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兴化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卷 二

发布 2023-12-28 09:45:12 阅读 4835

语文。命题人: 王新民徐地仁(作文)

审核人: 李越峰唐振海(附加题)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6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附加题由选考历史的考生完成,用时3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学号写在答题纸的密封线内。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横线上。考试结束后,请交回答题纸。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禅机/泰山封禅扎染/安营扎寨劲旅/疾风劲草钥匙/两京锁钥。

b.道行/出身行伍隽秀/意味隽永纰缪/绸缪婉转折耗/百折不挠。

c.同侪/跻身文坛嬗变/各擅其长伉俪/引吭高歌拾掇/拾级而上。

d.脊椎/椎心泣血沉疴/百舸争流女娲/蝇利蜗名校勘/校短量长。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利益的日益多元化,造成部分社会成员心理压力增大,产生不良心态,而这势必导致社会矛盾的加剧。

b.2024年10月24日,在全球发售的《史蒂夫·乔布斯传》,丰富而系统地介绍了史蒂夫·乔布斯有如过山车般精彩的人生,乔布斯的那份感悟与激情,真诚与不舍感动着每一位读者。

c.在王安忆看来,散文的情节和散文的语言一样,都具有“先天”的状态,它扎根在你的心灵里,长得如何,取决于你的心灵养料的丰厚。

d.又到岁末,2024年的“年度汉字、词”评选结果现已揭晓。“控”和“伤不起”分别被评选为年度汉字和年度词语。

3.“包容性发展”是亚洲论坛年会的主题。根据下面一段文字,概括“包容性发展”内涵的四个方面。(每点不超过10个字)(4分)

在全球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不同群体之间和个人之间发展机会不均等,包容性发展就是要不断消除其参与经济发展、分享发展成果方面的障碍。包容性发展强调国家之间应互利共赢,共同面对经济增长、能源安全、气候变化等世界性难题。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社会制度的差异不应成为相互对抗的理由,包容性发展重视各种文明的理解和沟通。

工业革命以来,经济发展大多以过度消耗资源、污染环境为代价,包容性发展要求建立健康合理的生产与消费模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4. 2024年2月12日,是唐代大诗人杜甫诞辰1300周年。许多爱好文学的网友在网上发起了纪念杜甫的活动。

请将下面简要介绍杜甫的文字补充完整,并在网上发帖写下自己的感言(至少使用一种修辞,不超过50字)。(5分)

1)杜甫在唐代被称为“诗圣”,他的诗歌风格为四字短语概括),“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便是杜甫抒情名篇中的名句。(2分。

2)感言3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吴江两节妇传。

清·戴名世。

吴江两节妇者,农家女也。姓许氏,家城西之石里村,长适张文达,次适周志达。岁乙酉,大清兵南下,公卿皆薙发迎降,浸寻及于吴江。

文达固以负贩为生,至是从明之一二遗臣起事,荷戈为小卒,战败不屈死。其家不知其存亡,使志达往侦之,亦被执,令薙发,不从,遂见杀。是时长年二十九,次年十九,相与号泣,备寻其夫尸。

会溽暑,尸积城下者累累,皆糜烂不可辨识,乃已。

长既丧其夫,又无舅姑,其兄欲迎之归,谢曰:“吾夫虽死,然此固夫家也,义不可以归宁母氏。”次事其姑甚谨,姑怜而欲嫁之,涕泣被面谢曰:

“新妇所以不死者,将代吾夫以事其母,讵可失节他适?”久之,姑得疾,且危,赖妇以存者又七年。及姑濒死,诀日:

“我死,依而姊居。”既丧,家财归于周氏子弟,遂依姊以居;各处一室,各奉其夫之主而祀之。两人固农家女,善治田,共种田三亩以自给;舍旁有隙地,度可容两棺,为生圹以待死。

吴俗多淫祠,好佛,妇人贫无依者,多为尼。有一老尼,教两人薙发以从其教。长曰:

“不可!妇人之发,奈何与男子同去之?”次曰:

“吾夫以不薙发死,而吾反薙之,何以见吾夫于地下?”岁甲戌,长年八十,次年七十,尚躬耕如曩时。乡之人悲之,请闻于有司,以旌其门。

两人泣且谢曰:“吾姊妹不幸遭多难,廉耻自爱,何旌之有也?且又无后,将旌之以为谁荣乎?

”乡之人卒不能强也。

赞曰:吾尝读《顺治实录》记载,知大兵之初入关也,淄川人孙之獬即上表归诚,且言其家妇女俱已效国装。之獬在明时,官列于九卿,而江淮之间一介之士、里巷之氓,以不肯效国装死者,头颅僵仆,相望于道而不悔也。

呜呼!彼孙氏之妇女,视许氏二女何如哉?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使志达往侦之侦:暗中察看。

b.次事其姑甚谨谨:恭敬周到。

c.尚躬耕如曩时躬:弯曲身体。

d.视许氏二女何如哉视:与……相比。

6.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吴江两节妇之“节”的一组是(3分)

① 相与号泣,备寻其夫尸将代吾夫以事其母,讵可失节他适。

③ 各奉其夫之主而祀之善治田,共种田三亩以自给。

⑤ 而吾反薙之,何以见吾夫于地下 ⑥ 乡之人悲之,请闻于有司,以旌其门。

abcd.②④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农家女许氏姐妹的丈夫,一在抗清斗争中不屈而死,一因抗拒剃发而被杀,他们作为下层普通百姓,却在清兵南下的局势面前表现出崇高的气节。

b.在丈夫周志达死后,许氏次女拒绝婆婆劝她改嫁的好意,后又悉心侍奉病重的婆婆,为其养老送终,而在婆婆去世之后,她与姐姐相依为命,种田度日。

c.二女为夫守节,固然是受封建节烈观的影响,但她们后来的拒不剃发,特别是次女也有承继丈夫反清之志的意思,而这正是作者在文中着重肯定的内容。

d.文末的“赞”,既揭露了孙之獬屈膝降清的丑陋嘴脸,也批评了“士”“氓”不愿为国效力,竟装死偷生的不堪行径,以此反衬两节妇行为的可贵。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吾夫虽死,然此固夫家也,义不可以归宁母氏。(3分)

2)吴俗多淫祠,好佛,妇人贫无依者,多为尼。(3分)

3)吾姊妹不幸遭多难,廉耻自爱,何旌之有也?(4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蜀先主庙①刘禹锡。

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②。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③。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注:①蜀先主即刘备,先主庙在夔州,作者曾任夔州刺史(821-824),此诗当作于此时。②五铢钱:

汉武帝时的货币。王莽代汉时,曾废,至光武帝时恢复五铢钱,比喻刘备振兴汉室的勃勃雄心。③象贤:

学习先祖的贤才。

1)首联“千秋尚凛然”的“尚”字有何妙处?(3分)

2)请分析颔、颈两联的表现手法及其各自的作用。(4分)

3)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复杂的思想感情?(3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野芳发而幽香欧阳修《醉翁亭记》)

2)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苏轼《赤壁赋》)

3夕揽洲之宿莽春与秋其代序。 (屈原《离骚》)

4)我腾跃而上此亦飞之至也。 (庄子·逍遥游》)

5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

6)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三乐也。

《孟子·尽心上》)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三门中学2019高三语文模拟试卷

一 语言文字运用 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各对加点的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 识别 博闻强识模仿 装模作样剥削 生吞活剥。b 铜臭 乳臭未干角逐 钩心斗角慰藉 声名狼藉。c 朝圣 朝令夕改提防 提心吊胆绿茵 绿林好汉。d 讳言 经天纬地着落 不着边际箴言 缄默无言。2 下...

高三语文模拟试卷

云南省腾冲市2017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2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 45分 一 现代文阅读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3题。循着生命实体的第一生存需求追溯,会发现,这个崇尚 以食为天 的国度,华宗汉祖自懂得刀耕火种后,便改变了茹毛饮血的原始陋习,转而在火中取栗和汤中取食。由于火焰与热汤...

高三语文模拟试卷

一 9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露天 露脸咀嚼 咬文嚼字敷衍塞责 不塞不流。b.湖泊 漂泊 一曝十寒屡见不鲜 鲜有其匹 c.屏障 屏除地壳 金蝉脱壳螳臂当车 安步当车。d.薄弱 单薄阿谀 刚直不阿无色无臭 乳臭未干。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