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试卷分析语文

发布 2023-12-26 16:15:06 阅读 6160

一、2015中考卷面结构分析。

试卷采用闭卷形式,全卷共26小题,其中部分题还包括若干小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表1 2015中考卷面结构分析表。

中考命题分析

2015中考命题分析的情况可通过表2、表3、表4反映出来。

表2 2015中考数学命题考查内容结构多向细目表。

三、2015中考试题特点分析。

一)立足双基,加强对核心内容的重点考查.突出教材在教学改革和教学实践中的引领作用.

××市201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中明确指出:试题依据课程标准,考查的主要内容是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自:《实施意见》一(一)学业水平考试的基本要求).

以《标准》为经,以双基为纬,力求加大知识的覆盖面,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这是2015年数学学业水平考试试题的主要特点之一。试卷对基础知识的考查选取了相反数(第1题)、三视图(第2题)、科学计数法(第3题)、平行线及对顶角(第4题)、指数运算(第5题)、众数(第7题)、方差(第18题)、;对基本技能的考查选取了解方程与方程组(第)、解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第题)、分解因式(第17题)、解直角三角形(第题)、待定系数法(第题)、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第题)、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第题),统计与概率(第题)。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试题在难度的控制上、顺序编排等方面,做到了以下两点:一是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二是加强了对核心内容的重点考查。以上做法紧扣课标所提出的: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与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基本技能”,另外试题在呈现形式上力求丰富多彩,有效的考查了学生的能力,对今后的数学教学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1.试题突出“基本知识”,加强对核心内容的考查.

根据表2中的“内容领域具体目标”,可得以下结论。

1)一级知识领域覆盖强度是1;二级知识内容覆盖强度是0.75;**知识内容覆盖强度是0.66(参照**知识点共142个).

2)“数与代数”领域中,一1(4)整式与分式考查频数为6;一2(1)方程与方程组考查频数为5;一3(3)一次函数考查的频数是3,一3(5)二次函数考查频数是3.“空间与图形”领域中,二1(4)三角形的考查频数是8;二2(4)图形的相似(包含三角函数)的考查频数是8.由此可以看到“数与代数”和“空间与图形”领域中的核心知识的考查频数都是相对较大的.

3)根据表2中的“认知水平”统计来看:水平一认识层次预设共计15分,占12.5%;水平二理解层次预设共计67分,占55.

84%;水平三掌握层次预设共计23分,占19.16%;水平四灵活运用层次预设共计15分,占12.5%.由此可以看到认识+理解层次共计84分,基本符合《实施意见》中对试题难度0.

7的预设要求.

2.试题突出“基本技能”,突出对核心数学思想、方法及技能的考查.

根据表3可知,作为初中阶段考查标准中体现的核心数学思想——方程与函数思想、模型思想考查频数是比较高的;重要能力方法——数形结合、转化、运算能力、推理能力的考查频数都是相对较高的.而且试题覆盖了所有课程标准在表中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及能力,以此体现试卷较好的“教育性”,试图对于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起到应有的引导作用.

3.以中考试题为平台,突出教材在教学改革和教学实践中的引领作用,体现试卷命制的可推广性.

表5 引用教材素材的典型试题汇总表。

从表5可以看到:

1.以学定考,体现考查内容的有效性和公平性.

我们认为“学习过程也是一个经验的获取过程”,对于全体学生来说共同的获取数学学习经验的载体就是教材.同时,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经过反复锤炼形成的,它是课程标准最具有科学性的直观体现.所以,在试题命制过程中我们大量选取或是参照教材中罗列的问题情境与**过程,以此提高试卷的信度、效度等控制性指标,保证试卷命制的质量.

2.以试卷为平台,体现教材对教学实践和学习过程的引导性.

随着围绕素质教育展开的教育教学改革的步步深入,“教师怎样教?学生怎样学?”的问题逐步清晰.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是推进素质教育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激励和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更加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激励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任务.对数学学业水平测试来说,在满足这个需要的过程中怎样发挥自身作用,就是我们命题者肩负的神圣责任.经过我们的慎重考虑和集体研究,最终确定以教材作为试题命制的主要素材**,借助学业水平测试的杠杆作用,实现对教学实践和学习过程的引导作用,明确教材在教学实践和学习过程中的巨大价值.

二)试卷保持稳定,适度创新。

2015年初三学业水平考试数学试卷在试卷结构、题型、题量及分值分布等都与往年保持相对稳定,巧妙地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有机整合,继续传承“压轴题多题把关,难度多点分散”的命题特点,适度创新以选择题13题、填空题21题、解答题第题为压轴题,每题都设置若干小问,各小问之间在难度上也形成一定的梯度,为难度最大的一小问做了有效的铺垫,而且各小问之间可独立成题,这样就有效地分散了难点,消除考生的紧张情绪,保证考生能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在题目设计上做到了每道压轴题解法多元,思维层次多元,提高了考试的信度和区分度。整卷在难度预设上高低起伏,呈犬齿状排列,阶段性图象平滑,有较强的连续性,这样的难度分布不但加大学生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的考查,更有利于考生的稳定发挥.

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基础上,2015年试卷进行了适度创新。如第27题是代数与几何的创新综合题,有机地将等腰直角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直角三角形、菱形方程、二次函数等重要知识融合在一起,巧妙地将几何推理与代数计算的考查结合在一起。以菱形构建作为分类的着眼点,立意新颖,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凸显了对分类讨论数学思想的主体地位,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菱形构建转化为等腰三角形的构建,突出了转化思想、方程思想的考查,第(3)问又将学生的思维分为三个层次,使得该题以及整套试卷更有区分度。

较好地体现了推理证明与计算求解的有机结合;将**性问题与计算结合,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较好的平台,很好地贯彻了济南市今年中考的精神,有很好的可推广性。再如第28题,该题以二次函数为背景,将圆、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植入其中,借助双动点问题,“以静制动,动中窥静”,**变化中寻找不变的结论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思路,解决此问题需综合运用一次函数的性质、图形的平移、轴对称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结合对图形突出运用合情推理、转化化归的数学思想,因而是此题产生了区分度。有利于形成整卷合理的梯度,有利于高中学校选拔学生。

而且三个问题既可独立成题,又相互支撑,较好地实现了题目之间的和谐与共生。

再如第13题,该题以反比例函数和平行四边形为背景,以线段oa作为定量,通过设置α角的变化,控制平行四边形和反比例函数形状的变化,以双曲线第一象限分支上的点c、d为动点,分析获得变量,**问题中不变量“点c和点d的横坐标”,进而找到反比例函数系数k和α的关系。该题通过待定系数法将反比例函数、相似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镶嵌其中,有多种解答方法,体现思维的发散性和创新性,有效考查了学生数形结合、转化、函数等数学思想方法,真正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应用、推理论证、**、归纳概括、运算能力另外该题结论彰显了直线型函数一次系数k与α的关系,同时加强了函数的概念,因此该题具有较好的区分度,有利于初高中知识衔接,也有利于高中学校选拔优秀学生。

2019中考试卷分析

2014广东省惠州市中考化学试卷分析之 第1题组。2014广东省惠州市中考化学试卷分析之 第2题组。2014广东省惠州市中考化学试卷分析之 第3题组。2014广东省惠州市中考化学试卷分析之 第4题组。2014广东省惠州市中考化学试卷分析之 第5题组。2014广东省惠州市中考化学试卷分析之 第6题组。...

2019中考试卷分析

一 试卷结构。1 试卷类型 理化合考 闭卷 笔试。化学满分为60分 时间60分钟。2 题型 题量。选择题13小题18分 填空题4小题18分 简答题2小题11分 实验题2小题12分 计算题1小题4分。二 今年中考试卷的结构特点及分析 2010年西宁市化学中考试卷是以 新课程标准 为依据,与考试中心的 ...

2019中考试卷分析

点评 填空题的最后一题往往是全卷最具压轴性的试题,很多同学在考试中往往是直接选择放弃。然而当考生看到这样一个熟悉的图形之后,相信心中会增添几分自信。这是一道极为经典的通过对人的受力分析,并进而考察滑轮与浮力的力学综合问题,在。一 二模的试卷中以计算题的形式曾广泛地出现。所以只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加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