著内容有一个详细了解。【考点】对文学名著相关情节的把握4.【答案】(1)“大约”或“左右”

2)这些蛋白质不仅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八种氨基酸,还能在关键时刻充当救命稻草(3)收藏保存(或“贮藏”“保藏”“存放”等)

4)气味的功能(或“的作用”“的效果”等)

解析】由于在题干中已经提示该句的语病,故难度略有降低。【考点】此题考查语病的辨析与修改5.【答案】(1)示例:

“碎片阅读”就是指通过手机短信、电子书、网络等媒介(**)进行的方便快捷的、零碎的、断断续续的阅读方式。

2)①只注重信息的读取,往往缺乏深层的思考;②易导致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下降;③读者容易养成随意性。

3)①内涵厚重;②精心创作;③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解析】(1)完成时,可用“被下定义项+是+与其他事物相区别的特征+比被下定义项范围更大的名词”这。

一公式。2)答案的依据在三则材料中:从材料一可以看出碎片化阅读的随意性;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碎片化阅读让学生都不知道以上的东西怎么写了,使学生不会表达;从材料三可知碎片化阅读使阅读浮于表面,缺少思考。

3)答案依据在材料三中,根据题意,写出两点即可。

考点】材料阅读,对材料信息的筛选和提取,对材料信息的筛选和提取。

二、阅读理解。

6.【答案】示例:江岸边一片竹林稀稀疏疏,颜色青翠;远处,三两枝桃花悄悄绽放,色彩鲜艳。似乎向人们报告着早春的到来。

解析】发挥想象,把“竹子”“桃花”这两个意象表现出来,同时注意语言的生动形象即可。【考点】对诗句含义的理解。

7.【答案】河豚(或“正是河豚欲上时”“河豚欲上时”)。

解析】《惠崇〈春江晚景〉》是一幅以早春景物为背景的春江鸭戏图。前三句诗描写了六样景物,应是画中所有。而最后一句“正是河豚欲上时”,运用了想象的手法。

【考点】对诗句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8.【答案】表达了诗人对惠崇画作的欣赏、赞美之情(或“表达了诗人看画中之景时的喜悦之情”)。

解析】此诗和别的诗歌略有不同,它是题画诗。所以,此诗所表达的情感是对画作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考点】对诗歌情感的把握9.

【答案】(1)以……为乐(或“感到快乐”或“觉得快乐”)(2)像狗的牙齿那样(3)及,等到。

4)这。解析】前两个语句是课内文言文《小石潭记》中的,两个字都是特殊用法。“乐”是意动用法,“犬牙”是名词作状语。

后两个语句是课外内容,解释时可结合课内所学。“比”可联系《陈涉世家》中的“比至陈”,“是”可联系《捕蛇者说》中的“居是乡”。【考点】对文言字词含义的把握。

10.【答案】(1)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茎蔓,覆盖着,缠绕着,摇动着,连缀着,参差不齐,随风飘荡。(2)树林间月光明亮,(其至连)头发都能数清。

【解析】(1)是课内语句,所以平时要注意积累。(2)是课外语句,完成时,要抓住关键字词的解释。此句中要注意“可”“数”“毫发”的解释。

【考点】文言语句翻译11.【答案】惠因涧龙井亭。

朝音堂。解析】完成的前提是理解文章的大致意思。

12.【答案】示例:①都抓住景物的特点来写景。

如[甲]文抓住潭水清澈来写,[乙]文抓住月夜寂静来写。②都运用衬托或侧面描写的手法。如[甲]文通过写日光、鱼影来烘托水清,[乙]文通过水声来烘托月夜寂静。

都运用动静组合的写法。如[甲]文中“影布石上”是静,“往来翕忽”是动;乙文中“草木深郁”是静,“流水激激”是动。

解析】赏析时,和现代文的方法相同。可从修辞、表现手法、动词等角度进行赏析。【考点】对文言文语句的赏析13.【答案】“此身此时此地”都读书(或“每一个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要读书”)。

解析】在完成此题时,可以先看标题是否能表达作者的观点和看法,如果不能,则看文章开头和结尾是。

否有原文能表达作者的观点和看法。如果还不能,则在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就本文而言,标题表达了作者的观点和看法。

【考点】对议**中心论点的把握14.【答案】①引出论题或论点;②作(道理)论据证明中心论点;

结构上领起下文。

解析】议**中,在文章开头引用名言,往往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能引出本文的论点或者论题;能作为道理论据证明本文的中心论点。【考点】对议**开头作用的理解与把握。

15.【答案】示例:①首先提出“读书要抓住眼前”的观点,然后从道理和事实两个方面证明观点。

首先提出“读书要抓住眼前”的观点,接着从道理上论证:引用古人的话“马上、枕上、厕上”证明观点。最后举例论证:

用谢晋勤奋读书和阿根廷出版“会生气”的书(或“不能等的书”)的例子证明观点。【解析】一般情况下,可把整段话分成若干句,然后讲清楚作者“在……提出……观点”,“运用……论证方法证明……”

考点】对论证思路的把握。

16.【答案】用了道理论证(或“引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有力地证明了“对如饥似渴读书的人来说,环境的好差,实在不是决定因素”(或“对于一个爱读书的人来说,环境的好坏,无关紧要”)这一观点。【解析】因为画线句是曾国藩说的名言,所以运用了引用论证、道理论证。

而且句中的两个“苟”所领文字,一正一反,所以还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就此题而言,中心句是最后一句,所以画线句证明了中心句“对于一个爱读书的人来说,环境的好坏,无关紧要”。【考点】对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把握。

17.【答案】示例:这两个词语强调了伦敦人在极其险恶的环境下读书的热情像往常一样高,有力地证明了读书不必等到环境宽松时的观点(或“有力地证明了‘对于一个爱读书的人来说,环境的好坏,无关紧要’的观点”

解析】此题考查对加点词语表达作用的把握。“到处”是每一处都有的意思。两个“到处”起到突出强调作用,突出伦敦人在遭受德国空军轰炸后仍努力读书。

18.【答案】示例:朋友记忆中的美好生活的情形(或“朋友童年生活的美好记忆”)。解析】比较简单,只要结合语境分析即可。【考点】对文中词语含义的把握。

19.【答案】示例:①为记忆中家乡清晰、真实的印象消失而留恋;②为现实中家乡的巨变而感到惊诧;⑧为记忆中的家乡与现实中的家乡毫不相干而伤感;④为找不到记忆中的家乡而感到迷茫。

解析】根据分值,答案至少有三点。根据第③段,可以知道因现实中故乡的巨变,再找不到自己的家而惊诧流泪。从第⑤段可知,为记忆中故乡和现实中故乡不相连而流泪,也为记忆中的家乡清晰,现实中的家乡印象模糊而流泪。

考点】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20.【答案】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经过洗涤、美化的记忆比作雨雾中的玫瑰,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记忆中版图的美丽,表现了人们对记忆的版图的留恋及对现实世界的否定。

解析】可以从修辞、表现手法、动词的运用、环境描写、人物描写等角度进行分析。而此题画线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考点】对文章语言的赏析。

21.【答案】示例: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②作为线索,贯穿全文,使结构精巧;③提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联想到“版图”是记忆中的,或许与现实不同,抒写人们今不如昔的遗憾之情;

引发作者客**待生活变化,并从中发现自我的人生感悟。

解析】在记叙文或者散文中,标题一般有以下作用:是故事情节的概括;是全文的行文线索,全文围绕它来展开;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暗示文章主题。【考点】对文章标题作用的把握。

22.【答案】示例:林文告诉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变化;普文告诉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困难。

林文要我们在生活的变化中看到真实的自我;普文要我们勇敢地对待生活中的困难,迎难而上。【解析】《林中小溪》通过小溪冲破一切障碍达到自由水域的过程,告诉了我们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而《记忆的版图》是告诉我们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变化。

【考点】对文章主题的把握。

三、作文23.【答案】略。

解析】潜台词是指在某一话语的背后,所隐藏着的那些没有直接、明白表达出来的意思;或者说,潜台词就是“话中话所含有的意思”。

题目中的另一个关键词“心动”,通俗地说。就是要求人物心情发生变化,没有变化就构不成文章,那心动前的情感和心动后的情感要设计好,利于文章结构有条理打开。那导致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

答案就是这个潜台词。

令人心动莫外乎情和理,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可以是一句平淡而朴素的语言,内容可以是实的,可以是虚的,可以是虚实结合的,总之都是令人心动的。

2024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物理试卷

学校姓名班级考号。一 单选题 本大题共11小题,共22.0分 1.当甲车突然向前开动时,与之并排停放在路旁的乙车中驾驶员感觉自己在向后退,则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a.甲车b.乙车c.路灯d.地面。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 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必须事先选定一个标准的物体,这个事先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如...

2024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物理试卷

江苏省镇江市2014年中考物理试卷。一 单项选择题 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 2分 2014镇江 地面控制中心和嫦娥三号着陆器之间的信息传输是利用 2 2分 2014镇江 关于声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3 2分 2014镇江 如图,羊角锤上有十字架一样的结构,中间嵌着磁铁,钉钉子时...

2024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物理试卷

一 选择题 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 2分 电阻这一物理量的单位是 a 安培 b 欧姆 c 伏特 d 瓦特。2 2分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可改变声音的 a 传播速度 b 音调 c 音色 d 响度。3 2分 下列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 a b c d 露珠的形成壶口冒 白气冰雪消融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