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试卷二

发布 2023-12-24 01:15:11 阅读 8134

姓名班级。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今夏,我国许多地方出现了旱情,缓解旱情的措施之一是用碘化银进行人工增雨。

b.研制乙醇汽油(汽油中添加一定比例乙醇)技术,可降低机动车尾气中有害气体排放。

c.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氢能等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有利于实现“低碳经济”

d.市场上的加酶洗衣粉去除蛋白质、油渍效果很好,可以用来洗涤毛织品、棉织品及化纤织品。

2、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认识正确的是。

a.淀粉、蛋白质、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c4h10有3种同分异构体。

c.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是因为发生了取代反应。

d.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可以鉴别乙酸、葡萄糖和乙醇三种溶液。

3、下列有关化学反应原理的应用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明矾净水是因为al3+水解生成的al(oh)3胶粒具有很强的吸附性

b.合成氨生成过程中,采用高温高压都是为了提高n2、h2的转化率

c.给铁钉镀铜时,用铜做阴极

d.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naoh在阳极区域产生。

4、根据课本的介绍,下列工业生产过程中不需要使用氨水或氨气的是。

a.硫酸的工业制法b.石油的催化裂化

c.硝酸的工业制法d.联合制碱工业。

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铜屑中加入足量氯化铁溶液:fe3++ cu= fe2++ cu2+

b.大理石中加入足量浓盐酸:

c.硫酸溶液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钡溶液:

d.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

6、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1mol氯气参加氧化还原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一定为2na

b.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目相同。

c.14 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物中总原子数为3na个。

d.含2molh2so4的浓硫酸与足量的铜片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一定能产生na个so2气体分子。

7、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其主要步骤如下:

把贝壳制成生石灰;②在海水中加入生石灰,过滤,洗涤沉淀物;③将沉淀物与盐酸反应,结晶、过滤;④在***热气流中加热晶体;⑤电解上述所得盐(熔融条件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向最后一次洗涤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可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

b.上述变化过程中包括了分解、化合、复分解三种反应类型。

c.步骤⑤也可以采用电解该盐水溶液的方法。

d.为节省原料、减少污染,在提取镁的工业流程中使用了物质循环的过程。

8、下列过程中,没有明显现象变化的是。

a.向饱和碳酸钠溶液通入co2气体。

b.so3通入bacl2溶液中。

c.向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d.向fe(no3)2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9、下列与有机物结构、性质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乙酸分子中含有羧基,可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

b.蛋白质和油脂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一定条件下都能水解。

c.甲烷和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与苯和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的反应类型相同。

d.苯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说明苯分子中没有与乙烯分子中类似的碳碳双键。

10、下列事实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工业合成氨时使用铁触媒作催化剂

b.配制fecl3溶液时,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盐酸。

c.往醋酸溶液中加碱溶液,有利于ch3coo—的增多

d.水中加入稀硫酸可以抑制水的电离。

11、化学反应终点的判断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下列对化学反应终点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向bacl2溶液中加入适量na2co3溶液后,静置,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na2co3溶液,若无沉淀,说明ba2+已经完全沉淀。

b.淀粉在稀硫酸的作用下水解后,加入naoh使溶液呈碱性,加入新制cu(oh)2后加热,若有砖红色沉淀生成,说明淀粉已经完全水解。

c.将na2so4·10h2o晶体置于坩埚中加热,冷却后称量,并重复上述操作,若相邻两次称量的结果相同,说明硫酸钠已全部失去结晶水。

d.用酸式滴定管向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滴加标准hcl溶液,若滴入最后一滴hcl

溶液后粉红色刚好褪去,且半分钟内不变色,说明已达滴定终点。

12、对于可逆反应:2a(g)b(g)2c(g)h<0,下列各图正确的是( )

abcd .7 g cu和zn的合金与足量的稀hno3反应,还原产物只有no气体,其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2.24 l,将溶液稀释为1 l,测得溶液的ph=1,此时溶液中no3-的浓度为。

a.0.3 mol/l b.0.4 mol/l c.0.5 mol/l d.0.6 mol/l

14、n2o5是一种新型硝化剂,在一定温度下可发生下列反应:

2n2o5(g) 4no2(g)+ o2(g) △h >0

t1温度下的部分实验数据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当反应体系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发生变化时则该反应达到了平衡。

b.t1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1 =125,1000s时转化率为50%

c.其他条件不变时,t2温度下反应到1000s时测得n2o5(g)浓度为2.98 mol/l,则t1 >t2

d.t1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1 ,若维持t1温度不变,增加体系压强,达到新平衡时,平衡常数为k2,则k1> k2

15、下列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现象与图中曲线变化相对应的是。

16、下列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a.0.1mol/lnh4cl溶液与0.05mol/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的碱性溶液中:

c(cl-)>c(na+)>c(nh4+)>c(oh-)>c(h+)

b.等物质的量的naclo、nahco3混合溶液中:

c(hclo)+c(clo-)=c(hco3-)+c(h2co3)+c(co32-)

c.ph=2的ha溶液与ph=12的moh溶液等体积混合:

c(m+)=c(a-)>c(oh-)=c(h+)

d.某二元弱酸的酸式盐naha溶液:c(na+)+c(h+)=c(oh-)+c(ha-)+c(a2-)

二、简答题:

17、近年来,国际油价大幅**,促使各国**加大生物能源生产、开发,“乙醇汽油”正在逐步代替汽油,已进入实用化阶段。

制备乙醇的方法有三种:

石油裂解气可得乙烯,乙烯在催化剂作用下和水反应得乙醇。

ch3ch2br+h2och3ch2oh+hbr

(c6h10o5)n(淀粉)+nh2onc6h12o6(葡萄糖)

c6h12o6(葡萄糖) 2ch3ch2oh+2co2↑

1)方法②的反应类型是。

2)为了缓解石油短缺危机,应该采用哪种方法生产乙醇你的理由是。

3)柴油是含c15~c18的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这些碳氢化合物属于有机物中的类。

4)乙醇可以与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反应,被直接氧化为y,乙醇与y反应可以生成一种有香味的物质w,y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

5)现有两瓶无色液体,分别盛有y、w,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该试剂可以是或。

6)方法①的反应类型是现代石油化工采用银作催化剂,乙烯能被氧化生成环氧乙烷,该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8、a、b、x、y、z、w六种短周期主族元素,a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短周期主族元。

素中b的原子半径最大,x、y、z、w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图所示,其中z元素原子。

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请回答下列问题: ,1)w的最**氧化物化学式是z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2)a、b各自最**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 按钮 本文档 有偿 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高二期末化学试卷本试卷分第 卷 选择题 和第 卷两部分。第 卷1至2页,第 卷3至5页。共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al 27mg 24s...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2010 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农学班专二试题。姓名分数 一 选择题 每空1分 1 河北省气候属于 a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b 温带季风气候 c 带季风气候。2 春季最后一次霜冻称为 a 白霜 b 黑霜 c 终霜冻 d 初霜冻。3 片状结构出现在 a 耕作层 b 犁底层 c 心土层 d 底土...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高二理班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姓名座号分数 一 单项选择题 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1 下列过程需要通电才能进行的是。电离 电解 电镀 电化学腐蚀。a b c d 全部。2 同温下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一段时间后溶液酸性增强或碱性减弱的是 a hclb cuso4 c na...