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月考试卷

发布 2023-12-24 06:30:12 阅读 1463

请考生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的小框内.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na—23

第1题—第10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厨房里的下列操作,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洗青菜 b.磨豆浆 c.切黄瓜 d.酿米酒。

2.每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下列做法中,不利于改善环境的是

a.工厂节能减排b.采用化石燃料除硫技术

c.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江河 d.制定《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监测空气质量。

3.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2个氮分子—2n b.3个钴原子—3co c.氦气—he d.5个铁离子—5fe2+

4.下列描述的物质性质与其对应用途不相符的是。

a.氧气有助燃性,可用于登山和潜水 b.石墨有导电性,可用作电池的电极。

c.武德合金的熔点低,可用作保险丝 d.氢氧化钠有强腐蚀性,可用于制叶脉书签。

5.探伤的放射源铱192(其原子含有77个质子和115个中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该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92

c.该原子的核外有115个电子 d.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2g

6.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a.**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实验,使用的红磷应足量。

b.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实验,不需要处理尾气。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集气瓶内应预先放入少量水。

d.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实验,加入二氧化锰以增大反应速率。

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8.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缺钙有可能导致骨骼疏松,易得佝偻病。

b.消防队员用水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来灭火。

c.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能去除餐具上的油污。

d.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9.下列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a.用肥皂水检验软水和硬水b.将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得到炭黑。

c.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制取大量的二氧化碳 d.用稀盐酸除去铁锈。

10.如图为某一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原子个数变少。

b.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c.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d.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2种。

第11题—第15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11.清华大学的同学成功修改了“px”的网络词条,其关键词如下:“px”是对二甲苯的缩写,化学式为c10h8,无色液体,不溶于水,低毒性化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x”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px”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px”由10个碳原子和8个氢原子构成。

d.“无色液体,不溶于水,低毒性”均属于“px”的物理性质。

12.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2℃时,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可以用加溶质的方法。

b.甲物质中含有少量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c.t1℃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解了10g的甲。

d.将t2℃时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溶剂的量不变),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分数相等。13.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物中一定含氧元素,含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

b.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就是燃烧。

c.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氯化铵中没有金属离子,不属于盐。

d.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但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14.“粗盐提纯”的实验内容和步骤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操作ⅲ中,若未能充分溶解,则所得的精盐质量将偏低。

b.操作ⅳ中,得到的滤渣是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c.操作v需加热至液体蒸干为止 d.操作v结束后,仍需用到玻璃棒。

15.干燥剂的干燥性能可用干燥效率(1m3空气中实际余留水蒸气的质量)来衡量.某些干燥剂的干燥效率数据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数据作出的推测合理的是。

a.zncl2的干燥性能比cacl2好 b.干燥剂中金属元素对干燥效率影响可能比较大。

c.mgso4的干燥效率可能小于0.04 d.干燥剂中非金属元素对干燥效率无影响。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40分)

16.(4分)从化学的视角认识相关问题.

1) 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填“单质”或“元素”).

2) 古代“银针验毒”的原理是4ag+2h2s+ o2=2ag2s+2 x,则x的化学式为。

3) 化肥为粮食丰产起到了重要作用.以下化肥中属于复合肥的是___填序号).

co(nh2)2 ②kno3 ③nh4no3 ④ca(h2po4)2

4)农业生产常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来选种.现将300g 25%的nacl溶液稀释为10%的nacl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 g.

17.(9分)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名称。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并收集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 (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用氧化钙固体与浓氨水在常温下混合制取氨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 .

生石灰在此反应中遇水放热填“增大”或“降低”)了氨气的溶解度.

4)用f装置做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燃烧结束后立即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并振荡,若将集气瓶倒转,发现玻璃片被“吸住”而掉不下来(如甲图),其原因是。

5)为完成上述实验,用l0ml量筒量取6ml氢氧化钠溶液,读数时量筒。

内的液体凹液面最低处应与乙图中处(填“a”或 “b”)

刻度线保持水平.

6)g是医用输液观察滴夜快慢的滴壶,若用它盛放浓硫酸作氢气的微型。

干燥装置,则气体应从 (填“c”或“d”)进入.

18.(7分)以下框图中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甲、乙、丙、丁、戊均为单质,常温下,丁为黑色固体,戊为紫红色金属.农业上常用f改良酸性土壤.常温下,g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其水溶液显碱性,工业上用甲和丙化合制备g.

1)写出丁、b和h的化学式:

丁 b h

2)c、e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

3)写出a分解为甲和乙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f→g的化学方程式。

5)甲和丙化合制备g,甲和丙的质量之比为。

19.(7分)金属材料在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钢铁是常用的金属材料,铁易与空气中的水和反应而生锈.

2)铝制品具有更好的抗腐蚀性能,是因为铝表面能生成一层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

3)金属饰品常含钯、银、铂,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了相关**.

提出问题】依据生活经验,同学们猜测钯的活动性可能与银和铂相近。

查阅资料】钯(pd)呈银白色,有金属光泽,可用作饰品。

实验药品】钯、铂(pt)、稀盐酸、硝酸银溶液和氯化钯(pdcl2)溶液。

实验**】利用上述药品**钯的金属活动性。

得出结论:钯、银、铂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废液处理】实验结束后同学们把所有液体倒入废液缸,出现白色沉淀.写出产生该现象的化学方程式此反应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

20.(13分)钠的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

1)碳酸氢钠是发酵粉的成分之一,其俗称是 .

2)氯化钠是重要的调味品,通过以下化学反应均能生成nacl.

反应一:钠在氯气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二: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关于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中和反应。

b.将一定量的稀盐酸逐滴滴入naoh溶液中,ph不断减小,说明两者发生了反应。

c.将一定量的稀盐酸滴入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溶液仍为红色,说明两者不反应。

d.将一定量的稀盐酸与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7,说明两者发生了反应。

e.将naoh固体放入稀盐酸中,放出热量,说明两者发生了反应。

反应三:用na2co3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充分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有nacl,可能有na2co3或盐酸.

为确定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i、确定溶液中是否含有盐酸:

甲同学选用了酸碱指示剂中的试液;

乙同学选用了镁粉,通过实验观察到确定溶液中一定没有盐酸.

步骤ii、通过实验确定溶液中含有na2co3

欲从反应后溶液中得到纯净的nacl,丙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3)(4分)过氧化钠(na2o2)是供氧设备中常用的供氧剂.韩国“岁月号”沉船事故发生后,几百名潜水员携带水下供氧设备参与了打捞工作.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为:2na2o2+2h2o═4naoh+o2↑.现将15.6g过氧化钠加入盛有147.

6**(过量)的烧杯中充分反应,直至固体完全消失,不再有气泡产生.

初三化学月考试卷

2013 2014 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温馨提示 请你仔细审题后再答卷 考试时间为40分钟试卷满分为50分。一 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10分 1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 煤燃烧 b 刀生锈c 菜腐烂d 水蒸发。2 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汽油能燃烧b.天然气的主...

初三化学月考试卷

初三化学月检测试题 2014 3 20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 h 1 c 12 o 16 na 23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石灰石主要成分为caco3b.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 c.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d.消石灰的化学式是cao 2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的基本方法。家中...

初三化学月考试卷

2014年下期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班姓名 一 选择题。1 下列俗语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a.真金不怕火炼 b.百炼方能成钢 c.纸里包不住火 d.玉不琢不成器。2 我们经常看到下现象,其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潮湿的衣服经日晒变干 b.瓷碗破碎 c.食物变馊 d.石蜡熔化。3 成语被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