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

发布 2024-01-04 20:10:07 阅读 3230

说明:本试题分第 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 ,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卡上,总分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36 分)

一、选择题:(15 分,每小题3 分)

1. 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a. 坎坷可汗呵护孟轲苛捐杂税

b. 谒见揭短竭石渴望浪遏飞舟

c. 罗绮漪沦崎岖骑马倚马可待

d. 峥嵘挣扎风筝睁眼铁骨铮铮

2. 下列诗句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寻梦?撑一支长蒿,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b. 怅廖廓 ,问苍莽大地,谁主沉浮?

c.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d.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3. 下面各句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他写稿子常常文不加点,字走龙蛇,简直使人无法卒读。

b. 或者是他们饱汉不知饿汉饥,不知道民工等着这钱去治病救命,等着这钱给儿子交学费。

c.我收到一封国外来信,上面的邮票不胫而走,不知被哪个集邮迷撕去了。

d.在这场足球比赛中,我校队员前仆后继,大显身手,终于取得了胜利。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能否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在于科学技术起决定作用。

b.通过期中考试,使我们认识到了与先进班级的差距。

c.2004 年雅典奥运会上,中国女排经过努力拼搏,终于再次问鼎奥运会冠军宝座。

d. 我们的边防战士无时无刻不在保卫着祖国。

5.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到底**是安徒生写作的地方?**是他父亲的皮鞋作坊?已经没法知道。

b.列宁曾经指出:《反杜林论》十分明确和详尽地叙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每个觉悟工人必读的书籍”。

c.金,原泛指一切金属,如“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现在专指**。

d.还有不少因素使铁容易生锈,如水中有盐,铁制品表面不干净、粗糙,铁中杂有其他金属……等等。

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 —8题。(9 分,每小题3 分)

理想的能源——氢。

化石能源有石油、天然气、煤炭、以及以铀为基本燃料的核能等,其资源有限,终将枯竭。同时,这些能源又导致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这就迫使人们寻找新的能源。

氢能是新能源中比较理想的。实质上,它是一种二次能源,可从各种能源中转换而来。它燃烧后只生成水,且能量密度高,使用方便。

随着制氢和氢技术的迅速发展,它将成为21世纪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中的新型制氢技术,将主要考虑:硫化氢制氢、低电耗电解水制氢、生物化学制氢、等离子化学制氢、太阳能和原子能制氢。

氢能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如,掺氢汽车,是以金属氢化物为贮氢材料,利用汽车发动机的余热,可使贮氢材料释放氢气;还有一种全氢汽车,这两种汽车均能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在飞机上试用氢燃料也已获得成功。此外,氢燃料电池应用于航天器、潜艇和其他运输工具也是很方便的。

大型燃料电池发电站已开始商业化。由于燃料电池的基本原理是电解制氢的逆反应,制氢与燃料电池可与大型电厂、水电站共同组成储能与共同负荷相补的供电系统,电多时制氢,电缺时用氢能供给燃料电池发电,这将是今后理想的电力工业组合。

此外,在民用能源,如炊事、供暖、空调等方面,氢能也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6.人们认为氢能比较理想,是因为( )

.它是清洁而持久的能源。 b它是可以再生的能源。

.它便于制取和贮存。 d它的应用前景比较广阔。

7.掺氢汽车在燃料的使用上,其特点是( )

.既可燃烧汽油,又可燃烧氢气。b.既可贮存氢气,又可燃烧氢气。

.可同时燃烧汽油和氢气。 d它解决了贮氢与释放氢的难题。

8.“理想的电力工业组合”指的是( )

.制氢厂与氢燃料电池厂组成相补的供电系统。

.制氢、燃料电池厂与大型电厂、水电站组成相补的供电系统。

.制氢厂与电池厂组成相补的供电系统。

.电解制氢厂与发电厂组成相补的供电系统。

三、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 题:(12 分,每小题3 分)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

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 使者不说,曰:

“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使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魏后曰:“不然。

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

”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锺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

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

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彻其环瑱,至老不嫁,以养父母。

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也?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於陵子仲尚存乎?

是其为人也,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乎?”

注】①钟离子、叶阳子、於陵子仲皆人名。②北宫之女婴儿子:北宫,复姓;婴儿子,其名,齐国孝女。

9.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甲)齐王使①使②者问赵威后 (乙)臣奉使③使④赵威后。

a.①②意义不同,③④意义相同 b.①②意义相同,③④意义不同。

c.①③意义相同,②④意义相同 d.①②意义各不相同。

10.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其他几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有衣者亦衣 b.至今不业 c.子万民 d.上不臣于王。

11.下列句子的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

a.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译:难道有向人问事不问本而问末的吗?

b.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 译:有粮的人也吃,没粮的人也吃。

c.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 译:这些行为都是以身作则,带动人民行孝的。

d.撤其环瑱,至老不嫁,以养父母。译:除去自己的耳环,到老也不嫁人,在家奉养父母。

12.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威后问齐国的使者时,先问齐国一年的收成,再问百姓,最后才问齐王,这使得使者很不高兴。

b.齐国使者认为赵威后的问话是把贱的放在前面,把尊贵的放在后边,而赵威后却不同意这种看法。

c.从赵威后的问话中可以看出,她对钟离子、叶阳子、婴儿子及於陵子仲持赞赏的态度。

d.文章通过对齐使的问话,批评了齐国的政治状况,陈述了赵威后的政治见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4 分)

四、(17分)

13.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

翻译: 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也?

翻译: 14. 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题目:(6 分)

甲词】沁园春[ 雪] 一九三六年二月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乙词】浪淘沙[ 北戴河] 一九五四年夏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4 分)甲乙两词出于同一诗人笔下。虽然题材不同,但写法相近,从表现内容上看,两词上阕是 ,下阕都是 ,而重在 。两词都采用了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

(2 分)两词都有点睛之笔,甲词表示主旨的句子是 ;乙词表示主旨的句子是。

15. 名句填空(7 分)

恰同学少年, ,书生意气, 。

谨庠序之教, 。

,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五、(13分)阅读下文完成16 —19 题。

怀想那片青青草地。

我的家因动迁,新搬来这个郊区的小城镇,这里的环境趋于宁静,也自然使我的心境好起来。这几天回忆过去,不知何故,常使我想起失落久远的故乡和童年,而且想到屋前那片青青的草地。它在不惹人注意的时候,常以一种青春的蓬勃和生机的活力,悄悄展现着生命的颜色,生长着这个季节中独有的嫩绿。

青青的草地,清香的叶脉,染绿过我的童年,洗涤过我的心灵,至今仍在牵动着我的思念。

每当阳春三月的日子,大地刚刚苏醒,万物生机勃勃。这片青青的草地宛如茫茫人海中久违的朋友,给走过严冬日子的每一个人送来无限的温暖,送来热爱新的生命的力量和勇气,这些绿色的生命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无限的希冀。

在阳光雨露的滋润和春风的吹拂下,这片嫩绿的小草不喧哗、不声张、不嬉闹,像刚刚睡醒的姑娘一样有些娇羞,文静地站着,鲜嫩的叶片上溜滑着一滴滴闪亮的露珠,在微风的吹拂下,晶莹剔透的露珠从叶尖上颤颤地滚落下来,使人想起千万点晶亮的杏花春雨,想起生命成长的过程……

我们这些调皮的小孩赤着脚,走进了这片翠绿的草地。脚丫踩在温软的泥土上,草叶亲吻着光滑的小脚,立刻有一种痒酥酥凉沁沁的感觉,人立刻变得透体芬芳。我玩累了,随意躺在舒适柔软的草地上,闻到了一种梦一般飘来的鲜嫩、温馨的气息,我的干涸已久的心田,被这一片碧绿种满了生机。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

说明 本试题分第 卷 选择题 和第 卷两部分 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卡上,总分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第 卷 选择题共36 分 一 选择题 15 分,每小题3 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a.坎坷可汗呵护孟轲苛捐杂税 b.谒见揭短竭石渴望浪遏飞舟 c.罗绮漪沦崎岖骑马倚马可待 d...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

说明 本试题分第 卷 选择题 和第 卷两部分 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卡上,总分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第 卷 选择题共36 分 一 选择题 15 分,每小题3 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a.坎坷可汗呵护孟轲苛捐杂税 b.谒见揭短竭石渴望浪遏飞舟 c.罗绮漪沦崎岖骑马倚马可待 d...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

说明 本试题分第 卷 选择题 和第 卷两部分 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卡上,总分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第 卷 选择题共36 分 一 选择题 15 分,每小题3 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a.坎坷可汗呵护孟轲苛捐杂税 b.谒见揭短竭石渴望浪遏飞舟 c.罗绮漪沦崎岖骑马倚马可待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