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2024年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发布 2023-12-24 08:25:12 阅读 9046

中山市初中化学中心教研组。

一、试题评价。

2024年中考化学试题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和《考试说明》的要求,相对于往年保持了连续性和稳定性;以考查基础知识为主,注重考查基本能力;试题没有科学性错误,答案比较准确,试题编排顺序较合理; 试题立足于能力立意,突出主干知识,注重对应用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能力的考查; 今年的试题阅读量较前两年明显减少,难度基本符合《考试说明》要求,适当考虑了对中学化学知识点的覆盖; 题目设计有层次,文字语言表述清楚、简洁。总体来说,试题对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积极的指引作用。

二、答卷分析。

本文仅对非选择题第。

二、三、四、五题学生答题情况进行分析。

一)第二题为填空题,共五题,20分。除了第17题的第二小题、第19小题难度稍大大外,其他的难度一般,题型比较好,不单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还注重考查了学生看图表分析能力,归纳能力及应用能力,并且考查知识还贴近于生活。

第15题考查常见三种化学物质的用途,贴近生活,本题学生得分率较高,学生对相关知识掌握得较好。第16题考查学生阅读标签的能力,由于题中的相关知识比较基础,得分率也较高,第(2)问大多数同学只填一个 “a” 或 “c”而失分。第17题是本大题的一个门槛,是对学生阅读推敲能力是一个考验。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方程式的书写不规范,条件、生成物状态、配平等错、漏而丢分,如“点燃”写成“燃烧”。第(2)问第。

二、三个空错误最多。回答“正确”的原因答“质量守恒定律”,说明该类同学考虑问题不全面;回答“不正确”的但原因解释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回答错误而不得分,如“空气中也有co2”或 “mg在co2中燃烧产生c, c燃烧产生co2” 等。

第题(合计满分值14), 得分情况如下:

第18小题考查元素周期表运用的知识,第19小题考查金属与酸反应,且从图中自己总结出规律,此两题对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要求很高。由于考生的表达能力不高,得分率也不高。如18小题第(2)问元素符号书写不规范,mg写mg、mg 、 my。

第(3)问把sio2写成si2o4. 第(4)问表达不够准确、严密,例如“化合价与得失电子有关”、 同一周期,原子结构是相同的”、 随核电荷数增大,最外层电子数也增大”等等。第19小题第二问失分较多,原因是有考生不看清题意,回答成“由小到大”。

第题(合计满分值6分)得分情况:

二)第三大题为简答题,有两小题共15分。第20小题为框图推断题,在阅卷中发现考生的主要错误是:(1)化学式、化学方程式书写不规范,如:

h2so4写成h2so4 . 2)对碱和盐的反应未考虑对反应物中碱和盐都必须是可溶的这一要求,出现:

caco3 + ba(oh)2 = baco3 + ca(oh)2 等错误的方程式。 (3)总结酸、碱、盐相互反应的规律表达不准确,不到位。由于本题对酸碱盐的知识要求较高,有三成多考生得0分。

得分情况如下(满分值8分)

第21小题考查知识点是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运用,以印刷线路板的生产及废液的处理过程为载体,题的立意较高,给的材料情景较复杂,但要求考生回答的都是平时见到过的,常见的,如果学生能阅读理解题意,是很容易得分的。从考生答卷中反馈主要问题有:(1)化学式的书写极不规范,铜的元素符号:

c和u一样大。氯化铁或氯化亚铁的化学式:fe中e比cl中的c还要大,有的写得像ll或d。

(2)第2小题的化学方程式,有较多的同学写成

cu + hcl ” 反应,或写成“fe + hcl = fecl3 + h2 ”

本题得分情况是(满分值7分)

三)第四大题为实验题,有两小题,共23分。第22小题为基础实验题,符合新课标的教材要求,能立足课本,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通过实验装置、仪器选择、基本操作,着重考查对操作原理的理解,并考查了学生运用信息来获取结论的能力。大部分学生答得较好,得分率较高。

存在的问题是:(1)错别字较多,如把“烧杯”写成“燃杯”,把“制取”写成“置取”。 2)语言表达不清,如第(2)小题的第三问,举一例该装置的其它用途,有的考生答成“干燥器”。

第(2)小题的。

一、二问很多同学搞反了,导致失分。

本题得分情况是(满分值12分)

第23题为实验**题,考查了学生运用信息的能力,体现了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设计实验→问题与讨论的科学**的基本方法。本题主要问题在于实验结论的回答,基本上没有多少学生能拿满3分,题目巧妙的隐含了一个结论,只有灵活、聪明的学生才能看到这一点,这可能也是拉开距离的地方。考生答卷**现的主要问题有:

(1)第1空应填“漏斗”,但有近3成的学生填“长颈漏斗”。玻璃棒的作用,大部分考生只填搅拌或加快溶解速度,只得1分。(2)第(2)空答案为caco3 , 但也有同学填na2co3 ,没看清题中讲的是滤渣。

(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不规范而丢分。(4)讲理由不够全面,不是通过实验现象去说明问题,容易失分,本题得分率不高。

本题得分情况是(满分值11分)

四)第五大题为计算题,有两小题,共14分。第24小题为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得分率较高。第25题为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目本身很常规,但由于题中给出的数据不合理,在比例式中不能约分,考生花很多时间去运算,使得很多学生考后认为此题是在考数学而不是考化学。

通过评卷发现此题0分率和满分率所占比例是最高的。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有一部分同学基础差,相对分子质量、质量比、质量分数不会算。

(2)不会保留小数点,题中要求保留一位小数,有些同学答成40%而导致扣掉2分。(3)化学方程式书写不准确,化学方程式中相对分子质量计算错,相对分子质量标单位“g ”。4)计算题的书写不规范。

本题得分情况是(满分值14分)

三、教学建议。

1、加强规范性练习,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应注意化学用语的规范化书写,提高学生书面语言的科学性,减少不必要的失误。中考化学试卷涉及的化学用语主要错误:(1化学式写错或不规范(如“l”的书写,很多学生写得不标准的),物质名称写不正确。

(2化学方程式中不配平或配平错误、条件状态未注明。(3化学专用名词汉字不正确。我们在平时的化学教学中,要切实加强化学用语规范化的训练。

2、重视基础,强调应用

无论是容易题还是难题,都是以重要的基础知识为依托展开的,而部分学生多因基础不扎实而导致在一些基础题中失分。实践表明,初中化学中的那些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始终是中考重点。坚实的化学基础知识,清晰的化学知识结构,是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重要基础,所以对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应准确把握,并扎扎实实地落实到位。

3、化学教学生活化。

化学教学与社会,生活联系,注重联系实际,为学生提供一种“真正的”背景,从而激发兴趣,或提供一种“可信的”背景,使他们信任和带有热情的基础上去面对需解决的问题,真正做到“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总之生活中的化学应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去。

4、加强科学**。

化学新课程标准,以全新的理念提出“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所以课堂中我们应更多的让学生提出猜想,进行验证,收集证据,得出结论。积极创设实验条件,让学生真正体验知识形成的来龙去脉,切忌走老路,做表面**,假**。

中山市2024年中考数学试卷分析

中山市教育局教学教研室周曙。一 基本情况 今年数学科试卷共有22道题,其中选择题5小题,填空题5小题,解答题 包括证明题和作图题 12小题,满分120分,数与代数 图形与空间 统计与概率试题分数分别为61分 49分 10分,占总分的 4 全市共有28622名学生参加了数学科考试,按实际考试人数统计全...

中山市2024年中考数学试卷分析

中山市教育局教学教研室周曙。一 基本情况 今年数学科试卷共有22道题,其中选择题5小题,填空题5小题,解答题 包括证明题和作图题 12小题,满分120分,数与代数 图形与空间 统计与概率试题分数分别为61分 49分 10分,占总分的 4 全市共有28622名学生参加了数学科考试,按实际考试人数统计全...

2024年广东省中山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5月份

广东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5月份 一 选择题 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2分,共28分 1 下列生活用品的主要材质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 羊毛围巾 b 塑料包装袋 c 玻璃杯 d 木质桌椅。2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错误的是 a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 石墨可做电极。c 氧气可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