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24年中考模拟考试物理试卷

发布 2024-01-01 19:30:13 阅读 1960

物理试卷。说明:1.本卷共五大题,22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2.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卷上,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

一、填空题(共16分,每空1 分)

1. 如图1所示的凤阳花鼓,又称双条鼓,流行于明清时期,最初表现形式为姑嫂二人,一人击鼓,一人击锣,口唱小调,鼓锣间敲。人们能区分鼓声和锣声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___不同;表演时用力击鼓是为了增大声音的。

2. 节能灯的发光原理和日光灯较为接近,都是通过紫外线激发灯管内壁的荧光粉涂层来达到发光的目的,这种发光方式称为“光致发光”。 光致发光”中的第一个“光”指的是___再举出这种光在实际中的一种应用。

3. 手机拍照时被拍摄物体应位于手机镜头的选填“一倍焦距内”、“一倍焦距与两倍焦距之间”或“两倍焦距之外”),成的是___像(选填“实”或“虚”)。

4. 投壶是古代士大夫宴饮时做的一种投掷游戏,是一种从容安详、讲究礼节的活动,在战国时得到相当发展。如图2所示,游戏时掷出的箭矢(用竹、木等制成)由于___可以在空中继续飞行;为了将箭矢投入壶内,必需控制用力的大小和方向,这是因为力的大小和方向都会影响力的。

5. 如图3所示,将不同导体接到电路a、b之间时,闭合开关,可通过观察、比较___来判断不同导体电阻的大小;若两个导体的电阻差异不大,则可以用___替换灯泡作进一步的判断。

6. 浙江大学高分子系高超教授的课题组,探索出无模板冷冻干燥法:将溶解了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的水溶液在低温下冻干,即在低温和真空条件下,材料中的水分冻结成冰后发生填物态变化名称),制备出了一种超轻气凝胶。

如图4所示,一块8cm3的“全碳气凝胶”甚至可以被带电的玻璃棒吸起,说明该材料的___很小。

7. 工人师傅经常使用一种称为“大力钳”的工具,如图5所示为用于切断金属常用的一种小型大力钳,它实质是由abc和cde两个___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组合而成,握力处的花纹起的作用。

8.如图6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电压表的示数与电流表的示数的比值将 ;若将开关s2也闭合,电压表的示数将均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二、选择题(共20分,把你认为正确选项的代号填涂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第9~12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第小题为不定项选择,每小题有一个或几个正确答案,每小题4分,全部选择正确得4分。不定项选择正确但不全得1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0分)

9.我国古代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现象的精彩诗句,如辛弃疾的“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其中“天在清溪底”的现象与图7中现象相似的是( )

10.2月15日,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地区,伴随着雷鸣般的**声,天空中突现不明物体,其带着耀眼闪光,以不低于54000km的时速划过天际。与此同时,地面房屋玻璃被震碎,汽车警报器响成一片,手机信号也变得时断时续……从天而降的是一颗陨石。如图8所示,有关这场陨石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陨石飞行速度不低于5.4×104m/s

b.陨石穿越大气层发生燃烧,是因为热传递改变了它的热能。

c.**导致房屋玻璃破碎,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d.手机信号变得时断时续,说明**会产生电磁波。

11.某风力报警器的风力探头通过中心滑杆可带动下端的金属片上下移动。当风速较小时,仅绿灯亮,电铃不响;当风速增大到一定程度后,绿灯不亮,电铃响发出警报。图9所示四幅风力报警器的原理图符合要求的是( )

abcd12.如图10所示为某物质的熔化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为非晶体。

b.该物质熔化过程用时25min

c.ab段物质比热容小于cd段物质比热容。

d.bc段物质的温度和内能均不变。

13. 小强发现以下现象:劣质的装修材料含有超标的甲醛等有毒有机物,使用后会造成室内的环境污染;用胶黏剂可以把装修板材粘在一起;把汽油倒入油漆中调和,发现1ml汽油和1ml油漆混合后小于2ml。

这些现象可以说明( )

a.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构成的b.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c.分子间有间隙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4.如图11所示的押加是我国少数民族体育项目之一,又称为大象拔河。比赛中,甲、乙双方通过腿、腰、肩和颈用“力”拖动布带互拉,以决胜负。以下关于比赛过程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拖动布带互拉的力始终大小相等。

b.甲若获胜是因为甲拖动布带拉乙的力大于乙拖动布带拉

甲的力。c.在僵持状态下,甲拉绳的力与乙拉绳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d.在僵持状态下,甲对乙的拉力与乙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三、计算题(共24分,每小题8分)

15.随着社会的进步,电冰箱已经成为现代家庭不可或缺的家用电器,下表是某品牌电冰箱的部分参数。请认真阅读下表的信息,并结合平时的生活经验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认为,24h的耗电量应当等于输入总功率与一天的时间的乘积,但计算后却发现,差异很大。这是为什么?

2)在炎热的夏季当电冰箱内装满食物后,并频繁开关门的情况下,小明利用电能表测量的结果大约是该耗电量的1.5倍,则该电冰箱一天实际工作的时间多长?

3)长假期间,小明随父母外出旅游,冰箱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临行前,小明观察到家中电能表示数如图12所示,十天后回到家,小明家电能表的示数应该为多少?请你写出计算过程并把结果填入乙图电能表中。

16. 某微电脑电热水壶具有温度可控、自动抽水等优点,下表是该电热水壶的铭牌.

1)如图13所示,小电动机将l.2kg的水提升了0.5m,电动机对水做的功至少是多少?

2)为了泡绿茶要将水从25℃加热到85℃,则1.2kg

的水需吸收多少热量?[c水=4.2×103j/(kg℃)]

3)若加热题(2)中的水需用时315s,电热水壶加。

热效率为96%,则它的实际加热功率是多少?

17.如图14所示,是我国mbt2000主战坦克,重48t,高2m,每条履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3m2,该坦克具有潜渡功能.

1)该坦克在水平路面上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大?

2)若坦克在深为5m的河流中潜渡时,半分钟潜行了360m,则坦克潜行的速度为多少?

3)坦克在该河流中潜渡时,坦克对水平河床的压力为2×105n,则该坦克受到的浮力为多大?

4)坦克在该河流中潜渡时,在坦克顶部面积为0.8m2的舱门受到水的压力为多大?

四、实验题(共16分,每小题8分)

18. 亲爱的同学:您会使用下面的基本实验仪器吗?

1)小红将弹簧测力计倒置测物体的重力,如图15所示,这样测出的结果比真实值偏___是因为弹簧测力计受___的作用。

2)体温计是利用的性质制成的,结构上由于有一个做得非常细的缩口,因此可以读数。

3)小红家收藏了一枚金灿灿的纪念帀,她将纪念帀带到学校实验室,用___填写测量仪器的名称)和量筒测量纪念帀的密度来鉴别这枚纪念帀是不是纯金制作的。由图16可知纪念帀质量为___g,量筒的分度值是___ml,他___能”或“不能”)鉴别出该纪念币是否纯金制作。(ρ金=19.

3g/cm3)

19. 如图17所示,在研究电流做功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请将滑动变阻器正确接入电路(要求连线不得交叉);

2)实验中通过观察从而间接比较电流做功的多少;

3)某次实验中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如图(甲)、(乙)所示,请将数据填入下表空格处;

4)分析实验序号的数据可知:通电时间一定时,电动机两端的电压越大,电流越大,电流做的功越___分析实验序号的数据可知。

5)实验所用砝码重10n,分析数据可知,电动机消耗的电功率p电与电动机提升砝码的机械功率p的关系为: p电 p (选填“>”或“<”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写出一条理由即可)

五、**题(共24分,每小题8分)

20. 如图所示是初中物理学习中接触到的一些实验,请根据实验在下面空格中填入相应的内容。

1)实验a:说明光在中沿直线传播;

2)实验b:反映的是的工作原理;

3)实验c:验证了的存在;

4)实验d:实验中蒸汽顶开软木塞说明内能可以转化为___能。

21.在学习完《浮力》一节后,小明结合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的故事,联想到自己在游泳池从浅水走向深水时,身体感觉越来越轻,因此猜想: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物体的浮力可能就越大。对于同种液体来说,体积越大,物体的质量越大,重力也越大,因而他进一步猜想:

物体越大,物体的浮力越大。

江西省2024年中考模拟考试试卷

语文试卷。一 语文知识和语言表达。12分 l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 2分 a 凝视虬须 qi 苦心孤诣擎天撼地 j ng b 菜畦慰藉 ji 锋芒必露尽态极妍 y n c 惶恐家醅 p i 鸡零狗碎龙吟凤哕 hu d 僵硬剽悍 bi o 引颈受戳鳞次栉比 zh 2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

2024年中考模拟考试 1

数学试卷。时间 120分钟分值 120分。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有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7的相反数是。abc.d.2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b 2x 2 c d.1 1 3.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在第二象限内有一点p,且p点到x轴的距离是4,到y轴的距离是5,则p点的坐标为。a.5,4 b....

2024年中考化学模拟考试 一

一 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24分。1 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 粮食酿酒 b 干冰升华 c 光合作用d 食物消化。2 下列实验的错误操作与 可能产生的后果 不一致的是。a 标签受损 b 受热仪器破裂 c 溶液蒸不干 d 读数不准确。3 对物质进行分类,是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