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卷评析

发布 2023-12-25 07:20:13 阅读 3276

唐山市滦南三中李秀娟。

2010年河北中考语文试题较去年有了较大的变化。试题考查全面,简约规范,难易适中,灵活开放,选材贴近生活而富教育意义,命题新颖朴素而独具匠心。与2009年相比,2010年中考语文试题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 大动作,调整试卷结构,命题形式新颖。

第。一、将第一部分的分值由去年的20分提高到23分,进一步强化了“语言积累与运用”在试卷中的重要地位;

第。二、首次出现古诗词赏析阅读。近十年来,我省中考对古诗词一直以默写的形式考查,此次以阅读的形式进行深层次的考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为考查篇目出现;

第。三、文言文的课内外对比阅读首次正式登场。文言文阅读命题的材料是《曹刿论战》,比较阅读,提高了思维的含量,成为试卷的亮点之一;

第。四、首次将现代文阅读由三篇变为两篇。2010年以来,我省中考语文试题一直都是考查三篇现代文阅读,而今年变为两篇(说明文和记叙文);

第。五、作文试题也取得了新的突破,由传统的“材料作文”、“提示加话题”作文、“选题作文”,变为半命题作文的试题形式。既给了考生较大的自主度,使考生充分发挥写作水平,又有一定的限制,使评卷更公正、客观;

一些常见的试题以新面貌出现:

1、本套试卷第1题以田字格形式考查书写,引导师生重视书写,实现了基础回归,亲切而出人意料;

2、第5题对标点的考查也是新增考点,题目全出自课内,独具匠心;

3、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第6题第(1)问用说明性语言简价画面内容,第(2)问则用“谈认识”的方式考查了学生的议论能力。这种结合可谓新巧;

4、诗词赏析第7题将作者与涉及到的名家结合在一起命题, 新颖别致;以选择题对文言虚词进行考查, 是新形式;首次对课外语句的翻译进行考查;

5、淡化文体特征。说明文没有考查文体特征明显的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等,而是同记叙文一样,侧重于对文章的整体感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以及对语言的品析。

二、巧统筹,知识点大覆盖,布局合理减负提质。

2010年我省中考语文试题分为积累与运用、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四大模块。其中积累与运用23分,古诗文阅读19分,现代文阅读28分,写作50分,共计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部分共5大题,下分6个小题,其中古诗文填空4小题5分,现代文填空1小题2分,汉字书写2分,修改错别字和病句2小题6分,标点符号1小题3分,漫画题1小题5分。

二)、古诗文阅读部分共8题,其中诗词鉴赏3题5分,文言文阅读5题14分。

阅读材料2篇,分别是古诗词1首,古文1篇。古诗阅读共3个题,考查了文学常识知识,考查了诗句的朗读节奏,考查了律诗的基本知识,还考查了诗词名句的赏析理解。

文言文共5个题,考查了重点词语的理解与积累,考查文言语句的理解翻译能力,另外还考查了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考查了学生对文章和人物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及对关键问题的看法和评价。

三)、现代文阅读部分共9题,阅读材料2篇,分别是说明文、记叙文。

说明文阅读的考点为学生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品味语言、概括提取重要信息、把握文章脉络结构、正确把握文意。

记叙文阅读的考点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赏析句子、对关键词语理解和分析、修辞方法及作用、人称作用、表现手法。

四)、写作部分是半命题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600。

本套试题考点全面,布局合理。对识字与写字教学的关注得到充分体现,凸显了识字与写字、语法和修辞教学的重要地位。

这次试题题量适度,只有24个题,不繁;在难度上,保证了让大部分考生做阅读题时读得懂,写作时有话可写,不偏不难;同时又保证了让每个考生都能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展示出自己语文的特长,测试出语文的优秀人才。整套题体现出明确的“减负”信号。适当降低试题难度,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让教师感受更多成功的喜悦。

多数考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在紧张氛围中,轻松愉快地答完考题。尊重每一位考生是该套试题最为突出的特点。

同时,这套题也力求吹响“提质”的号角。“减负”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质量,初中语文教育的质量该从语言运用能力上去提高。这套试卷90%的题目都是在检测学生语言的运用能力。

试题鲜活,要求考生将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充分的展示出来,不囿于地域文化限制,更多直击语文本质。

三、重引领,坚持科学导向,强化正确的价值观

整套试题试题时代感强、贴近生活,精心选择言语性与人文性俱佳的材料,精心设置情境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与水平。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试题着力于学生本体,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正确引导了学生的价值取向。

试题关注现实生活,比如玉树**、低碳生活、世乒赛等材料都充满了时代气息,而“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鸟类资源、忧国忧民情怀、热爱读书、淘米水的妙用等,这些题目,提醒学生关心身边事,做一个有责任感和有时代感的人。

试题文字优美,内容富有时代气息,可读性非常强,很能吸引考生,试卷成了吸引学生的学习资料。如说明文《淘米水的妙用》,将科学性、知识性融为一体,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身边的科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试题着力于学生本体,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正确引导了学生的价值取向。记叙文《最美的善举》向读者展现了人性的善良,给学生良好的情感熏陶,引导着学生追求“真、善、美”,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

阅读题目的设置充分重视引导学生对文本本身的阅读理解,以言语的品析,句子的理解为着手,进而完成对文本的解读,使学生获得语感的同时获得一些生活与生命的感悟。

总之,阅读选文,在考查阅读能力的同时,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读这些文章的过程就是学生经受思想洗礼的过程,必将对促进学生形成健康人格、提高思想品德修养产生积极的影响。

四、重展示,注重以人为本,追求开放性和灵活性。

考试不光是一种检测或选拔,更应该是一种展示,一种学生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和舞台。这套试题,不光是在语言积累和语言应用的题目中,而且在阅读题、作文题上,都设置了非常多的适合各类学生展示自己才华的试题。

命题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体验,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语文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能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收集和处理信息,并根据所占有的课内外材料形成自己的观点。

例如试卷中的第6题中的第(2)小题要求:请谈谈你对“一本好书,一生财富”的认识。这个问题的设计意在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学生提供充分的答题空间,有利于引导学生发表独到的见解,有利于考查学生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这为学生有创意的表达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如文言文第13题:有人说鲁庄公“鄙”,也有人说“不鄙”。你同意哪种说法?

请简述理由。这道题是对文中人物形象的评价。对人物形象的评价,要注意针对人物在文章中的言行事迹进行分析,而不是堆砌褒义或贬义的词语,这就体现出了开放性。

作文题,以“__来了”为半明题让学生写作。尽管是半命题,但题目不设障碍,开口度大,空出了考生自主补题的广阔空间,“来了”,表动作趋向,包含丰富的信息,在写作上给不同思维层次、不同情感类型的学生以启发,引发学生充分思考,引导考生尽情张扬个性风采。

文题开放大气,允许心灵作文与生活作文、想象作文与现实作文的共同存在,重在考查学生生活之需和情感、精神之需,呼唤学生生活和情感体验:呼唤他们从逼仄的生活空间走出来,从封闭的自我世界走出来,去拥抱人生,感悟真情;呼唤个性思考,呼唤情感的绽放,让心灵“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2010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卷充分体现了人文性和语文味并重的原则,突出了能力考查的重心,考试指向保持平稳,在题型的 “变”与“不变”中彰显了语文试卷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进行综合考查的特点。

应该说,2010年的中考语文试卷,就今后的语文教学定位和如何提升学生的语文底蕴提出了理性思考,将会对初中语文教学产生更为积极的导向作用。

以下是对整套试题的逐题解析:

一、第一部分(1~6题,23分)

1.根据拼音将相应语句规范、工整地写在下面的田字格内。(2分)

méi yǒu bǐ rén ɡènɡ ɡo de shān,

méi yǒu bǐ jiǎo ɡènɡ chánɡ de lù 。

答案】: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解析】:此题考察根据拼音书写汉字能力。写完后一定要仔细检查,保证不出错字。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要象小学生一样写字,端端正正!

2.下面文段中有三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3分)

鸟类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的生物之一。从冰封雪冻的南北两极到地势显要的世界屋脊,从遮天弊日的热带丛林到寸草不生的沙漠腹地,从浩瀚无际的大洋到人口稠密的城市,几乎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都有鸟儿骄健的身影。

答应改为应改为应改为。

答案】:显险;弊蔽;骄矫。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运用汉字的能力。所不同的是要改正常见的错别字。要结合文段认真辨认,慎重修改。

3.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7分)

山重水复疑无路陆游《游山西村》)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

2024年河北省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第一部分 24分 1 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6分 1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诗经 蒹葭 2 江城子 密州出猎 中运用典故,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心情两句。3 诸葛亮集 中有这样的话 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 这与 出师表 两句相一致。2 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2024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卷评析

今年我省中考语文试卷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 的基本理念,遵循 河北省2013年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说明 的要求,充分彰显了语文学科的特点。秉承着 稳定中谋求发展,变化中力求创新 的原则,充分彰显了语文学科的特点,试题选材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试题难易比例搭配合理,卷面布局美观大方,具有良好的区分度,也有...

2024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卷评析

2018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卷全面落实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的目标要求,坚持守正出新的命题原则,彰显语文试卷的育人功能,突出语文核心素养的考查,注重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选拔性与导向性兼顾,具有良好的效度和信度。彰显语文试卷的育人功能。学生考试的过程也是潜移默化接受教育的过程,因而我省语文试卷无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